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光劇團好戲連臺 打造嶄新品牌
2008/11/19 00:06:57瀏覽2864|回應1|推薦5

  前幾天欣賞國光劇團的思維京劇《閰羅夢 天地一秀才》,大有拍案叫好的暢快!戲好、質好,加上國光劇團多年擘劃好戲,經營品牌的苦心,促使《閰羅夢》這齣經典定目劇水到渠成,一開票房就獲得滿堂彩。

         在傳統京劇面臨時代社會變遷衝擊,主要年長觀眾逐漸凋零,並受到某些意識型態的影響之下,國光劇團一路走來委實不易。當團隊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必當有果敢決絕的大刀破釜,國光劇團秉持傳承傳統文化資產的堅定使命,引進新的管理制度,嚴謹製作戲劇,以創新能力激化經典戲曲,奮力在逆勢求生,不斷地推出齣齣令人讚賞的傳統京劇和新編京劇,在穩固了京劇在台灣的基礎之餘,也開創了新的京劇藝術成就。 

       《閰羅夢》這齣新編京劇劇本本身即很精彩,富有深度內涵,然而有好的劇本,還要有好的製作團隊才能畫龍點睛。就我的觀察,這齣作品的成功可以歸納出五個原因:一、演員表現傑出,展現深厚的京劇底蘊;二、藝術總監王安祈以卓絕的藝術成就,帶領劇團不斷提昇「劇」「藝」品質,締造藝術價值;三、學習人事出身的陳兆虎團長以圓融處世見長,透過不斷的協調遊說,克服種種困難,凝聚劇團的向心力;四、鍾寶善副團長帶入現代劇場觀念,建立完整制度,以專業管理的思維及策略穩固劇團根基;五、李小平導演對演員的了解掌握,擅長挖掘出演員的內在情感。

         有了好劇本、好團隊,還得要有觀眾捧場。深知培育觀眾不易,國光劇團在拓展觀眾群上尤其用心,有計畫地透過藝術教育和擴展演藝場域,實行教師研習營、兒童夏令營、藝術直達列車、大學駐校計畫等活動,走進校園、社區舉辦講座,勤至基層公演、巡演,不僅鞏固了原本以長者為主的欣賞族群,也吸引了許多年輕觀眾走進劇院。

         同時,為求激勵創新,劇團不僅積極融入現代劇場觀念,致力「老戲新編」的重新詮釋,使「戲曲現代化」,更透過與中外藝術工作者在文本創作、音樂、舞台設計、演出等方面的合作,互相激盪產生「嶄新劇藝美學」,為傳統老戲注入新的活力。藉由穩扎穩打逐步提昇劇藝品質,國光劇團走出了夕陽餘暉,創造出出色的台灣味京劇,也使得新編京劇的做法成為必屬佳作的保證。

         綜前所述,無論是從京劇觀眾群的擴大及年輕化、藝文界的參與支持,或是藝文界、媒體的好評讚揚,皆足見國光劇團已逆轉「式微的京劇印象」,成功建立京劇新風格,使唱了兩百年的京劇,在台灣唱出了新的戲曲美學,建立了嶄新品牌! 

         正當國光劇團的努力和成績有目共睹,連續獲得教育部評選為績效特優的社教單位之際,卻也不敵現實的詭譎無情,驟然改隸文建會,又由國家級劇團遭受莫名降級,徒生一個主管機關「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監製其作品產出。然而,當所有好的人才、好的創意皆已匯聚在劇團組織本身,十多年下來,劇團致力扭轉頹勢,其爭氣亮麗的表現也屢獲多項文藝獎項的肯定及各界好評,不禁納悶傳藝總處存在的必要性和正當性為何? 

        言盡於此,還是那句「讓文化藝術與政治維持『手臂距離』」,讓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吧!殷切期待政府單位給予優秀的表演藝術專業團隊該有的尊重與支持。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blog&aid=2397244

 回應文章

許琇惠
有關成立國家級歌仔戲團一事
2008/11/19 15:27

朱校長您好:

學生之前對歌仔戲是否能成立「國家級」劇團感到十分困惑。因支持的老師認為這樣才能讓劇校生有發揮專長的空間,但反對的學者則提出會壓縮其他表演團體的經費與表演空間。

由於單看學者與藝師之間的論述,實難判斷何者方能解決現今劇校生表演機會不足,以及小劇團生存不易的困境,故請教校長您的看法為何。

謝謝校長撥冗指教!

朱宗慶(jublog) 於 2008-11-21 14:19 回覆:
Dear 琇惠

謝謝留言,更謝謝你對這個問題的關心。

我從小就是歌仔戲迷,因此,每當有人談起歌仔戲的未來,我的感想總是特別豐富。

有了國家級歌仔戲團能否幫助許多劇校學生就業以及有助小劇團的生存?有了國家級的團隊,帶動效果一定是有的。不過,如果要成立,由誰來成立?遠景為何?在體制上如何管理並維繫其生存,再再都是複雜的問題,也就因為這樣,所以你才會聽到那麼多不同意見吧。

但,請持續保持你的關心,或許,我們可以在未來找個機會用論壇或是更多的社會討論,讓大家都來表達意見,這樣,如果要成立,輪廓和做法也就會更清楚了,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