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際金融市場是一個多彩多姿的市場,在面對通貨膨脹造成的台幣的持續貶值!我們要如何運用國際金融產品讓你的財富保值又不會掉入一個更高風險的市場呢?
2008/05/26 09:07:16瀏覽1045|回應2|推薦5

我自己在對岸EMBA教「國際金融」的!
我自己也是將錢投資到國際金融產品中獲利還不錯!真的是「到全世界去賺錢」
但我發現國內不管台面上或台面下的國際金融產品品質不太好
就像這一陣子國內證券業賣的「不動產證券」爆發了次級房貸的大虧損,主要是代理商沒告訴你不動產證券投資的是「二胎房貸」,而用一個美麗的「不動產基金」誤導你!
還有就是國內銀行大賣的「連動式債券」造成的投資者血本無歸,「石來運轉」變成石油基金,消費者重頭到尾都不知道他買的是連動式債券,連合約都是老人家把印章交給了業務幫他蓋合約的,銷售當然市選佣金高的內容去簽約的,當然高佣金就代表高風險!
國內私下的國際金融
Agent也並不懂他在銷售的國際金融產品也隱含了很大的風險
以目前國內熱賣的
AI**這檔國際基金其銷售的母公司就是一個非常小的公司再看產品的設計以其高銷售獎金的模式把客戶的錢都分光了,你怎麼精算都發現它不可能實現它的承諾!它是一個國際騙局的成份很大!或許很多銷售的Agent死不承認,但就像多年前我也在國際金融課程中說國內銷售的一檔ABC保單貼現,因為產品發行公司的規模太小風險很大,而錢又是由律師見證,根本沒有實質的保障!最後真的爆發倒閉事件,國內消費者打國際官司到現在還沒有結果!
更離譜的是這檔
AI**基金的台灣的代理商更是沒良心,教那些只想賺高獎金的銷售傻乎乎的告訴客戶採定期定額的模式,存兩年以後就可以開始領錢了!
多心動的話術!疏不知所謂的兩年是定期定額基金的「閉鎖期」,因為是開放基金,所以你當然可以提領,但當你提領的時候你就等於部份解約,這中間都有很大的成本,以及原本的建議書的設計是以完美完成十年或是二十年的設計,「閉鎖期」內根本不允許解約,強迫解就是血本無歸!而過了閉鎖期後要解約提領,是要扣除原合約期限的全部帳戶管理費及各種成本,能領回的其實也很有限!因為高獎金的背後代理商隱瞞了定期定額基金的風險就像國內連動式債券當時銀行專家對銷售隱瞞了這個產品的高風險!所以希望你不是代理這樣表面是幫朋友最後卻害朋友的產品!或是去買到這樣的產品!
另外國內最近也熱賣幾檔三年期高保障利率的醫療應收帳的債券,其時它都跟連動式債券一樣投資標的物都是「垃圾債券」,才會有這麼高的獲利,而垃圾債券是債券市場風險最高的品種!更重要的是產品供應商都是資本額很小的公司,一出問題就是倒閉,你打國際官司都很難!但它們都會用信託銀行來包裝自己,但不懂國際金融的銷售都以為這樣就安全了!但國際金融第一步先確定產品發行公司的國際評鑑,查不到或是未達合格標準的,不管利潤多高或是銷售獎金多高,請不要讓自己的信用及人脈變成這樣的犧牲品!
老師要再次苦口婆心跟你分享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pchen01&aid=1901784

 回應文章

Jenny
謝謝陳老師的分享
2008/06/01 09:01
 真好, 時常可以吃到您的知識食糧, 謝謝您! 我應該還算是好學生, 這兩年來我又進了學堂, 主修財務金融課程, 希望透過正規的金融知識,能成為盡職的財務專員. 也謝謝您的關心與資訊交流, 借此也回饋一點小小分享。
1. 次級房貸是銀行將錢借給信用評等及還款能力不佳的客戶, 主要目的是為獲得較佳的營運獲利收入(可增加銀行營運獲利收入, 因為客戶必需支付較高的利息支出), 而不是「二胎房 貸」
2. 連動債不是不好(金融衍生性的商品是很正常的財務槓桿操作下的商品, 它有絕對的功能但相對的也一定有風險, 但是最大的風險是對風險的無知, 是嗎?), 只是行銷人員沒有能力確認及了解風險並對客戶進行風險告知(包含保險, 這是台灣很不盡職所在,問題不只是行銷人員, 行銷公司或單位都要負很大責任)
3. 定期定額投資,  在現在少子老化的社會型態, 靠自己養老已是越來越重要, 因此現在太多的頂客及不婚族, 靠中長期的投資來累積未來的退休金, 運用理財金三角, 定期定額應該是理智首選, 我不知道您提及AI**是有何內幕? 還有現在利得要求 Agent 只賣 5年期,  其實殊不知總體經濟及市場景氣的循環, 定期定額5 年期對客戶的獲利風險..., 賺錢的良心與知識才是最重要, 因為客戶很多是無知的. 

