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再見,宜蘭國際童玩節(上)
2008/06/18 00:06:52瀏覽5616|回應4|推薦9

        宜蘭國際童玩節1996年開辦,一炮而紅,受到廣大矚目,更成為地方舉辦國際藝術節的經典之作,各種討論與論述不斷;去年(2007),童玩節卻因不堪財務虧損,嘎然宣佈落幕。12年來,這個藝術節打破前人慣例,開創了不同以往的新的活動思維和模式,無論從藝術表現、行政組織、觀眾體驗,還是公部門運作的角度來看,童玩節都為往後國內類似活動,提供了諸多寶貴經驗。

        宜蘭國際童玩節是以文化為核心,觀光效益為附加價值,「演出、展覽、遊戲、交流」四大主軸來策劃設計的活動,清楚的方向定位大大有利於後續組織的形成和目標的推動。最重要的是,童玩節的主辦單位是一批相當熱忱的有心人,在清楚的共同目標下,他們用心經營活動,以建立「品牌」為指標,以活動「品質」為顧念,積極尋找適合的人才、資源和素材,為藝術節的成功打好穩固基礎。      

        尤其値得一提的是,主辦單位蘭陽文教基金會雖不是公務機關,但在宜蘭縣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可以擁有公務系統穩定的公權力協助,又兼有民間基金會的行政彈性和效率,因而形成靈活的統合組織。此外,宜蘭縣政府也全體總動員,匯聚社區和民間社團的力量,建立一套公部門舉辦大型活動的特殊模式,攜手展現政府和民間對發展自己土地的高度認同與情感。

這批很想做事的團隊更懂得運用自身資源截長補短,以宜蘭現有的環境建設---親水公園、水域遊戲設施、民俗活動,營造整體活動氛圍,成功將宜蘭特有的優勢轉化為活動發展的利基,彰顯宜蘭特色。這個大部分收支都能自給自足,甚至尚有盈餘的公辦國際藝術節在用心的規劃下,吸引了來自國內和全世界著名的民俗技藝表演團體共襄盛舉,嶄新的展演內容與設計尤其引起「家庭式」遊客的興趣,形成全台灣平均每4.5個人就有1個人參與過童玩節的盛況。

        歸結宜蘭國際童玩節的成功之處有三,一、它證明了以文化為核心價值,帶動旅遊、觀光周邊效益的藝術節模式是可行且潛力無限。二、它創造了一個結合文化藝術特色,寓教育、休閒、娛樂多元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性藝術節」,盡可能全面性地滿足每一個遊客的不同需求。三、它是由地區性的活動發展而成的國際性藝術節,透過建立在地特色的方式成功地將後山推上國際舞台。         

         

        定位清晰,經營用心,又能善用自身資源,宜蘭縣政府與蘭陽文教基金會成功建立了宜蘭童玩節的「品牌」特色,不僅打造宜蘭「文化城」的良好形象,廣泛獲得在地認同與形塑國際形象,也吸引了可觀的觀光人潮,帶動鄉鎮的產業經濟發展,成為宜蘭人共同的驕傲!

然而,童玩節的「成功」也為日後的「沒落」埋下伏筆,中國時報宜蘭特派員陳賡堯一席「成也政治,敗也很政治」的話語點出童玩節的崛起與終致失敗的原因。本週我們探討童玩節的「成功」,下週將接續討論童玩節「沒落」的因素。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blog&aid=1968516

 回應文章

李靜慧
勇於嘗試與包容錯誤
2008/06/22 01:10

昨晚因為情緒激動,回應內容有點偏離議題了,真是慚愧...

關於童玩節的成功因素,個人覺得校長整理的非常清楚且完整,

耳聞潘罡學長的論文是有關節慶旅遊,一定要早日拜讀

在此只想小小補充一點

在童玩節小組工作的時光,是我人生學習最多、感恩最多的一段美好記憶,因為夥伴們的同心協力,我們才能為彼此打開人生的另一個可能性

我至今深深懷念那種"team"的感覺,彼此信任、彼此支持,其實我不太記得我曾經"輕柔"的說過話(謝謝Andy幫我美化),不過同事們的萬分包容,讓自己充滿信心,讓團隊充滿力量....

因為信任,因為支持,所以我們敢於提出各種構想,勇於嘗試各種計劃,偶而難免評估錯誤,或反應不如預期,不過大家都能以最快速度調整策略,並且記下每一個環節以作為明年度活動的參考依據

這種"團隊"的能量是公部門非常少見的,在我眼中,我的夥伴們都是如此閃耀著光芒,

觀察一個活動成功與否?看看工作人員的眼神吧,他們會告訴你這是不是一個可以感動他們自己的活動...

謹向勞苦功高的童玩小組工作夥伴們致敬!


