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4點給社會新鮮人的建議〉
2011/05/27 08:52:43瀏覽1308|回應0|推薦2

2011年5月23日台大學生收到一封校長李嗣涔的信。這封信引起了許多反彈,有人用「作慈濟、當奴隸、不生病、萬能精、不抱怨、自己摸、自己懂、要聰明、沒心機、責任制、有想法、有創意、不睡覺、看臉色」(註一)來描寫這封信所隱含的偏資方言論,也有人寫了〈給台大校長與教授們的十四點叮嚀〉(註二)來反諷這封信只是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雖然沒有取得全信內容,不知道是否有斷章取義的情況,那封信中的「14點給社會新鮮人的建議」被整理如下,一些自己囉唆吐槽的想法以※表示:


1. 保持熱情,別太在乎薪水、職位與升遷──擁有熱情,能量就源源不絕,熱情會帶來卓越。若一付出多少,就想獲得多少代價,將會大失所望,也會降低自己的熱情,別太在意努力程度是否與報酬成正比。保持對工作的熱情、保持學習與思考、努力工作、積極主動、創建差異性價值。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說:「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彼得‧杜拉克:「熱愛工作的人才會有所表現。」 事實證明,懷抱初衷、擁有熱情的理念會讓我們更樂於工作、主動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且是心甘情願;這種積極心態所創造出的成就和被動的工作態度相比較,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差異。

※重點是,工作的熱情要從何而來?得到上司肯定、讓物質生活無後顧之憂等,這些難道不也該考量進去?

2. 不要太在意「準時上下班」──看淡早一點上班/晚一點下班的現象,這並不是要拋棄家庭、全心奉獻公司之意,而是讓自己以更充裕的時間去思考今天的工作或當下執行的專案;晚一點下班-當天就把事務處理好、回想一下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進的,不要擺出一付「時間到就想準時下班」的模樣。這會讓人不禁聯想自己是個「提早準備等待下班,而不是做好事才下班的員工」,這樣的聯想對自己來說,絕不是好事,而且會限制個人成長及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我相信一個對工作有熱情的人,的確不會去在意準時上下班這種事情;所以要反過來想:為何這份工作會讓人不想早點進去公司、時間一到就想早點走人?

3. 盡量避免事後請假──除非情況相當危及,盡可能不要有當天臨時請假的情況發生,因為「臨時不出勤」將造成團隊相當大的困擾,這表示有人得多做另一個人的業務。

※除非是惡意怠勤,否則臨時請假就代表那個人有不方便的地方或事故;既然是團隊,應該能樂意為他人代勞。換個角度想,一個團隊難道不直得信賴?甚或至,一個團隊的機制如果這麼容易因為一個人出缺而產生「相當大的困擾」,那麼這個團隊的機制也不夠漂亮了。

4. 不要輕易說出「這不是我的工作或這太簡單了,找別人做」等推諉的話──勿過短視、多做一點→代表自身的價值就會高一點。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個頂尖人物,而不屑於從小事做起。我們應該明白,連小事都做不好,沒有人會相信這樣的人能夠成就大事的。真正有實力的人才能完成偉大志業,要培養這樣的實力,就必須付出代價,代價就是專注認真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這點建議我是持保留態度;要求「人盡其才」又要「殺雞用牛刀」?再者,什麼事情算「小事」?這考驗著老闆的智慧,不是只有找肯做事的人,而是老闆有沒有才情讓一個人的才能發揮出來;當然,對員工本身而言,他肯不肯接受各種考驗,這是他自己的修煉。

5. 不要說出「沒辦法、我不會或太困難了」的洩氣話語──輕易說出這種話的人,會讓對方聯想到,自己不是沒有誠意處理,就是沒有能力處理,久而久之,會讓人留下相當糟糕的印象。凡事都應抱著「先做看看」的拼勁與「想把事做好」的決心,這樣的積極心態會創造出離成功越來越近的結果。

※這點建議我同意,不過與其強調那些洩氣話,不如把「凡事都先做做看」拿來開頭,這樣還比較有積極的意義。

6. 從失敗中學習寶貴的經驗及功課──人生本來就充滿著無數的挑戰,當我們面對挫折、困境時,如果像木頭般沒有任何的反應,或像玻璃一樣,一摔就碎掉,就會全然不知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也得不到別人的尊敬。失足的地方就蘊藏著寶藏,愛迪生曾說過:「不要稱之為錯誤,而應該稱之為教育。」所以,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失敗或錯誤並非那麼重要,重點是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寶貴的經驗。婷娜‧希莉格「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書中提到『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成功的關鍵不是閃避每一顆子彈,而是遭到打擊後能迅速復原。』由成功人士身上可清楚看到,他們都曾歷經無數次的失敗與挫折,但他們都具備從中學習、再站起來的能力。

