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列海外收益 去年GDP負變正
(2014-04-16自由時報)
扣除海外收益 去年是負成長
〔記 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台灣經濟年年成長,但民眾卻幾近無感,實質薪資也長期停滯,學者表示,國內經濟成長數據虛列超過五千億元的企業海外收益,以致產業空 洞、就業機會萎縮的真相被掩蓋,去年台灣認列一九三億美元(合新台幣五八三四億元),若扣除這些未在台灣產生就業效益的部份,實際的國內生產毛額應是負成 長。
昨天中經院公布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是三.○五%,電子媒體立即在街頭隨機訪問民眾,民眾多表無感,且表示生活負擔加重,顯示官方與智庫的經濟預估,與現實已嚴重脫節。
收益匯回比率低 GDP失真
中 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原本GDP的D,就是指Domestic(本地/境內),從理論上來看,境內創造的經濟收益或海外收益回流,才算是GDP, 不過,受全球化影響,跨國企業普及,但從二○○五年後,主計處改採IMF「權責制」統計基礎,只要企業帳上認列、不必匯回,也可計入GDP。
「海 外生產比重過高,加上企業收益匯回比率又低,使得台灣GDP失真的情況,比起其他國家嚴重許多!」邱俊榮指出,台灣海外生產比重早已過五十%,國內企業在海外生產,雖然為業者帶來利潤,但主要僱用的是境外勞工,而非本國人,換言之,當「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不斷攀升,會讓經濟成長果實,難以平均被國人分享。
去年台灣國內生產毛額為四八九三億美元,經濟成長率是二.一一%,增加的國內生產值約是一○三億美元,但去年GDP認列企業海外收益金額是一九三億美元,若扣除企業海外收益部份,去年台灣的實質生產毛額應是減少九十億美元。
此外,本國企業透過三角貿易海外生產後,賺到的錢匯回比重偏低,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底為止,我國上市櫃公司投資中國累計原始投資金額為新台幣一兆七一四二億元,但去年公司從中國獲利匯回,僅九.七%,換言之,有一兆五九四二億元的資金留在中國,或海外免稅天堂。
(轉貼到此)
對此,國發會主委管中閔16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回應表示,三角貿易型態對我國的影響相對他國嚴重;他並澄清,儘管台灣不在國際組織內,我國國內生產毛額的計算方式仍按照國際標準,就是為了跟國際接軌,GDP沒有虛列。
管中閔也指出,光從數字解讀不能說明許多因素的連帶影響,國際標準是全世界通用,一定有它的道理,他說:『(原音)我覺得要特別說明,不是從數字上解讀說好 像跟我們無關,很多東西都是連帶在一起。這個東西是全世界通用,一定的它的道理在,而不是說我覺得它沒有關而把它拿掉,那以後台灣變成全世界最獨一無二, 好像也不太對吧?』
我不知道這五千億虛擬的GDP是怎麼認列的,依照的是哪種國際標準,是一個中國?兩國論?還是一中一台?聽說這部分要靠修憲才能解決。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
本地生產總值(英語: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或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成果 (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它與國民生產總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也就是說,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日本、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 國的本地生產總值內,包括移住勞工如台籍幹部的薪資,或湖南民工的薪資也算進中國的本地生產總值。
我想這段話應該說的很清楚。我再強調一遍,GDP就是..
