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21 11:06:00瀏覽2362|回應10|推薦80 | |
曾在四十多年前在電視節目「八千里路雲和月」中目睹了彩虹橋的身影, 當時對婺源這座獨有的廊橋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沒有想到在四十年後能有機會造訪婺源,親自感受這座造型優美的古橋的滄桑歲月, 這座橋命名取自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意思而取名, 這座彩虹橋更是來婺源旅遊喜愛攝影的朋友最響往的一處景區, 探訪彩虹橋是今天行程的最後一處景點,要趕在關門之前前往, 為把握有限的時間,我在遊覽車停妥後,以跑百米的速度直奔彩虹橋, 婺源的這座彩虹橋遠在宋朝時就開始興建,當時的水上人家位於鄉間的小路上, 此時,青山依舊,綠水長流,時光荏苒,世事變遷,這座彩虹橋並沒有過多的喧囂和人潮, 來到時刻,西陽夕下,顯得寧靜秀美,比起婺源的其它古村落,古橋浸月,就是一幅美麗畫卷。 【彩虹橋】:為婺源獨有的廊橋,所謂廊橋就是一種帶頂的橋,這種橋不僅造型優美,最關鍵的是,它可在雨天供行人歇腳,宋代建造的這座古橋---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座橋取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意思取名,橋長140米,橋面寬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坐在這裡稍作休憩,瀏覽四周風光,會讓人深深體驗到婺源之美。 這裡是我最喜歡的角度,若遇著煙雨天氣,水霧蒸騰,輕舟拂過水面,有如桃源源之感, 此刻春暖花開時,婺源的標誌景點優美風光我忙著拍照攝捕捉黃昏來臨前河面的風采。 彩虹橋的魅力,不僅僅在於橋體與青山、碧水、古村、驛道的完美結合, 更重要的是體現在這座建造的久遠生命力, 從南宋至今,歷經八百多年,依然完整、古樸、厚重, 給我極強的歲月沈積的滄桑感,這才是這座橋的魅力所在。 彩虹橋,觀這座經歷百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的廊橋, 彩虹橋周圍景色優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 憑欄觀景,流覽四周風光,深深體驗到婺源之美。 橋墩古樸厚重,具有很強的歷史感, 其面向河面的一側,採用船型設計,這是為了分流潮水衝擊力, 彩虹橋防洪體系上的設計更是古代婺源人智慧的結晶。 站在彩虹橋上,憑欄四望,青山如黛,碧水長流, 古村隱隱,草木蔥蔥,呈現出婺源的又一番美景。 婺源的任何村落,山水、田園都有自己的特點, 而彩虹橋在整個徽州,乃至大陸僅此一橋, 它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成為婺源的象徵,是婺源標誌性的建築。 一排間距半步的石墩從此岸延伸到彼岸, 有種曲線的柔美,石墩與彩虹橋遙相呼應, 走上石墩前,伸手入水中,這水,清澈得見底。 倒影映到水中,遠山、綠樹隱在其中, 那感覺真是充滿了虛幻之美啊。 來到婺源,如果不來一次彩虹橋,那你的婺源之行就算白來這一趟, 彩虹橋古樸,四週不僅風景如畫,更散發著濃濃的魅力和風情。 彩虹橋河對面的一個村莊, 村莊落在河對面的山坡上,真的像世外桃源一樣。 婺源古代人,建築在設計時都會考慮到山水之間的和諧, 做到相互融合,人、建築、山水天人合一的美感,更讓我驚嘆。 從廊橋上過河,從石墩上回來,廊橋上縱目四望,美景如畫; 石墩上翼翼小心,一步一驚,這般賞景與過河,恬然兼刺激,好看又好玩。 當然我也走上石墩,感覺平緩的水流在此變得十分湍急, 廊橋之美,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彩虹橋的倒影,驚豔它真如一座彩虹,架於一泓清流之上, 在兩岸青峰中,更顯出長虹臥波的氣勢。 青山倒映入水,岸邊竹林青翠,竹筏在河面上緩緩移動, 有多少故事在歲月中演繹? 彩虹橋周圍景色優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 橋側有一個竹排碼頭,高掛的燈籠、嫋嫋的炊煙, 映襯著一排竹排美的如詩如畫。 用大石塊加工成長方形的石墩,按照步伐間隔排列在潺潺溪水之中, 遊人履石而渡,青青的山,碧碧的水,一派田園風光。 走在石墩上街眼前大片油菜花掩映的彩虹橋, 遊人悠然地走在清面上,就是一幅田園風光彩色畫。 雖然,只有一個小時的逗留, 古樸的彩虹橋,靜謐、青幽的山水間的美, 讓我難以忘懷。 石墩親水有趣讓橋下彙聚起一泓碧水,把廊橋烘托得越發漂亮, 石墩的設計平緩的流水,嘩嘩、嘩嘩流水聲,讓平靜的河面增添了動感。 晚餐來到了景德鎮,品嚐一餐景德瓷宴, 景德鎮的瓷器優雅,創造出宜人的用餐環境。 美食的意義在於懷念,這餐景德瓷宴, 家常的味道,想念口腔中的美味,更有回憶的味道。 此行,只是過往匆匆,來不及細細的品味, 在夕陽中就得揮手告別了, 彩虹橋讓我記憶深刻。 彩虹橋有八百年的歷史,又是徽州唯一的一座廊橋, 春天被漫山遍野、高低錯落的金黃菜花烘托,更是醉人心目。 夕陽下的田園風光,美的靜謐,落日中另有一番味道, 真願意停下旅遊的腳步,欣賞恬靜淡然的這片田園。 攝影日期:2017.3.26.17:00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