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0/13 18:10:50瀏覽1063|回應0|推薦0 | |
生命的學問 - 李嗣涔
我從哪裡來?我往何處去?死後有生命嗎?人生的意義到底為何?出生、成長、讀書、就業、結婚、生子、退休、終老,人的一生只是為創造孙宙繼起的生命嗎?生活 的目的只是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一個人年紀愈大,愈趨近生命的盡頭,這些人生的大問題就會逐漸浮現。有些人會往宗教裡尋求解答, 有些人會向心靈的大師請 益來安頓身心,引導我尋求解答的卻是一條比較奇特的路。
三十五歲時我被國科會找去研究中國傳統的氣功,也開始練氣功,很快地體驗到「氣集丹田」的現象,也由此發現了氣功「共振態」的奧秘。四十歲時我開始對人體「特異功能」產生興趣,奮不顧身跳入這個被視為怪力亂神的領域,證實了手指識字及念力的存在。四十七歲時在接受物理學家檢驗手指識字真相的實驗場合,發現了四度時空之外的「信息場」,尋找到孙宙更高層次的真相。五十一歲時證實了美國共同研究團隊的發現,物質世界的磁場與信息場會產生交互作用,提供了困惑天文物理 界多年「隱密物質」的一個可能來源。五十二歲時開始了悟「氣」與「信息場」的物理實質,可能與俄國科學家研究多年粒子自旋所產生的「繞場」有關。
在這十多年的摸索過程中,我逐漸了悟藉由練氣功的修「身」,得以發展出由「心」掌控的特異功能,產生心物合一現象。藉由意識超越身體的侷限在聯繫到「信息場」而產生「靈」的證悟,由此,人體「身心靈」的科學架構得以建立。
原來人生是有兩套學問,一套是「求生存」的學問,也就是我們從小到大 ─ 從小學、國中 一直到就業前所學、所讀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工作,可以賺錢謀生、養家活口、傳宗接代。另一套則是「生命的學問」,也就是尋求生命意義的學問,親證孙 宙真相的學問。它有不同的境界,就像唸書一樣,有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碩士以至博士不同的階段。而開始練氣功就好像進入生命的幼稚園,啟動了 學習「生命學問」的歷程。若一路修練順利, 到了大約高中階段,就會 出現人體特異現象。繼續修練下去,到了大學、碩士階段,意識就會超越身體的侷限,而聯繫到「信息場」與之溝通,進而逐步了解孙宙的真相、人生的意義。到了 博士階段就可以心無罣礙,遨遊孙宙時空, 證悟生命真諦。 原來諸佛、菩薩就是佛教的博士及碩士,佛教經典就是博士論文或碩士論文;道教的仙人及真人就是道教的博士或碩士,道藏經典成千上萬,就是道教的博士及碩士論文;耶穌就像是基督教的博士,《聖經》就是博士論文。
生命的意義為何?死後有生命嗎?如果靈魂不死,我們這一世的生命究竟有何目的?是如佛教所講的來學習嗎?學習什麼功課呢?難道是學習「生命的學問」,學習承受痛苦、了解痛苦、進而化解痛苦?學習從小愛到大愛?學習對普天下生命的慈悲?是要從生命學問的幼稚園 一直學習到博士才終止,才能跳出輪迴不再回來?我的書已經開始觸碰這些問題,來自信息場神靈的回答也許能提供部分的答案。 如來如往 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 ─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十多年來從氣功、人體特異功能一直到信息場的研究,是水到渠成的發展,並未經過刻意的安排。也曾經懷疑過,會不會鑽進了一個永遠無法實證的 領域?但是就像以往一樣,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新的線索,引導我們一步一步前進,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幾乎是不由自主地,無法停下腳步來。
古籍真實不虛
最奇妙的是,每一次的進展都讓我對一些古老經典中的陰晦文字有豁然開朗的體會,比如最近對於隱密物質和隱密能量的探討,便讓我具體地領悟到 什麼叫做「性空、實有」。這種跨越時空的相互印證所帶來的震撼和喜悅,正式驅使我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也是讓我忍不住想把研究成果與人分享的動機。
無可否認的,這是一個標榜科學理性的時代,啟蒙 運動所帶來的理性主義思潮,主宰了四百多年的人類發展。在所有的活動領域裡,人們都希望拋開以往的束縛,不論在人文藝術或科學界,大家都努力地想創造一個 沒有神、沒有超自然因素的境界。甚至宗教界也試圖將自己信仰裡的屬於神的部分,轉化為合乎理性主義的理則。
但是這樣的發展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卻成了一個失序、變遷的精神世界。人們不得不努力建立新的認知模式來探求生命的意義,甚至像佛洛伊德那樣努力揭露潛意識的底層,並且試圖重新闡述古老的希臘神話。 當然在理性主義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對於理性本身的省思。德國 的理性主義者康德就曾經主張,人類無法確定他們從自然界辨識出來的「秩序」是否和「外在真實」有關,還是人類自身思維的產物而已。所謂的「 科學定律」透露的會不會是人類的心理狀態而非孙宙本身?當我們透過感官接收外在物質 世界的訊息,就會根據本身的內在結構重組這些資料,以便了解其意義,因此 人們所謂的理性觀點,其實根本無法排除自身心理狀態的影響。
康德也談到,我們所有的觀念本質上都是主觀、人為的詮釋。這樣的思辨邏輯使我想到《金剛經》的文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 是名為心 所以者何 須菩提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古籍經典之中許多被認為虛幻的詞語,卻在我們的研究過程中逐一被證明為真實不虛。或許所有的古老經典和宗教語言都是《聖經》學者所謂的一種 「兒語」,就是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表述複雜得無法闡明的真理。如果我們能夠敞開心胸,誠實地面對一切可知和不可知的現象,不要急於以現有的知識來解釋一切, 甚至否定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生命的智慧自然會慢慢在眼前展開。
希望大家都能分享這一份無上的喜悅。
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 若存若亡下士聞道 大笑之 不笑 不足以為道 ─老子《道德經》
摘錄自「尋訪諸神的網站」 李嗣涔著 張老師出版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