李靜慧
天馬行空與執行力
2008/06/21 00:22

今天下午看到andy的回應,恍如隔世,

與童玩節的共同生活的時間太久太長,長到自己都會忘了細節

謝謝Andy的鼓勵,那個夏季差點流產的小小生命,

已經甜蜜的陪著我度過九個寒暑,暑假過後就要成為一個中年級生囉。

Andy文中對我的老長官林德福先生有段非常傳神的形容

只不過在Andy眼中有創意的林德福近日甫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告知必須調離現職

一個在公務機關服務近廿五年,屢屢完成不可能任務的實踐者

就在他退休前夕,沒有給任何理由、也沒有給任何表達的機會

短短不到80個字的電子郵件,就要請他離開宜蘭。

然後就在今晚,幾個小時前

我收到現任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副主任方芷絮小姐有意無意的傳話(可能說"寄話"或"放話"更傳神些,似乎在對林主任的調職代下註解)

她說「林德福太天馬行空了」(可是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同事近兩年,我倒從沒聽過方副主任對她的上司林德福先生有過類似評論)

我想提醒的是,

如果沒有天馬行空,不會有童玩節

也不會有2004年的奧運奪金,更不會有讓籃球起死回生的SBL(這兩項都是林德福在體委會主委任內原本被稱為"一意孤行"的計畫)

其實藝文界裏不是只有林德福主任有天馬行空的能力

如果沒有天馬行空,台北國際打擊樂節不會誕生

如果沒有天馬行空,明華園如何創造出氣勢磅礡的白蛇傳

不過他們成功的因素不只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還要加上精準的執行力與超乎想像的堅持

只不過,對現在的文建會而言,林德福的這些能力都已不再重要

現在的林德福主任成功當完炮灰後即將引退,

這個被喩為「因人設事」的傳藝總處,真正的藏鏡人呼之欲出

請大家拭目以待

如同Andy所言,一個時代結束了,除卻遺憾,也只能希冀保有一點尊嚴

祝福所有仍在前線奮鬥的朋友們

老兵不死,不過再也無能為力了....


潘罡
童玩節本身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政客
2008/06/19 14:35

從我的研究以及外國理論來看,宜蘭童玩節都是很成功的節慶。外國學者提出的「景象神聖化」(sight sacralization)以及各種賣點(attraction)的建立與凸顯,並搭配在地的原生結構(genuine structure),如親水公園等,童玩節都吻合了藝文節慶的成功條件。

呂國華停辦童玩節的理由是很可笑的。這世上絕大多數藝文節慶,尤其具有文化旅遊訴求的節慶,最大目的不在本身的損益平衡,而是它所帶來的觀光效益。換句話說,地方政府等於是花小錢,幫地區民眾賺大錢,為地方創造更大的經濟產值。我所看過的外國節慶中,能自負盈虧者屈指可數。

所謂蕭規曹隨,地方官員應本著造福民眾的精神來推行政務。但童玩節的停辦,讓我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案例。

期待校長後續文章,再來做更多的回應。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個時代的結束
2008/06/18 14:57

容我誇張一些說,宜蘭童玩藝術節的結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當然,文化節慶、文化旅遊仍將持續,但民國80年代中期開始的國際地方文化節慶活動,所代表對於文化產業、藝術節慶、地域振興等觀念的討論以及行政作為提升的嘗試,甚至文化政策轉型建構的努力,都已經結束。我們的文建會,企圖從政府主導的法國模式靠向仰賴市場的美國模式,結果跌進大西洋,到現在還沒有上岸。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花蓮的石雕藝術節,在花蓮文化局的堅持之 下,還在努力維持;新竹玻璃藝術節也還在賣力上演。但這些勉力維持的活動,難免垂垂老去,失去新意。

當年的鐵三角:宜蘭、花蓮和新竹,三位衝勁十足的文化中心主任打造了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節慶,如今這三位主任都離開原來崗位。那一段中央和地方齊心齊力的試探和努力,特別是對於活動表相背後的行政工作那種在細節中求善求好的企圖,從此很難再見。很想念那三位主任,石頭主任黃涵穎,玻璃主任洪惠冠,還有滿腦子古怪主意、養豬沒養活卻發奮養活童玩藝術節的林德福主任。

談到宜蘭童玩藝術節,就想到李靜慧。忘不了那次去採訪,不記得是哪一年,熱得不得了的夏天,懷了三、四個月身孕的靜慧該躺在家裡安胎的,卻在偌大園區裡奔來走去。實在因為身體不適,我看見她臉色慘白地走回辦公室,伏在桌上休息;無線電傳來什麼訊息,她聽了輕柔地回一句:「好,我馬上過來。」又站起來走回現場。

一個活動的成功,需要很多像靜慧這樣的幕後英雄。這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是「在乎」而已,在乎活動品質、在乎觀眾、在乎理想,而不是在乎來客數和營收與結餘。如此簡單,卻很難很難做到!

過去這些活動執行團隊的努力值得敬佩,但是,愈到後來的活動執行難度也愈高,這是現實。原因很多,活動太多了,民眾的要求更高了,但活動的資源卻縮水了。這些失敗原因的討論,還是等朱老師下周文章發表後,再來回應吧。但是我還要先說,台灣藝術節慶的泛濫和表象化,媒體是關鍵的角色。「成也媒體、敗也媒體」,相信曾經參與過的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