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多少莊稼心事 -- 記一段奇妙的文字因緣
2010/12/19 00:07:37瀏覽2269|回應11|推薦168

      

多少莊稼心事 ──記一段奇妙的文字因緣《農家妹子》後記

二十幾年前,我在聯合報副刊讀到一篇文章「田裡爬行的滋味」,感覺好像在寫自己的故事般,內心的感動真是難以言諭。作者是何人?為什麼能把在田間爬行除草的苦滋味寫得如此傳神,絲絲入扣?余玉照,嗯,印象中是某大學文學院的教授。之前好像不曾讀過他別的文章,但只這篇就夠我恆久回味,難以忘懷了。

1985年我有一趟美東之旅,旅伴中有一對夫婦,先生姓羅,太太名余素霞,從說話口音聽得出同為客家鄉親,所以聊起來格外親切。當她無意間提到她的小弟余玉照,我馬上接口說:「哦!我知道他,我讀過他寫的『田裡爬行的滋味』。」雖然此文發表於兩年前,但健忘的我,一直沒有忘記讀過這篇文章及它帶給我的感動。

200311月,我隨著台灣月刊社舉辦的作家訪問團,至嘉義大學參觀,時任該校副校長的余玉照教授親自接待大家,我感到特別興奮,終於見到了久仰且心儀多年「田裡爬行的滋味」的作者。

兩年前,我向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提出一份寫作計劃及已完成的一半文字作品,申請贊助,有幸得到基金會七位評鑑委員的肯定,獲得一筆創作獎勵金,順利完成了一本以早年農家生活為主題的散文集《農家妹子》這本集子蒙文苑出版社青睞,出版在即,我異想請教授為我這本集子作序,因為裡頭各篇章所敘述的種種莊稼人心事,我相信余教授比任何人都懂。

我鼓足勇氣打電話到嘉義大學,他們告知教授已卸職,對於「去處」的交待,因為訊息不夠準確,電話打去竟「查無此人」,因此沒能連絡上教授。突然想到,二十年前經營貿易公司的羅先生曾給我一張名片,余家大姐也在上面留了家裡地址電話給我,要我有空去玩玩。旅遊回來後,我寫過一篇遊記,內容有提到他們,我寄了一份發表過的刊物給他們,余大姐很開心,來電跟我就此聊了好一會。只是此後事忙,便沒多聯絡。此時,我想或可從余大姐處找到連絡余教授的方式,我試著在老電話號碼前多加個(2),結果住家電話不對,想來已搬了家。公司電話有人接,卻已換了人,不過他們很熱心,告訴我先生的公司已遷回關西,並給我連絡電話。

便這樣,我再度聯絡上余大姐。我們都難掩久別「重逢」的喜悅,當她告訴我她今已八十幾歲高齡,我真嚇一跳。她的聲音聽起來依然清亮,元氣十足,一點不像是超過八十歲「老人」的話音,腦中的影像仍是二十年前她高挑優雅又矯健的身影,啊!歲月流轉,真有點令人「恐怖」,怎麼轉眼間就匆匆過了二十年呢?而自己,又何嘗不是「垂垂老矣」,如今也堂堂步向花甲之年了。

透過余大姐,我終於聯絡上教授,支支吾吾的提出我的不情之請,也偕外子登門拜訪他。教授是大忙人,有很多計畫等著他去完成,不過他非常客氣,不介意我的唐突,對我冒昧的請求也沒有一口回絕,只說要看看能否抽得出空,留下了我的書稿,也送我一本他的著作《田裡爬行的滋味》,我真是喜出望外,如獲至寶。尤其看到教授在自序中,開頭就寫:「如果一輩子祇讓我寫一篇文章,我最想寫的就是『田裡爬行的滋味』,因為這篇文章描寫我的成長歷程中,最具代表性,也對個人生命發展影響最深遠的一段親身經驗。」

我何其有幸,在二十幾年前就拜讀到教授這篇「一輩子的代表作」,也難怪那篇文章對我有那麼大的吸引力,甚至日後我會創作《農家妹子》也不無受其影響。雖然我不敢說《農家妹子》是自己的代表作,但當時創作的心情,卻是我二十幾年來最愉悅的一次創作經驗。我常常一個人坐在電腦前敲著鍵盤,一面構思,一面又哭又笑的,不明就裡的人或會當我是神經病,他們何嘗了解,我身為一個莊稼人子女,對早年那段艱苦種作的日子何其刻骨銘心,雖辛酸備嘗,卻又睠念不已,總是止不住去緬懷那個年代的純樸與美好,是故,我想把它們用文字定影下來。教授說:「倘若當年不曾深深領教過這種辛苦勞動的磨練與啟發,也許『田』文就不值得寫,或不可能寫出來了。我要感謝除草時流了不少血汗,『田』文其實就是利用那些血汗寫成的,每一個字都是那些血汗的結晶!」以寫作的「動機」而言,我與教授確是不謀而合(恕我不識相的拿此與教授的大作相提並論)。

