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幸福的大桌子
2006/10/19 17:38:47瀏覽281|回應1|推薦2

閱讀分享單

推薦者:金群豪

推薦者者特質:越來越喜愛感動的人

故事名稱:幸福的大桌子

作者:森山京/

繪者:廣瀨弦/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年份:2003-09

售價:240

我與它的第一次接觸經驗是….他為什麼吸引我去看?

  在進行繪本分享時接觸到,因為畫風很柔和,又跟大家討論的『家庭親情』議題有關,就借來看看。

 

看完後,它給我的感覺是….因為….

  想哭,卻哭不出來;想感傷,卻又感受到作者並不想讓我如此的傷感。心情其實挺複雜的!因為,在自己過去的經驗中,離家總是一個傷感的過程。特別在自己也開始經營著自己的家庭時,這樣的觸動就更令人感到不捨。但情緒並未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潰堤,反而是一直被繪本中的溫和色調給掌握著,掌握在一個溫暖與幸福的感受當中。

 

自我省思:喜歡它的原因與自己的什麼經驗有關呢?

  很訝異自己為何有這般的感覺!其實剛讀到『大桌子』的字眼,自己早就已經預期應該跟『家人』有絕大的關連存在。再碰觸到故事中的奶奶角色時,大概就已經猜測到那是怎樣的一個經驗─離別、孤單、懷念以及不捨。心中的意象彷彿已被帶到兩、三年前,毅然決定要舉家搬出原生家庭時的當下。雖說在同一個城市,時時可以電話相通、開車往來,但心中總還是會有一些的掛念與不捨。但,總是有理由去讓自己舒坦。卻,又在這樣的閱讀經驗中,再次被活生生的給挑起─那段無法忘卻的情結。

  想哭,但哭不出來;因為,整本書的鋪陳,讓我感受到自己過去的那段情感,卻也讓我體會到作者詮釋如此情結的獨特手法。這不禁讓我重新感受:真的離別就等於傷悲嗎?難道就沒有更正向的意義存在嗎?故事中的兔奶奶同樣經歷著離別,當然也面臨著生命出現缺口的困境。但,沒見到她的自怨自艾,反倒是看見她享受在『曾經擁有』的快樂心情之中。這很容易嗎?我想,至少在我的經驗中是需要努力才有辦法做到。然,我們是否就無法改變觀點,去用更積極、喜樂的觀感去看待離別呢?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就如同兔奶奶家的大桌子一般;桌子始終擺在房間的中央,椅子也隨時的準備好有人來坐,更喜悅的是:椅子上還摸的到孩子曾經留下的刮痕,桌子下則保留著孩子過去的塗鴉。彷彿大家都在,大家都心繫著這張陪伴我們多年的大桌子。

 

問題與討論:看完後,我想提出的問題?

  讀完讓自己最大的震驚是:我們傳統的『圍爐』、『坐圓圓』文化,其實給自己的一直是種『束縛』與散會後的『感傷』嗎?否則,為甚麼自己會如此容易的就被故事給拉到那般的境界?

  我們可以怎麼去看到文化中的可能包袱,又怎麼去開創更不同於過往的心情觀感呢?

 

分享的他人回饋: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ngle119&aid=498736

 回應文章

Jungl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閱讀連結
2006/12/30 11:25

看完這邊看下一篇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jungle119&f_ART_ID=507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