依循策略法則
 1.. 逢低1定加碼 2. 至少選擇 2 種以上基金 3. 謹記 3 不原則 ,
     原則一:震盪期間不恐慌贖回
     原則二:低點不停扣, 以買進更多單位 (請記得每筆投資額能買到
                     是多少單位數)
     原則三:不短線進出, 追求長期獲利
4.
最近熱賣三年期高保障利率的醫療應收帳的債券,剛好是富*證券分銷的商品, 此商品規定是美國券商才能銷售, 雖然沒有 Rating, 但卻是在美國  sec 登記核備商品, 此商品並非完全沒風險, 但老師您的認識可能有限,
因此,  與其老師苦口婆心, 是否也可以教導如何做? 畢竟, 人不理財, 財不理人喔!
Jenny 2008.6.1

陳老師 ( 陳振平 )(jpchen01) 於 2008-06-01 09:41 回覆:

Jenny

謝謝妳的分享及提醒!
我在國際金融界這幾年講授的推薦的國際金融產品,沒有出什麼問題,主要是我很小心選擇代銷的產品!
這十年來,發現國際代理商在推給銷售產品時,只會講好的一面而不會提示風險及可能的問題!產品賣下去之後就發現了問題!以下是我相對跟你不一樣認知 的地方
1.次級房貸是銀行將錢借給信用評等及還款能力不佳的客戶, 主要目的是為獲得較佳的營運獲利收入(可增加銀行營運獲利收入因為客戶必需支付較高的利息支出), 而不是「二胎房 貸」
→二胎房貸是台灣獨有的名詞,也是民間的名詞,學術界是沒有的,你所說的次級房貸定義『次級房貸是銀行將錢借給信用評等及還款能力不佳的客戶,主要目的是為獲得較佳的營運獲利收入(可增加銀行營運獲利收入, 因為客戶必需支付較高的利息支出)』都對,但那是學術上的說法,這個產品真實的操作是「對於那些信用評等及還款能力不佳的客戶他在一胎房貸貸款不足額的部份或貸不下來時,可以向提供次級房貸 (二胎房貸)的銀行再提設定抵押貸款,但美國的一二胎房貸總額一般會控制在房價的70%以內」所以沃倫巴菲特會覺得還有賺錢的空間他想用二千億美元買下次級房貸的債權!但這裡面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因為次級房貸的風波,房價是下跌的,也就是原先設定的預估房價的70%的風險會更高,債務人的還款能力一定會更差,也就是呆帳會很高就跟卡債一樣,這就會變成某種的垃圾債券了!做銷售要用老百姓可以懂的語言,大家比較容易懂啦!
2. 連動債不是不好(金融衍生性的商品是很正常的財務槓桿操作下的商品, 它有絕對的功能但相對的也一定有風險,但是最大的風險是對風險的無知, 是嗎?), 只是行銷人員沒有能力確認及了解風險並對客戶進行風險告知(包含保險, 這是台灣很不盡職所在, 問題不只是行銷人員,行銷公司或單位都要負很大責任)
→你說的很好!能像以前一樣把每一個產品的合約書的每一個字弄懂研究真實產品結構的通路商不多了!我不清楚你看過連動債的合約嗎?合約中已經擺明了陷阱,舉這次連動債券賠得最慘的「石來運轉」連動式債券,合約書中沒寫但在其內部文件中才有的可怕訊息但沒揭露給顧客,而銷售都是用「石油基金來賣」
投資期間:三年
投資幣別:新台幣
手續費率:0.5% / 0.3% / 0.2%
連結標的:GS Commodity Heating Oil Index (高盛熱燃油指數)
  這是銷售當時唯一引用的歷史指數都很高
  GS Commodity Gasoline Index (高盛汽油指數)
 GS Commodity Nature Gas Index (高盛天然氣指數)←慘賠 GS WTI Excess Return Index (高盛原油指數)
 
