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23 12:29:47瀏覽1647|回應6|推薦10 | |
馬英九參加國民黨的青年論壇,青年黨員問及馬王關係,馬總統答以「我會檢討我的用人風格」,那並不是答非所問。 回到二○○八年大選,當時的國民黨立院黨團戰力十足,而馬英九以七百六十餘萬票當選,那是當前形勢的一個起點。 當時的馬總統雄心萬丈,確實想要好好改革一番;而當時被推出來收拾殘局的蔡英文,也想好好改革民進黨一番。後來的發展,馬英九的改革把自己搞到跛腳,而蔡英文改革不成,反被民進黨同化。因篇幅有限,本文僅論及馬總統部分。 馬總統當時最應該優先改革的,應該是阿扁留下來的公務員貪腐之風,可是在「不宜株連太廣」的大帽子之下,事務官幾乎「照原任」。那是不對的,公務員受法律保障,但官職不是,貪官不換掉怎麼改革? 總之,馬英九的改革重點乃轉向國民黨內,重點則放在消弭地方派系。地方派系當然不會束手「被改革」,於是立委承受最大壓力。也因此,原本是國民黨主力作戰部隊的立院黨團,乃鮮少入閣成為政務官,但他們卻應該是最熟悉「扁八年」政務發展的一群。而馬政府只能從校園裡借將。 這些校園來的爺們,也莫不想要有所作為,可是對內搞不動公務員,對外搞不過立委,漸漸就成了(青年黨員指出的)「做什麼都不對,什麼都做不好」。 東漢末年,外戚大將軍何進想要誅除宦官,袁紹第一個挺身而出,領了五千御林軍殺進皇宮。宦官們求告何太后,何太后出面要何進「不必株連太廣」,於是收兵。袁紹力勸斬草除根,何進不聽。 後來宦官謀誅何進,何進問袁紹該怎麼辦,袁紹這時已經曉得何進的作風,不再自告奮勇衝鋒,乃建議:「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宦。」這一招非但沒保住何進的腦袋,還引來了董卓之禍。 馬主席改革地方派系不成,每遇選舉卻還得跟地方派系妥協,因而地方派系對馬英九既不滿又不甩,而馬總統令不出中央,「改革對象」乃只能朝向王金平。 此所以青年黨員問「馬王關係」,而馬總統答以「用人風格」的原因。時至今日,整個馬政府內部,已經都是「瞭解老闆作風的袁紹」,國民黨內則已經沒有「挺身而出的袁紹」,這就是馬總統用人作風招致的結果。 (轉貼到此) 這是歷史學家公孫策在聯合報固定出刊【去梯言】最新的評論。說起來,我算是公孫策的書迷,或是私塾於他的歷史課,他的歷史故事說得真好。可是這篇因為談到一些時事,有必要幫公孫策修正一下。 大凡坊間在評論馬總統的用人風格,一般說來,都是說他在鏡子裡找人,同質性太高,或是專門用一些只會拍馬屁卻顯無能力的人,像沈富雄說他用的王郁琦,是他肚子裡的蛔蟲。或是他自己說,那個領高薪的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單純的像一張白紙。如果是用照鏡子來說明,這就是說馬總統既像是一條蛔蟲,又像是一張白紙。 在這眾多說法中,我獨鍾於荀子的評語,他說: 彼持國者,必不可以獨也;然則強固榮辱在於取相矣。身能,相能,如是者王。身不能,知恐懼而求能者,如是者強。身不能,不知恐懼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親比己者之用,如是者危削,綦之而亡。 但是在這篇公孫策的評論,卻提供給大家另類思考,他說馬總統像是空有理想,卻無能實踐的東漢末年悲劇人物何進。這個結論我先不去管它,畢竟公孫策這段歷史故事也說得很生動。但是他據以推論的事實卻是錯的,這裡有兩個大錯,第一是他說: 『馬總統當時最應該優先改革的,應該是阿扁留下來的公務員貪腐之風,可是在「不宜株連太廣」的大帽子之下,事務官幾乎「照原任」。那是不對的,公務員受法律保障,但官職不是,貪官不換掉怎麼改革?』 事實證明馬總統跟阿扁的貪污,是兩個截然不同,數量級的差距,【李敖說馬英九不貪汙,他是舞弊!】簡單形容這兩個朝代的貪污,阿扁是財聚則人散,馬英九則是財散則人聚。表現出來的,就是扁朝竟然只有阿扁一人貪污(嚴格來說,扁嫂功不唐捐),經過馬政府完全執政六年來拼死追查,終於又查到扁朝兩個大貪官,一個是前內政部次長顏萬進,他貪汙123萬,判刑12年。另一個叫郭瑤琪,前交通部長,她貪污了兩個空茶葉罐(本人是嚴格證據主義,沒證據證明裡頭有裝錢就不能認定有罪,靠秘密證人的自白可不行),據傳裡面裝了兩萬美金,合台幣六十萬,判刑八年。 馬總統的人聚,可就多到嚇死人了,從黃季敏、許瑞山,林益世、李朝卿,卓伯仲,賴素如,哪個不是好幾百萬成千萬上億?有個不知名的台中市議會國民黨籍秘書長,光是他一人喔,就貪污了一億四千萬,貪污的還是自己天天在裡頭辦公的市議會大樓裝修工程款,呀,這真是一種貪污到不要命的極致了。 這是公孫策把時事看錯的第一點,第二點問題比較大,公孫策一開頭說【馬英九參加國民黨的青年論壇,青年黨員問及馬王關係,馬總統答以「我會檢討我的用人風格」,那並不是答非所問。】 我去查了一下那個有個學白狼找學運學生拍馬屁的國民黨青年論壇,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赫然發現,蘋果日報說: 有一名來自新竹的男子說,為什麼服貿會被一面倒的批評?為什麼沒有派代表上節目幫忙辯護,例如國民黨組發會主委蘇俊賓、立委賴士葆都很優秀,可以請他們幫忙,服貿是一手好牌,卻被人家攔胡。他還當馬的面說,「很多人批評你無能、用人圈太少,藍綠立委都有人這樣講,你應想想看為什麼?」馬英九說,「謝謝你的指正,我個人的用人風格,很樂意調整。」 所以這沒有答非所問(管服貿的海基會用一張白紙,陸委會用到的則是一條蛔蟲),至於公孫策為什麼會誤以為是在答馬王關係呢?我也找出來了, 國民黨今天下午舉辦青年公民論壇,一名文化大學歷史系畢業、已就業的男子提問時說,他過去曾跟主席馬英九提醒,希望不要跟立法院長王金平妥協,「但您還是 妥協了,我很失望」。他問馬,「有窮盡一切全力,把王幹掉嗎?」他發言時還刻意用手比了割喉的動作,並說也可以發動黨員,罷免王金平。 我說,雖然公孫策的結論看起來也沒啥錯,反正天底下的飯桶,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馬英九的確也可以比擬成何進(其實比成袁紹也不錯,還更多人認識),但是推論用的事實都搞錯了,這裡能不能請公孫策先生以後專心談些歷史掌故,像這種需要靠強大邏輯能力的時事政評,交給我就行了,還有,您說的歷史故事真的很有趣。 . 後記:原標題應作【短評公孫策的「馬總統的用人作風問題在哪裡?」】,但這樣很拗口,故略。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