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再論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在文湖線政策的角色
2010/01/30 21:24:52瀏覽890|回應1|推薦4
再論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在文湖線政策的角色

如果只是嘲諷,謾罵,不提出解決方案。請大家收看各大政論節目,或看各大政論家的文章,光說不練,不是真功夫,不教而笑謂之謔,所以我在笑謔之於,也提出如何分辨好壞市長的客觀方法,請大家可將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在各種政策的角色代入,治大國如烹小市,也可以直接代入馬總統在總統任上各種政策的角色,跟本文的指標做個比較。

聯經出版多年前曾出版一本書,叫做「錯誤的決策思考」作者用電腦模擬人類的決策,在綠谷市找來兩個市長,一個叫查理,一個也姓馬,叫馬克,前者是好市長,後者代表爛市長。

第一項顯著區別,在於好鎮長進行決策的次數比差勁鎮長頻繁。前面的階段,決策次數都很多,好鎮長尤其顯著。後來兩方的差距開始拉大,好鎮長依然決策頻頻,差鎮長卻逐漸懈怠。不知怎地,好鎮長似乎看見更多可以影響綠谷鎮前途的機會。除「決策頻度外,小鎮生活如綠谷鎮者,往往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經濟、環保、政治等各環節,合組成一個彼此牽引的複雜生態系統。任何方面採取任何行動,都會影響其他層面。比方說,對某一部分居民增稅,其後果也許不只是單純地達成稅收增加的結果而已。加稅的對象可能心生離異,乾脆搬到其他稅負較低的城鎮。於是不但增稅不成,可能反而導致稅基減少。因之無時不可或忘系統的複雜一面,任何策略行動,不能只考慮欲達的主要目標,必須同時兼顧系統中可能受到波及的其他環節。一個好的參試者,就比那些差勁的參試者了解這個道理。根據各個決策與其背後的意向、目的、目標的比率顯示,我們發現,好的主事者在達成目標之際,往往同時做較多的決定(比方說,參賽者可以決定以提高工作機會為手段,達成增加稅收的目標。也可以透過多重途徑完成同一目標不但提高了就業的機會,同時也進行開發產品的投資,並加強廣告的宣傅。優秀的參試者,行動內容組成也比較具有「複合」性,他們的決策行動,考量整體系統的多重,而非單向的層面,這種手法,顯然較適合處理錯綜複雜的系統。好壞優劣之閒,也在決策關注的焦點上有所分別。一開始,表現差的一群把太多時間精力花在的休閒設施上面。隨著時間過去,才慢慢杷焦點轉移到真正重要的課題,如手錶工廠的生產力、銷售量、以及市鎮財政等問題。反之,好的主政者很早就看出綠谷鎮真正的問題何在,馬上就展開攻勢。如果再進一步仔細觀察他們的思考過程記錄,可以發現,成敗雙方澴有其他差別成分存在。對於綠谷鎮各項生活變數之間的關係,他們都持有假定,而且假定的頻度,起碼就統計意義而言,沒太大差異。比方說提高稅率、或推出廣告促銷綠谷鎮的觀光事業,將對小鎮帶來何種影響,兩方設定假設的頻度一致。但是於假定進行測試的頻度,卻有不同做法。差勁的主事者,根本從不測試。在他們眼裡,只要提出假設的看法,就等於已經了解實際,對假設進行測定,根本是多此一舉。因此,他們不是做出假設,他們做出「真象」。

好的主事者,也常常問「為什麼」(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有所不同)。他們對事情的前因後果,對構成綠谷鎮之所以為綠谷鎮背後的因果網脈,也有著較高的興趣。相反地,失敗的主政者往往只看事情表相,不深究其間的相互關係。同此,後者的研究工作也不及前者。對於相同的綠谷鎮青年失業報告,差勁的鎮長可能反應「不得了!這對我們年輕人的自尊絕對有負面影響。一半得想想辦法!青少年服務部門的負責人做一份報告上來。」好鎮長則不然:「是嗎?失業人數有多少?為什麼還沒有遷到其他社區接受職訓?我們自己的事業單位裡面,一共有多少初級職位?我們的年輕人,對事業有什麼樣的抱負、興趣?有沒有男女差異?」由此觀之,難怪差勁的鎮長老是轉換話題,改移目標。他們不斷地跳換題目,顯然是因為如果這個問題太過棘手,沒法子解決,就只好扔下不管,趕快換一個問題。這種「一事不成換一事」的做法,正是其典型作風。比方說,某位參試者本來在解決綠谷鎮青年的失業問題,心想,也許可以讓鎮公所負起訓練轉業的任務。想著想著,突然又想起有人抱怨,鎮公所核發護照的動作太慢。於是一下子,全付精神忽然轉到改進護照核發的手續,把不幸的失業青年完全忘到九霄雲外。