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
事實上,中國大陸最近幾年還推出一種更加嚴格的GDP,叫做綠色GDP,請看定義:
綠色GDP的值小於GDP的值,即GeGDP的值等於在現行GDP核算值的基礎上,再減去以下兩項數值:一項稱「資源耗減成本」(這裡講的資源主要指土地、森林、礦產和水),另一項稱「環境降級成本」(是指因環境破壞引起環境等級下降而應計入的成本。綠色GDP的公式表達為:GeGDP = GDP - 資源耗減成本 - 環境降級成本。
我們只要看看大陸這幾年霾害之嚴重,就知道綠色GDP顯比國際通用的GDP有更優衡量該國國民生活水準的指標效果。因為馬總統跟他的詐術團隊,幹甚麼幾乎都是用騙的,好比這裡還有一個,是說國人財富增加好多的,
馬政府掏空台灣 資金連14季淨流出
(2014-02-21自由時報)
去年金融帳淨流出 改寫新高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馬政府曾強調,ECFA簽署後可以「轉骨變大人」,吸引更多外資來台,如今四年快過去了,台灣不僅跌出亞洲四小龍之外,外國人直接投資(FDI)甚至連北韓都不如,金融帳還創下連十四季、史上最長淨流出的難堪紀錄,去年更首度突破四○○億美元,改寫歷史新高。
馬英九總統執政近六年,台灣投資環境每況愈下,中央銀行昨公布去年第四季金融帳淨流出一三八.八億美元、全年淨流出四一一.六億美元,同創新高。
14季流出3.45兆 可蓋7.5條高鐵
金融帳已連十四季淨流出,累計金額高達一一三四.九億美元(約三.四五兆台幣),相當於可以蓋七.五條台灣高鐵,或五十九棟台北一○一大樓。
金融帳主要包括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我國去年FDI僅四十億美元,但國人赴外直接投資為史上新高的一四三.四億美元,且設廠仍以中國為主;ECFA洽簽後,我國直接投資反而越來越糟,二○一一至二○一三年合計淨流出高達三五○億美元。
FDI包括企業併購、設立分公司及股權收購等投資活動,代表外國投資人對特定地區長期經濟發展的信心;馬總統上台以來,二○○八至二○一二年,台灣吸引FDI的能力遠不如南韓、新加坡、香港,在亞洲四小龍中墊底,且二○一一年還是負十九.五七億美元,全球排名倒數第二,只贏安哥拉,同年北韓為五六○○萬美元。
證券投資方面,因保險公司大舉投資國外債權,去年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流出三七一.八億美元,而外資證券投資淨流入僅七十九.八億美元,使得證券投資全年淨流出二九二億美元。
去年經常帳順差五七三.八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但受到金融帳淨流出四一一.六億美元影響,全年國際收支綜合餘額順差僅(反映在央行準備資產增加)一一三.二億美元,較前年減少四十一.六億美元。
(轉貼到此)
掰出「服貿有七個好」懶人包的彭淮南,他手底下一個官員表示:
央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林淑華說,金融帳淨流出是反映國人的資產配置,也表示國人的財富增加,包括德國、大陸、新加坡及南韓等情況亦然。
實情是把這個海外收益的GDP看錯了,這種GDP,有時像是金光黨,由一個聰明的馬官員,跟裝成白癡的馬英九兩人一組,馬官員說這個白癡是個敗家子,喜歡跟別人比錢多,那裏報紙包著的,裏頭都是金條,但是要先看看你家裡的地契存摺,有很多錢他才肯展示,走,我們倆一起把這白癡的錢全騙過來。
這..這不大好吧?
欸,你不騙,待會兒別人也要騙。這樣吧,我們給這白癡一百塊買車票回家,這算是佛心來著了。
於是真正的苦主,就傻傻的回家把所有存摺地契都搬出來,交給馬官員,馬總統就把報紙的一角掀開,嘩,端的是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馬總統說,這沒甚麼,我這一卡車的金條,可有5000億咧。
這名苦主就著了魔似,把真金白銀,房地契存摺印章,都給馬官員騙去,搬了一卡車金條回家,一進房,打開一看,除了掀開那一角的金條是鍍金的磚塊,其他的每條通通都是如假包換的磚塊,一點點金粉都沒沾上。
悲夫,人家的GDP,是用來衡量該國國民生活實際水準,如果有霾害,還要用綠色GDP來衡量,只有我們台灣的GDP,編製出來的目的不是為了表現真實國民生活狀況,而是一種葉公好龍,明明憲法說只有一個中國,偏偏又要假掰是為了符合國際標準,把帳面上,虛空的5000億納計,被抓包了還在硬拗,以致於漏洞百出,出糗又賣乖,又或者,這就是馬總統不管誰都敢辯,前面蘇貞昌沒辯著,這下想跟蔡英文辯的真正原因,那就是服貿肯定是Z>B,如果GDP這裡多加個五千億不夠,看馬總統還要再假掰多少,中國爸爸都可以編給他。已乎矣,人家大陸用綠色GDP卯勁的扣還求取真實;而我們台灣的GDP,則是東匀西湊,五鬼搬運,灌水加計,濫行虛增,竟有5000億只是來路過的。
.
後記:前陣子,有天我在路上,聽見兩個人在談我們這個馬總統的事,小明說,你知道馬總統的口頭禪是甚麼嗎?
小華說:知道,但是我不敢說。
小明:欸,知道就說嘛,有啥好怕?
小華:我不是怕..他老說"Z>X"
小明:不對,他是說"Z>B"啦。
小華:可是我媽媽說,B是個不好的字,不能亂說。
小明:喔,我懂了,小華,你媽的B是不好聽的話,Z>B的B,則是馬總統說來呼嚨台灣..嗯,這麼說吧,你媽的B,是給台灣人用的..
小華:我明白了。
小明:還有,那個馬的B,在台灣不能用,那是給人家大陸人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