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省思:喜歡它的原因與自己的什麼經驗有關呢? 很訝異自己為何有這般的感覺!其實剛讀到『大桌子』的字眼,自己早就已經預期應該跟『家人』有絕大的關連存在。再碰觸到故事中的奶奶角色時,大概就已經猜測到那是怎樣的一個經驗─離別、孤單、懷念以及不捨。心中的意象彷彿已被帶到兩、三年前,毅然決定要舉家搬出原生家庭時的當下。雖說在同一個城市,時時可以電話相通、開車往來,但心中總還是會有一些的掛念與不捨。但,總是有理由去讓自己舒坦。卻,又在這樣的閱讀經驗中,再次被活生生的給挑起─那段無法忘卻的情結。 想哭,但哭不出來;因為,整本書的鋪陳,讓我感受到自己過去的那段情感,卻也讓我體會到作者詮釋如此情結的獨特手法。這不禁讓我重新感受:真的離別就等於傷悲嗎?難道就沒有更正向的意義存在嗎?故事中的兔奶奶同樣經歷著離別,當然也面臨著生命出現缺口的困境。但,沒見到她的自怨自艾,反倒是看見她享受在『曾經擁有』的快樂心情之中。這很容易嗎?我想,至少在我的經驗中是需要努力才有辦法做到。然,我們是否就無法改變觀點,去用更積極、喜樂的觀感去看待離別呢?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就如同兔奶奶家的大桌子一般;桌子始終擺在房間的中央,椅子也隨時的準備好有人來坐,更喜悅的是:椅子上還摸的到孩子曾經留下的刮痕,桌子下則保留著孩子過去的塗鴉。彷彿大家都在,大家都心繫著這張陪伴我們多年的大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