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關渡看見世界舞台,也讓世界舞台發現關渡
2008/10/29 16:40:26瀏覽1775|回應0|推薦2

        26年前,教育部高規格成立了我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希望藉這一所新學校為藝術界帶來一股全新氣象,帶動台灣整體藝術和人才的發展!由於政府的支持,北藝大坐落在關渡地區,成立之初即擁有景色宜人的校園、專業教學硬體設備,並陸續興建了「三廳一館一院」-音樂廳、舞蹈廳、戲劇廳、美術館、電影院,精緻而健全的設施即使在國外也相當難得。

        此外,北藝大彙集了頂尖的師資及學生,屢屢在國內外都有傑出的藝術表現,致力於教學之外,學校也把「三廳一館一院」作為師生創作、展演、教學成果的重要展示,是北藝大展現實力的一扇櫥窗。基於此,北藝大在1993年創辦了「關渡藝術節」,初期即是以師生的展演創作為主,陸續推出了許多精采的節目,多年來即便規模有大有小,也曾短暫停頓,然而從去年開始,北藝大不僅把「關渡藝術節」定位為學校在教學理論與實務成果的具體展現,更希望邀請國內外優秀的表演藝術團體和藝術家來校演出,豐富藝術節的內容,並藉由搭配北藝大25週年的校慶活動,大張旗鼓地重啟關渡藝術節。

        去年的「2007關渡藝術節暨25周年校慶活動」特別請活躍於國內外舞台的傑出校友返回母校獻藝,推出校友回娘家、祝賀展演、大師風采及北藝大展演四個系列活動,包括有「世界藝術院校高峰論壇」、李名覺、林懷民、馬水龍三位榮譽博士的「大師對談」、「藝術辦桌」、「捷運扮裝」,以及集結國內表演藝術團隊精銳的各項精采節目-明華園的《濟公活佛之雪狐情》、果陀劇場《淡水小鎮》、北藝大全體師生傾力製作的新客家舞劇《福春嫁女》、舞蹈空間、小西園、采風樂坊、紙風車、相聲瓦舍等聯演46場音樂、舞蹈、戲劇演出、7檔美術特展以及15場示範講座,總共帶來整整一個月的藝術饗宴,讓關渡成為台北地區最富藝術氣息的藝文特區,大開眾人眼界。 

        今年的關渡藝術節「獨角戲Solo」也不惶多讓,取「獨角戲」作為主題是象徵著關渡藝術節重新開始的新氣象,期許從原點出發,朝著以世界為舞台的方向前進藝術節以百人原住民的祈福儀式、優人神鼓《金剛心》演出揭開序幕,接下則帶來以色列劇作家Miki.Peleg-Rothstein的《剝蝕》、愛爾蘭藝術家Gerard Mannix Flynn的《James X》、北藝大音樂系四位小提琴名師連手演出十首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等來自11個國家18個藝術家或團體的31場「獨角戲」演出。大型動態展演則有「夢—2008關渡雙年展」、「李再鈐八十雕塑展」、「兩岸三地電影學校藝術節」、「海峽兩岸文化藝術管理論壇」、藝術市集、校園寫生比賽、民俗藝陣大遊行等等多元蓬勃的藝術活動,使關渡藝術節呈現感性、知性、親切、熱鬧喧騰的面貌及多元的國際化色彩,讓我們驚豔不已。

        不僅如此,對於關渡藝術節,北藝大還有更大的企圖心,要以師法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所創辦的「下一波藝術節」( Next Wave Festival)為目標,期望慢慢累積北藝大的實力、經驗以及培養獨特的風格特色,一點一滴逐步實現成為國際藝術節的理想,使在關渡看見世界舞台,也讓世界舞台發現關渡! 

        我曾經在民間及兩廳院企劃過許多國際活動,當時即使活動再龐大辛苦,都有一定經費支持。相較之下,關渡藝術節除了人才眾多,經費的募集往往是一大挑戰。有鑒於這個無法逃避的現實困難,而關渡藝術節對於北藝大師生又是如此重要,也是一個展現藝文界蓬勃活力的舞台,我們只能秉持堅定的信念和強大企圖心,把關渡藝術節做得更有聲有色,爭取政府的支持、企業的贊助,擴展更多的觀眾,使之變成一個名符其實的國際藝術節,成為台灣人民眺望世界藝文趨勢的一扇櫥窗!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blog&aid=233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