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補習?
2008/02/28 22:32:21瀏覽389|回應0|推薦5

雖然是補習班老師,但是我並不贊成補習教育。主任的想法和我一樣,所以我們補習班除了一般課程的補充與複習之外,也強調生活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主任有點像大家的媽咪,下課時學生和任教老師都會被主任「捏來捏去」之後才會被放走。

補習說真的是補心安的:讓家長知道小朋友放學之後沒有到處亂跑,小朋友自己也知道,如果沒有補習,一定是看電視玩電動。有自制能力的小朋友不多,能有自制能力的話,我想也不需要補習了。許多在大考中的能名列前矛的人,是自學的功效有成。

曾聽一位國小老師說,根據對成績和成就關聯的研究,通常班上前5名的同學成就不會比5-15名的好。前5名的大部分都將所有時間放在學業,犧牲了許多自我心靈成長(包括人際關係培養)的機會。這也許可以提醒家長,小朋友在學年齡除了以學業為重之外,應該多方面發展自我人格與興趣,找出自己到底是誰、規劃未來生涯。

很多家長為了送小朋友補習而背上沉重的債務。前陣子有家長因為無法繳出補習費和學費而自殺身亡;這不是特例,我們補習班也有小朋友無法繳出補習費的情況。我的做法是向小朋友做「道德勸說」,讓他們知道離開補習班不會讓他們跟不上別人,而是有更多時間做自我規劃。與其說補習是一種成績的迷思,倒不如說,補習是學生無法自我規劃的課程表。

其實如果仔細分析小朋友的成績,上補習之前與之後每科成績大概可以提昇20分,所以3科60分,的確可以讓小朋友從職業學校進入到普通升學高中。

但是這樣的填鴨方式,即使上了好的學校,有了好的學習環境,但最終還是歸到學生自身願不願意學習。如果說,認定補習或是所謂的「好學校」是鞭策自己的一種方式,那麼以後出了社會必定要面對的是一個能夠「鞭策」自己的「好公司」;嫁娶之後是一個能「鞭策」自己的「好伴侶」;生出來的小孩是用來「鞭策」的。

這是個人的選擇,也許這樣比較幸福。無憂無慮地將成長的責任歸在別人的肩上。

只是,我不想這樣。所以當我的學生有點可憐;補習班主任曾說,我的班級好像研究生上課一樣,大家圍起來討論一個文法,有說有笑地。

如果現在的我回到小時候,我會選擇不去補習;但是這是那時候的我做不到的事,補習還是那時候的我的迷思,就像現在大部分的補習教育下的學生一樣。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qgmkadh&aid=165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