「田」文在聯副發表後,即被視為農業文學的經典之作,不斷被其他刊物轉載,更被譯成英文發表在英文季刊,與外國讀者見面。教授說,當這篇文章發表時,農夫跪在水田裡除草的鏡頭已相當少見,不幾年功夫,這種鏡頭在台灣竟完全消失了。「由此看來,『田』文不僅祇是一篇文學作品而已,它儼然成為我國傳統農耕生活的一種歷史文獻了。」教授感慨的寫著。想起當初我寫《農家妹子》系列文字,也不無存著一份「使命感」,想為許多已消失或即將消失的早期農村風貌及莊稼生活留下一點記錄,這點似乎又與『田』文的創作理念有相隨之處。

有人常以吃苦當作「吃補」來自我安慰,細細想來,吃苦其實深具自勵自惕的作用。教授寫道:「回想起來,這樣艱辛的勞動真是我最可敬的人生導師!它使我在小小年紀裡,就在沈重的生存壓力下,告別了懵懵懂懂的天真歲月,洞察了農民的篤實與疾苦,體認了生命的嚴肅意義。」我個人也從不怨嘆生為農家女兒,因為多了那些苦日子的磨練,日後愈有勇氣去拓展未來的人生。

教授著述向以文學論述為主,《田裡爬行的滋味》是教授難得的感性創作,全書分田園記事及求學點滴兩大篇目。田園記事中記述的篇章,除了在稻田中爬行除草的滋味,另有全家人在茶園打拚的往事、手足情深及赤腳童年等記事,教授是文學家,文字功力深厚扎實,作品能深深打動讀者人心,自不用區區在下多所贅述。《田》書另一大篇目求學點滴,大部份寫的是在美國留學的生活點滴,在教授細致的描繪下,也頗令人心嚮往之,像秋葉之旅、森林的盛宴、惠特曼的下午等,真恨不得自己能身歷其境感受一下異國風情,也由衷欽羡,教授在經歷過那麼多「斯巴達」式的田事磨練後,還有機會擁有那樣一段飛揚的金色年華(想想一個貧苦的農家,能傾力培植出像余玉賢、余玉堂、余玉照這樣在不同專業領域名字響噹噹的傑出子弟,余老先生重視孩子的教育,實在令人欽佩,而非一句「祖上積德」可以概括)。其中還有一篇悼念老師鵝媽媽趙麗蓮教授之作,真是情真意切,教授寫到教授在病榻上給他的教誨:「要努力為國家社會做事,不要只關心賺錢,人死了一分錢一毛錢也帶不走,但是你為社會所做的事情大家會永遠記得。」讀了真是令人感動。書中最後還附有博士給他們這班的「臨別贈言」,裡頭對「金錢」與「權勢」有甚為愷切的提示,證諸今日國家社會的紛紛擾擾,豈非都是錢與權在作怪,教授簡直就像「先知」般的對她的學生們發出醒世箴言,教授特別把這樣一篇發人深省的文字附錄其後,與整部《田》書厚實的生命觀相互對映,讓這本集子不只有可讀性,更增添啟發性。我深深慶幸能成為這本書的讀者。

緣份真是奇妙的東西,能與余教授結下這樣一段文字因緣,更是人生的意外。拜讀過教授的大作後,我感覺到,縱使教授最終勻不出時間為我的《農家妹子》作序,我心裡也一樣感到踏實,因為從「求序」的過程中,我有機會親炙並領受到教授卓越的學者風範,這才是最可貴的,我會格外珍惜這份因緣。

(原載20074月號台灣月刊電子報)

.

六月與教授於嘉義大學校園合影留念2003年)

.

 

 延伸閱讀:傳揚客家本色的一戶典型農家 ◎ 余玉照

教授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love-aloha

.

六月攝於新書發表會會場2007年)

.

.

感謝辛夷推介: 《農家妹子》六月 

感謝泥土推介: 「農家妹子」讀後── 

感謝沙丘推介: 沙丘特別推薦台灣知名散文作家六月的新書《農家妹子》公告 

感謝沙漠之花推介:彷彿回到從前 

感謝大咪推介: 「農家妹子」的春天 

感謝蕭茜文推介:收到六月【農家妹子】的新書了 

感謝張鳳推介:

特別推薦<<農家妹子>>新書﹗也查到﹕哈佛燕京圖書館已收藏了好幾本大作﹕<<六月芳草>>,  << 捨不得長大>>,   <<去玩>>...  


感謝十里推介:

六月姊是最棒的「農家妹子」  


.

.

 .

三民書局與三民網路書店代售「六月」的書網址如下:

 

 


.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neliu6&aid=4701067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愛話畫的曼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奇妙的因緣
2010/12/19 11:17

這樣的緣份雖然得之不易

卻也總算是有緣吧~~

午安  假日愉快唷^ ^

* 六月 *(juneliu6) 於 2010-12-20 14:41 回覆:

謝謝Mann,也同樣祝福妳哦

寫作讓情緒有個出口,

進而能從中獲得友誼,

確是可遇不可求的善緣。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