※這點建議我同意。只是想到一個台大畢業生還要被校長提醒這種事情,校長真的失職了。

7. 對任何事抱持好奇心,並深入了解──培養自己的主見、勇於表達自己的見解。看到一句話、一篇文章、一本書或一個事件(公事、私事或社會新聞等),要求自己→要有些反應→提醒自己從中去深思→並將感想以文字的型式記錄下來→若時間許可,亦可與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討論其心得→有自己的見解後,且更應勇於表達出來。

※這點建議我同意。同樣地,一個台大校長他沒有自信自己的學生有足夠的這些能力嗎?感覺比較像對大一生的入學勉勵。

8. 開會時別當木頭人,也別輕易丟出一個太過簡單的問題──黛博拉‧班頓「CEO訓練班」書中提到-『當個稱職的與會者,參加會議是基於一個理由,那就是聆聽別人的意見,並提出建議。光是坐在那兒然後接受一切是不對的。當你提出問題,是在做出貢獻。』開會前針對討論的主題深入了解、充分準備、會議中提出有建設性的問題及發表自己的見解。

問任何問題前,先要求自己能為這個問題做點什麼努力,問的問題要有深度、讓對方感受到我們向他請益的誠意。

※這點建議我是從公司的授權制度和上下溝通管道去考量:為何一個人會丟出簡單的問題、參與會議題不出建議呢?除了一些真的混吃混喝的人之外,有沒有可能因為提出建議得不到正面回饋而產生的惡性循環呢?

9. 對同事及主管應具備同理心──李開復先生對「同理心」的解釋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現同理心→至少可減少人際關係65%的衝突。多去思考別人為什麼要做出那樣的決定或說出什麼樣的話,是不是有什麼苦衷或難處,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

※這點建議著實諷刺,尤其是李校長對社會上的反彈說了「忠言逆耳」四字來看,實在想不到這點建議誰該聽進去。

10. 別把責任推給他人──要有自省能力、主動面對自己薄弱的一面或錯誤、勇於承擔責任與壓力。壓力管理領域創始人漢斯塞爾曾說:「完全沒有壓力,就會死亡。」美國林肯中心爵士藝術總監馬沙利斯曾說:「如果沒有壓力,你就不會認真對待你的工作。」生活中本來就充滿著壓力,這無可避免,同時也是件好事,因為它代表成長的動力,別排斥它的存在。

※這點建議中對壓力的看法,我倒覺得是因人而異。而且邏輯感覺怪怪的,一方面先前要求要有熱情才會投入工作,一方面又說要有壓力才會認真工作;那麼熱情是一種壓力嗎?

11. 保持創新精神──不應固守現狀,任何事務都一定有比目前更好的改善作法,只是還沒被想出來而已。不創新早晚會被積極創新的團隊所打敗、甚至被淘汰。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不創新即滅亡。每一件事永遠都有向上改善的空間,創新,是份內的工作。」我們應保持細微觀察、真實反映現狀、詳實記錄、透過分析及討論的過程,找出可以改善的方向及創新作法。我們也應該相信自己,只要有心,一定可以做得比現狀更好、提供更有價值的貢獻。

※這點建議我同意。所以與其單純轉載某個企業主給他的信,或許李校長更該好好消化這些想法,再考量學生的需求,找出最好的建議給畢業生們。畢竟一個最高學府的校長,格局要更大、思考要更開闊,所負的社會責任不只是在畢業時隨便轉寄一封信給學生而已,而是要能在在學期間就關心學生需求,讓他們出社會的時候都有滿滿的自信與人文關懷,也能告訴企業主,不需要為了五斗米跟勞方爭得臉紅脖子粗。

轉載別人給他的信,一點都不創新。

12. 保持閱讀與學習、習慣對和工作相關的事務有反應,從中領悟道理,並記錄心得──日本第一大、世界第六大的網路公司-樂天市場網路商城,創辦人三木谷浩史有句名言:「1.01的365次方等於37→每天改善1%,一年強大37倍。每天進步1%,一年後的自己將比現在強37倍。」只要每天少享樂幾個小時,就有多餘的時間學習、保持進步,才能讓自己邁向成功之路。黛博拉‧班頓「CEO訓練班」書中提到-『你不必扮演全知的角色,但你必須有學習的渴望。你必須藉由閱讀來學習、透過犯錯來學習、經由聆聽與觀察來學習。如果你覺得你的年紀太大;自以為什麼都懂;或是認為自己是門外漢,很可能不會有興趣去學,那麼你的升遷將會很有限。』終身學習是職場人士必須要有的認知,也應該落實這個理念,讓自己保持成長。

※關於這點建議我想問的是:不是要人不要在乎升遷嗎?那爲什麼還引用人家的話說沒有興趣學習就會升遷很有限。那到底升遷重要還是持續閱讀學習、犯錯從中獲取經驗重要?還有就是,公司願不願意給犯錯的人機會?還是誰犯錯誰滾蛋?

