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3 10:08:45瀏覽946|回應0|推薦1 | |
全民健保保台灣 (2009-08-23) ● 陳迎竹 美國的問題常常也成了世界的課題,但是美國人現在陷入深刻辯論的醫療保險制度問題,其實也是很多國家存在已久以致不能單單旁觀美國人怎麼做的課題。 4700萬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許多國家也會問,自己的人民有多少是沒有醫療保險或保險不足的?近年來,衰老、醫療、護理等課題越來越常上媒體,乍看仿佛整個世界也在衰老當中。對個別國家人民來說,跨國性的課題例如經濟、政治往往較受關注,醫療常常被當成國內議題而難以傳出國外,所以一般人很少機會了解其他國家的相關知識。 新世紀以來,許多國家開始注意到台灣的健康保險和醫療體系,發現有不少獨特之處值得借鑒,所以台灣健保局另一項工作就是忙於接待絡繹於途的取經團。其中尤以醫療費用支出龐大而效果奇差的美國朝野最熱衷,除了各種媒體頻頻報道之外,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更幾度公開稱許,並希望美國學習台灣。《經濟學家》資訊部(EIU)在2000年就已針對醫療需求與供給等方面的表現,把台灣列為僅次於瑞典的世界第二排名。 台灣全民健保制度早在1987年就開始規劃。在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蕭慶倫的協助下,參考加拿大單一保險人的體制。由於概念新穎,最初其實備受爭議。1994年3月正式推出後,因為許多人還不理解複雜的體系,下游也頻頻出現狀況,因此反對聲音不斷。最初的滿意度不到四成,然而它的好處很快就使批評聲浪沉寂大半,並在後來長期受到挑剔的台灣民眾高達七、八成的肯定。 全民健保的一個主要精神在實施後隨即出現,在此之前,台灣人涵蓋在勞保、公保和農保體系內的不足人口六成,但全民健保的規劃,在兩年後就把全台灣96%人口納入健康保險的保障之中。 必須說明的是,全民健保並不是一般私人保險的30種重大疾病或單純的住院醫療費用補助之類,而是讓受保的人在醫療機構,包括中醫、牙醫都能享有低價就醫的好處。例如,從小診所到醫學中心,未經轉診直接掛號的一般門診費在7到23新元左右,大部分一般性藥物和檢查都包含在內,普通留醫費用則有一個低比例數目要自行負擔。 就醫費用低廉的好處是明顯的,許多窮人不再需要諱疾忌醫或隨便買藥吃,健康和壽命的改善是明顯的。但這樣做並沒有使政府財政破產,2005年醫療保健支出只佔人均國民所得(GDP)6.2%,比許多發達國家都低。資、勞、政三方的保費負擔比例是6、3、1。秉承宗旨,健保局並沒有維持龐大的儲備收入,而是在細密的財務計算和運作中努力維持收支平衡。 雖然全民健保的行政支出只佔總支出的2%左右,但收支平衡並不容易,開辦以來只有大約六個年頭是收入大於或等於支出,而年度虧損則從數十億到200億台幣不等。所以必須持續探討在財務穩定與醫療福利之間如何平衡的問題。 全民健保的優點主要體現在幾方面:全民都能在低廉保費(依薪資高低而定,一般中產階級每月保費約數十新元)的情況下,獲得從基本到複雜的醫療照顧,而且因為醫療機構眾多,預約手續便捷,等候時間極短,此外在高度電子化的系統中,病人可以憑一張卡到任何地方就醫,都能有完整記錄,有利政府的資料統計與改善。 和許多國家人民喜歡到外國求醫的情形相反,台灣人很願意留在台灣接受治療。但它的成功也和台灣特殊環境有關,例如醫護人員多而勤奮、大小醫療院所眾多、私人醫院病床比公立醫院多一倍,競爭帶來效率等等,專家說因此台灣經驗很難在其他地方複製。但從精神上來說,它在醫療上追求公平性與全面性,特別是照顧弱勢,從一開始就把完整的醫療福利視為對人民的一種抱負而不是包袱,這倒是值得參考。 (作者是本報記者) 心得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