不良的主事者,還有另一項行為特色,就是高度的「臨時特別作業手法」(adhocism)。就算事情不是由他們主動發起,他們很容易受到打岔。偶然來一個報告,指出鎮立運動館內體操器材不足,他可以馬上放下正在進行的重大討論不顧(如何解決工廠、銷售難題),轉而展開一場無聊瑣細的調查:到底鎮立運動館有多少架單雙槓。這種不安定的現像,有個標新指數,用以顯示某期所定的決策,與前期決策的歧異程度。如果某名參試者所出的決定,即使是同樣的注意焦點,卻與其上一期所做的決策南轅北轍,標新指數就高,反之則低。穩定指數反映注意焦點的一致性,如果在特定的工作期裡,運作從事的題目範疇雷同,穩定指數即高。如果注目的內容完全改換,則穩定性低。標新與穩定,並不一定只成反比。如果參試者在某一工作期裡的注目焦點範疇與前期一致,同時卻對其他一些題目做出許多新決定,兩項指數就都屬高者。優秀者較之差勁的參試者,一般而言,其標新指數較低,穩定指數則高。顯示前者將自己的精力時間,集中在「正確」的工作內容之上(如不正確,他們不可能成功),而且隨著時間過去,他們「始終」如一,不曾散焦。

失敗者正好枓反,不但遊走不定,一再轉換焦點,而且視野狹窄,一次只看見一件事情,完全不顧其他。某位仁兄不辭辛勞,仔細計算綠谷鎮老人平均必須走上多少距離才能找到一座電話亭。如此精確計算得來的結果,用來決定新電話亭的設署地點。這一類作業占去的寶貴時間,就無法用來從事其他任務。誠然,這位仁兄對老人生活的考慮確實周到,但是優劣之間,也在自我組織能力上見出高下。好鎮長常常反思、批判白己的行為,並付出修正的努力。差勁的鎮長卻只是簡單地予以摘要。成功者對本身行為加以組織的程度也較強,他們邊想邊說的內容,往往也包括諸如以下的進行層次:「首先,我得處理A,然後再著手解決B,不過也別忘了想一想C該怎麼辦。」思考與計畫的過程之外,雙方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差異。面對著頑強棘手的難題,失敗者往往會遷怒卸責,把過錯怪到別人頭上。當他們看到大勢已去,再無辦法可想之際,最後一句話常常會是:「哦,那是某某人的事。」這是人性,常見的搪塞托辭,我們每天都看見有人用這句話,可是卻有著嚴重的潛在後果。如果,事情一發生錯誤的剎那,我們立刻脫卸責任,轉怪他人,保證我們學不到教訓,永遠看不見我們之所以失策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計畫失當,以及缺乏遠見。

以上綠谷鎮眾家爛鎮長的種種失敗,是一幅組合性的晝面。每名參試者的毛病雖各有不同,但倒也不是樣樣不通。事實上我們的參試者--尤其是那些差勁的,行為上表現頗為參差。有人特別容易心猿意馬,有人則缺乏深入探索問題的能力。有人整個一敗塗地,有人則深陷某些死胡同不能自拔。不同行為背後的成因何在?一般的綜合心理測驗,在此根本無法預測參試者的行為。我們可能會說,應該是「智力」不同所致吧?智力左右了我們在複合錯雜狀況下的行為表現,因為諸如籌策、執行,這一類高級複雜的計畫活動,顯然都需要心理學上向來稱為「智力」的這項特質配合。然而事實上,智商分數與綠谷鎮的實驗表現,或與其他任何複雜度高的解題性實驗之間,並沒有顯著的相關係數存在。也許,關鍵在於一個人包容「不確性」的能力高低?當一個人見難即退,或總把問題交給別人做為「解決」之道,當一個老是讓新資訊、新消息轉移他的注意力,或只去解決她「有能力」解決、卻迴避「應該」解決的問題,或當一個人不能反省、深思自已的行動之際,我們不難看見,這種行為,其個人不願正視自己無能、無助,卻一昧只想在安適確定的熟悉環境裡尋找棲身的心態。

說到這,馬總統上任第一年推動的節能減碳政策,還記得的請舉個手。呵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n5238&aid=373636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10/02/04 12:02
以這段自勉:
關鍵在於一個人包容「不確性」的能力高低?當一個人見難即退,或總把問題交給別人做為「解決」之道,當一個老是 讓新資訊、新消息轉移他的注意力,或只去解決她「有能力」解決、卻迴避「應該」解決的問題,或當一個人不能反省、深思自已的行動之際,我們不難看見,這種 行為,其個人不願正視自己無能、無助,卻一昧只想在安適確定的熟悉環境裡尋找棲身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