13. 善用時間、管理瑣碎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提升工作效率──史蒂芬‧柯維「讓好工作找上你」書中提到『大部分人面臨的,不是開創大事業時難以克服的阻礙,問題在於時間。為自己開創大志業的人,會騰出時間釐清自己要做何貢獻,並且訂出達成目標的計畫。』我們總是把沒有時間當做無法把事情做好的充分理由,事實上,並非時間不夠,關鍵在於我們沒有善用時間。

※這點建議是不錯,不過對時間的管理結果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感覺沒有什麼鼓舞人心的地方。我倒是覺得對時間有完善的管理,讓自己有更多學習、休閒、發展興趣、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間,這樣就不會被認為是偏資方的言論了。

14. 留意任一環節的細節──「破窗理論──不處理破掉的窗戶,將有更多的窗戶更打破」說明重要的論述『凡事照規矩,不輕忽每一件小事。再微小的錯誤,最後都可能蔓延擴大,導致嚴重後果。』在200公尺、400公尺短跑項目中保持世界紀錄的麥可‧強生,說明為了縮短僅僅一秒的時間,就花了他十年的理由:「要獲得成功,常常必須從人們想不到的小處著手。」跑200公尺時,百分之一秒的差距;跑400公尺時,十分之一秒的差距,就決定了誰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有時候,卓越與平庸的差距,就是這麼的不起眼,人生就像短跑,必須經由長期的努力、練習與準備,往往在極短的一瞬間就決定了勝負。有時候細節是隱性的,必須透過細微的觀察才能被發現,換言之,我們必須深入觀察、勇於完整呈現事實、謙卑面對、擬定改善對策,如此,才能改變應該改善的環節。

※這點建議我同意。所以與其說「忠言逆耳」,我倒建議李校長多聽一下那些「細小的」反彈聲浪,看看到底是因為這些聲浪是平庸的鄉民在搖旗吶喊,還是還是卓越高官企業主忘了去觀察事實、勇敢擬定改善對策。


請大家在多想想幾個問題:

1.  為何這些職場態度需要在新鮮人進入社會之前再次對畢業生提醒?這是否表示,學校並沒有將熱情、奉獻、積極、創新、責任感等價值觀注入學生的生命中?那麼所謂的第一學府到底在學什麼?

2.  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2007年一個藍領階級勞工寄信給李校長,信中曾提到「空有良好技術,工作觀念卻偏差,公司用這樣的大學畢業生,可能是另一種負擔」。試問,為何公司只願得到一個可以馬上上工的員工,卻不願負起對一個員工的教育責任?

3.  李校長這封信為何不能帶給社會新鮮人提醒叮嚀與自省,反而造成人們反彈為偏資方言論?一個第一學府的校長,為何格局不能提升到讓整個社會可以思考當前勞資雙方的主張與需求,甚至關心這樣的反彈背後的意義到底為何?而不是以「忠言逆耳」四字阻擋人們的聲音?

4.  社會對這封信為何會有反彈?人們在什麼地方得不到滿足?李校長和那些反彈的人的不同點又在哪裡?

5.  這封信據說是李校長轉載一個企業主給他的建議。那麼一個校長除了認同該企業主的想法外,難道沒有反思自己的學生與自己的行政作為有沒有值得再改善的地方?一封好幾千字的信,校長自己沒有反芻提出新的建言,怎能給學生作為榜樣呢?

其實,許多利他價值在當前社會中變成了一種規定,而不是一種自發的行動。沒有經過自我內化認同後的價值觀強加,只是一種虛偽。就如同學校要求學生需有志工服務的時數或是大災難之後的善款競爭之類的事情。

要抓的是「心」啊!

而為了方便就忽略了那些「不方便的真相」了。

可惜的是,這封信忘了:要刮別人的鬍子,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

註一:〈「當奴隸、不生病...」!台大生42字解析李嗣涔的一封信〉。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5/25/91-2715358.htm#ixzz1NVU9Eyhw

註二:〈給台大校長與教授們的十四點叮嚀〉。http://blog.udn.com/superbird/5253651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qgmkadh&aid=5258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