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24 11:19:28瀏覽900|回應0|推薦11 |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灣拉麵(たいわんラ-メン)是主要在中京圈的中華料理店、臺灣料理店提供的一種辣味拉麵。發源地多被認為是愛知縣名古屋市。臺灣拉麵發祥於1970年代,起源於名古屋市千種區今池的一家叫做「味仙」的臺灣料理店的臺南小吃擔仔麵。 拉麵,或稱手拉麵、抻麵,做法是講揉好的麵團拉長,摺疊,再拉長,反覆若干次,直到麵條足夠細為止。優秀的師傅能將麵條拉得又細又長,口感勁道十足。這種做法起源於「中國」,可以追溯到1504年的明朝,明朝人宋詡在其著作《宋氏養生部》中就描述了這種做麵條的方法。煮熟的拉麵常配以上湯—牛肉湯或羊肉湯—食用,也可以與肉和蔬菜同炒。著名的拉麵有蘭州拉麵、日本拉麵。 中國的拉麵很多,各地都有蘭州拉麵店,售賣蘭州拉麵、刀削麵等麵食。而中亞的拉麵一般比較粗,類似於新疆的拉條。有拌面、湯麵和炒麵。 日本拉麵,是一種源於中國,但在日本演變成為代表性的大眾麵食。日文中因來自中文外來語,固常用片假名來拼音「ラーメン」,日文漢字寫法有「拉麺」、「老麺」、「柳麺」三種,在日本其他常見名稱包括「中華そば」、「支那そば」或「南京そば」。日本拉麵乃切製而非拉製而成。
日本最早關於中國麵條的記載是明朝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後,用麵條來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圀。 「ラーメン」的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說法。被最多人認同的說法是來自漢語的「拉麵」,所以漢字寫做「拉麵」。另外的說法包括:老麵、鹵麵、柳麵、撈麵(粵語)。
在明治時代早期,拉麵是橫濱中華街常見的食品。1900年代,來自上海和廣東的中國人在日本賣切麵,配以簡單的湯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間,拉麵在日本開始流行。那時拉麵被叫做「支那そば」或「南京そば」(以中國都市命名乃強調其為中國產,而非特指南京)。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來自美國的廉價麵粉和從中國戰場回來的士兵使得中國風味的麵條大行其道。同時日本政府禁止使用一切關於「支那」的詞彙,故改稱為「中華そば」。「そば」是日本使用蕎麥製作的蕎麥麵條。
1910年出生於台灣台南市的吳百福(日文名安藤百福)在1958年發明的泡麵(速食麵)叫「拉麵」,創立日清食品公司。拉麵成為流行的方便食品。由此「拉麵」這個詞的使用也超過了其他的名稱的使用。
1980年代,日本拉麵成了日本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日本各地都有人研發出別具地方風味的拉麵。 近年來,由於對狂牛病的恐懼,日本人對和拉麵的顧客層相同之另一快餐食品「牛丼」的消費明顯下降,拉麵成了上班族的第一午餐選擇。
早期最普遍的拉麵是加上「日式叉燒」、「筍子」的醬油口味,但現在拉麵的口味也越來越多樣化。 是使用手工或機械製作的麵條煮好,加上利用豬骨(日文:豚骨)或雞肉、蔬菜、小魚乾等熬煮的湯頭,大多都會再搭配日式叉燒、筍子(日文又稱:支那竹)、蔥花等配料。 . _ 歡迎到三義品嚐英雄哥的柳麵(日式拉麵)、燒餃子(煎餃)、漬物、桂花酸梅湯 ^^親愛的網友們 大家好:
.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