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3/10 10:07:44瀏覽1580|回應8|推薦74 | |
離開了張掖的大佛寺,繼續東行我們趕往河西走廊的另一個城市--武威,遊覽車穿行在高速公路上,兩旁的風景還是那麼的單調,也許大伙遊玩了張掖的丹霞五彩山和瞻仰了了大佛寺都有點累了,一路上大家都很沈默,當遊覽車進入武威市區時,大家才從睡夢中醒來,我恍惚看見門窗外掠過的城市風光,覺得已經脫離土黃色的丘陵和沙漠或許越來越接近城市嘍~ 記憶裡的武威仍然是來自課本,也是一直是書本裡的武威,印象模糊,而今天來到了武威,晚上也在住宿的飯店隨近隨意走走看看,雖然有點累但還是沒有影響我漫步的心情,這座古代絲路上的重鎮,也是歷經滄桑的歷史文化古城,滄桑文化已走入歷史,在現實中我覺得武威市也很進步。 在歷史上武威更是威名顯嚇,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走廊,擊敗了匈奴,為彰其「武功軍威」而將這座城市命名為武威,從這段歷史中程概略的了解到武威原來是一座軍事重鎮,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的英雄人物,如果再翻開厚重歷史課本,應該更能豐富我的的記憶,武威是一座軍事重鎮,一定充滿金戈之聲,在武威的歷史裡一定也有不少的戰爭的硝煙在武威彌漫著,這座渾身充滿歷史故事的名城,霍去病、衛青的故事對我來說更是充滿想象,這些想像可由大陸播放的電視劇中窺視,我會找來觀賞,只可惜我們在武威只有半天的時間,又要趕往400公里外的蘭州,搭乘五點的飛機飛往西安。 在武威的時間停留太短,行程中也只按排一處景區(雷台漢墓),瞭解了武威的背景後,金戈鐵馬聽導遊訴說過去的故事,在1969年在雷台地下發現了一座「漢墓」,並且出土了一些文物,在大陸旅遊常見一種「銅奔馬」的雕塑,它是大陸旅遊標誌,到武威後可以感受到歷史帶來的滄桑感,撫摸著城牆的遺跡,也似乎感受到了當年衛青、霍去病,討伐匈奴的轟隆馬蹄聲,春去秋來,多朝演變,英雄人物成過眼雲煙,當年的場景已不再,古城牆亦已消失,變成車水馬龍的鬧市,從臺灣遙遠的來到武威,既觀了雷台漢墓後,感受滄茫到繁華,漢朝時的繁華街道,大漠中揚著駝鈴緩衝的駝隊,千年之後也只能憑想像來追憶。 嬌建精美的銅奔馬「馬踏飛燕」,銅奔馬作昂首嘶鳴狀。 景區的正門是一座仿秦漢風格的大門, 門楣上隸書字體「雷臺」二字很醒目。 進入大門, 一座「馬踏飛燕」的銅奔馬, 有種凌空萬里翔雲霄的美感。 武威, 一座在絲路上快要被人們遺忘的一個河西走廊上的小城, 有西北的風情。 槐樹茂盛,綠蔭掩映。 拾級而上,見「雲步」懸掛額匾, 有種平步青雲的感覺。 雷祖殿,殿旁碑文記載,供奉道教雷神, 于明朝天順年間(1457-1465) 後在民國廿二年重建,為木結構建築。 看到出土的銅馬, 可以感受到歷史帶來的厚重和滄桑, 思緒飛向千年。 涼州,古時該扼守絲路、威震河西走廊的歷嚴重鎮, 就是今天的「武威」,氣勢不凡的名字, 彰顯「霍去病」盡逐匈奴的赫赫戰功, 銅馬「馬踏飛燕」的出土也充份印證了昔日涼州的繁華與璀璨。 春去秋來,改朝換代,銅馬陣式依舊, 彷彿述說往日的戰火烽煙,已成過去。 雖已成過去,多朝演變, 歷史彷彿濃縮在這裡。 駿馬軀體精壯, 儀仗隊展現力量和自信, 有強者風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人征戰幾人回 「唐--王翰」的這首詩,對照銅馬的陣式,有懷舊的愜思。 馬, 當時交往的重要工具, 銅鑄工藝,藝術造型精煉。 金戈鐵馬, 訴說過去的故事。 肅穆威武, 青銅騎兵隊的方陣, 有視覺的震憾。 從各種角度看「馬踏飛燕」駿馬體型勻稱, 狂奔的動感姿態完美,馬蹄踏在一只飛燕上, 平衡感和設計精確,令人叫絕! 依照「雷臺漢墓」銅車馬儀仗俑的整體儀仗, 無不浸潤著漢文化的神韻和氣勢。 雷台漢墓, 門口外成為了一處小市集, 城市的生機,品味市集的新鮮水果, 拋掉武威歲月的運轉,找回旅途中的那份清閑。 絲路上不時的可以吃到香甜的哈蜜瓜, 西北地區的瓜果品種繁多,而且質地優良。 絲路上一年四季新鮮瓜果不絕於市。 一條不寬的河西走廊,承戴著太多的歷史故事, 腦海中也不時掠過導遊詳述過的畫面, 河西走廊是很誘人的,有故事性、神奇又神秘, 等著發現和體會,時間永遠不夠匆匆一遊,又將從蘭州搭機飛往西安。 沿途所見數百年來除了自然風化, 未曾修飾改變過的明長城遺跡。 河西走廊茫茫的戈壁,沙漠點綴著田園景象, 有種回到江南的感覺,突兀的衝擊我的視覺。 行駛在河西走廊,藍天白雲下的祁連山的雪景不時出現, 不知不覺中蘭州機場快到了。 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所謂「金張掖、銀武威」自古為絲路上的重鎮, 眼見荒漠綠州的景象,讓我對武威這座城市充滿回憶。 搭機飛往西安前在機場陽近吃了一頓道地的「蘭州牛肉拉麵」, 有湯清、肉香、麵細的獨特風味。 絲路行,在河西走廊甘肅境內,有震憾、有驚喜, 有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和現實,視覺的震憾不斷, 精神上的享受一再更新,人文的美一次感受根本不夠, 深厚的河西文化的底蘊需要更進一步的來領悟。 攝影日期:2016.6.16.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act.udn.com/ACT/U2U/u2uh_b2b.jsp?cid=8001&uid=jyhhongteng&style=uh_white></SCRIPT>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