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11 09:28:58瀏覽3341|回應5|推薦67 | |
圖二 仰光喜多拿酒店 圖三 酒店標誌 圖四 接待處 男士都穿龍基(沙龍) 圖五 臺上椅子等待新郎新娘入座 圖六 注意此二人的服飾 圖七 一對天鵝象徵永浴愛河 圖八 典禮開始,兩位女郎撒花領路 圖九 新郎新娘出場 圖十 伴郎、伴娘、男方父母、女方父母 圖十一 新郎新娘立於臺上供人瞻仰 圖十二 前部長獻花 圖十三 新人賓客相看兩不厭 圖十四 切蛋糕 哺一塊糕給新娘 圖十五 新郎新娘到各桌謝客 圖十六 送客 漂亮的新娘子 「巧笑倩兮」其此之謂歟? 相關文章:【緬甸風情-第一封緬文喜柬】 上文提及房東么兒結婚,送來緬文請柬,結婚典禮訂於星期日上午九至十一時,在喜多拿酒店舉行。我於婚禮前兩天即先赴房東家,送了一車禮,次日理髮,星期日上午沐浴更衣,然後準時赴宴。喜多拿酒店我去過數次,並不陌生。趨車來到酒店,接待處已有不少人到臨,禮物堆得老高。今日結婚大典,赴宴者穿正式服裝,男士皆著龍基,裙擺搖曳。 踏入喜堂,迎面一片粉紅色,大廳正面牆上,一塊白布,綴以粉紅色的緬文,乃今日主人,新郎新娘之大名,四周的圍幛也都是粉紅色,連新郎父母也是全身粉紅。事後詢問同事,答曰:「粉紅色是我們緬甸結婚喜慶的顏色,中國人用的是大紅色。」下方空椅數張,正等待新人前來落坐。我被排到貴賓席,與一群文質彬彬的男女同桌。新郎之父乃學術界人士,賓席上的或是同學同事,也都是學術中人。我旁邊坐的是緬甸國家科學院森林所前所長,英文很好。我這是首次參加這麼正式的緬甸婚禮,很多禮節規矩都不懂,向他請教,他皆一一答覆,令我獲益不少。 典禮開始,先是兩位女郎撒花引路,接著新人在樂聲中緩步出場,走一步,停兩步,讓眾賓客詳審其盧山真面目,其後是伴郎伴郎及新人父母相隨。新人步上臺後,當中一站,適才未見到他們者,如今可以好好看一看今天的主角。接著由貴賓席中出來兩人,乃前部長暨夫人,上臺獻花,並祝福新人。完畢後,新人落座,伴郎伴娘也隨之坐下。這一坐,還真出乎我意料之外。臺上擺有四張椅子及一張情人座。情人座自然是為新人而備,另外四張椅子分落情人座兩旁,我原以為是為新人父母所設,卻見伴郎伴娘踞於其上,新人父母雜廁賓客中,坐在臺下。原來伴郎伴娘責任重大,除了與新人步步相隨之外,還得陪坐臺上,供人瞻仰。 喜宴開動不久,新人切蛋糕,兩人還親暱地將蛋糕送入對方口人互哺。我僅花兩分鐘就解決餐點,之後又開始東張西望,瞧新鮮看熱鬧。但見坐我對面那位女士,披著一條紫色圍肩,左首那位也披一條黃色的。我環顧四望,發現這薄紗圍肩每位女士都披了一條,原來這是她們的禮服配件。正式穿法是薄紗拉開,圍住兩肩,新郎母親、獻花的部長夫人、我對桌那位女士,皆如此穿著。也有像圍巾般,垂在胸前的。男士的禮服更妙,我看了訝異地張大了口,合不攏來。這……這……這……白色禮服,不就是馬掛嗎?伴郎、新人父親暨許多男賓皆如是穿著。不少人的馬掛沒扣上,敞開來當外套穿。據說馬掛是由中國傳入,是否屬實,尚待考。緬人穿馬掛沒錯,但有別於中國式馬掛。中國馬掛有領,緬甸馬掛無領,領子來自馬掛裡面那件襯衫。 圖十七 緬甸馬掛 幾位男士要角的頭上風光,他處少見。新郎及雙方父親,頭上都戴著髮巾。髮巾繞過額頭,將頭髮包住,在右方打個結,餘布折成鳥翅狀,也可折成其他花式。緬幣七十五、一百元鈔票,翁山肖像頭上即戴有此(請參見【緬甸風情-奇特的緬甸紙幣】)。這髮巾緬語唸為「罡袍」。 宴畢,新人一桌桌謝客,禮儀與我們相似。所不同者,席上不見酒,新人自然不敬酒。他們來到我這桌,我與他們寒喧數句,得知他們二人在澳洲相識相戀,此次回緬結婚,下星期即將返澳。他們兩人英文流利,與我溝通無礙。 宴會結束後,賓客步出禮堂,新人暨父母在門口送客。喜柬上明訂結婚典禮時間為九至十一時,實際上十點才開始,四十多分鐘即結束,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典禮結束後,新郎之父告曰這是傳統的緬甸婚禮,然時間縮短了些。結婚乃終身大事,有諸般冗雜瑣事要辦,勞心勞力,費神費事,可能累得心力交瘁,若婚禮拖個數小時,或難以忍受。曾見過影片,新郎新娘化結婚為發昏,在婚禮上當眾昏倒。時間縮為四五十分鐘,實乃德政。 緬甸婚禮與我們的最大不同點是沒有主婚人致詞、證婚人致詞等演講;新人父母未上臺亮像;新人危坐臺上,不似我們坐於臺下;席上無酒。其餘大同小異。 透露個秘密:下圖是新郎新娘的足下風光。夾腳拖鞋是緬甸的正式鞋子,上自總統,下至販夫走卒隨時隨地皆穿它,結婚大典亦不例外。不知二人回到澳洲,是否會帶去此緬甸傳統?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