固定配息:前半年固定配息8%
上檔鎖利:112% (表現最差指數較期初)
下檔Strike55%
到期贖回:如有鎖利:Max (112% , 100% + 表現最差之指數表現)
如無鎖利:A.無觸及下檔:100% + MAX (0% ,表現最差之指數表現 )
                    B.有觸及下檔:100% + 表現最差的指數表現←這是目前消費者真正拿到的(不但觸及下檔沒通知,簽約時都沒說最壞的狀況)100萬約只剩18這才是連動債的全貌!跟早期ABIG國際保單連動S&P500指數一樣根本陷阱很多
3. 定期定額投資, 在現在少子老化的社會型態, 靠自己養老已是越來越重要, 因此現在太多的頂客及不婚族,靠中長期的投資來累積未來的退休金, 運用理財金三角, 定期定額應該是理智首選, 我不知道您提及的AI**是有何內幕? 還有現在公司要求 Agent 只賣 5年期, 其實殊不知總體經濟及市場景氣的循環, 定期定額5年期對客戶的獲利風險..., 賺錢的良心與知識才是最重要, 因為客戶很多是無知的.
 原本我一直以為定期定額基金很不錯,平均成本微笑曲線的說法,都是我們說服自己跟消費者的話術,以上所講的也都對。但是因為全球景氣這些年起伏震盪太厲害,基金的績效越來越差,對保守的台灣人來說已經變得風險過高的產品,再加上自己對國際海外基金八年多的經驗,因為景氣不好客戶常會急需用錢,就會動到基金的腦筋,不管閉鎖期利得還請專人親自打電話給客戶並錄音,但客戶缺錢了,他認為財報上的錢是它的,它一定要領,加上售後服務很複雜,公司很容易惹上事非,花的人力物力時間太多,只要解約不管過不過閉鎖期,定期定額基金顧客要拿回的都會跟財報落差非常大,因為定期定額的獎金及管理費等成本都非常高!一但解約基金公司都要扣回的!
AI** 這家基金公司是個小公司,信評根本查不到,他是一位曾在基金公司任職的高層跟幾個華人針對台灣人所設下的一個專吸台灣人錢的錢坑!用很棒的華文網站讓銷售可以很容易說服客人,佣金直接的就發掉70%這還不包括台灣的代理商的佣金,用一個代開德意志銀行的私人帳戶來轉移他是一個超小公司的問題!但因為佣金高,它教的話術又簡單又聳動,就跟當年鴻源的案子一樣,銷售已經被高用金矇避了雙眼!現在就等這個案子何時浮到台面引爆開來,代理商就捲款走人!
因為客戶能完成定期定額計劃的人不多,為了降低銷售公司的風險有公司決定只賣五年是對代銷商有利的,但對銷售的佣金是會減損的!如果真要定期定額我建議還不如買萬能壽險
依循策略法則 ←這些也都是學者的論點,現在我的論點是根本一開始就要弄清楚你買的是什麼,你的專業及你的風險承受度能買這樣的產品嗎?
1.. 逢低1定加碼 2. 至少選擇 2種以上基金 3. 謹記 3 不原則 ,
原則一:震盪期間不恐慌贖回
原則二:低點不停扣, 以買進更多單位(請記得每筆投資額能買到是多少單位數)原則三:不短線進出,追求長期獲利
4. 最近熱賣三年期高保障利率的醫療應收帳的債券,剛好是富*證券分銷的商品, 此商品規定是美國券商才能銷售, 雖然沒有 Rating,但卻是在美國 sec 登記核備商品, 此商品並非完全沒風險, 但老師您的認識可能有限,
 我沒注意這產品是誰帶進台灣的,但這個產品會跟保單貼現一樣,只要持續賣下去,總會出問題的,不要因為前面幾檔沒問題就大意,別忘了國際金融入門學的第一課先看發行公司的信用評等,查不到或評等很差的,根本不用考慮。別相信代理商的話,出事他們永遠跑第一!他們都是美國籍的,我們不能跟他們一起這樣冒險!
因此, 與其老師苦口婆心,是否也可以教導如何做?畢竟,人不理財, 財不理人喔!
→我現在還是會教有心想學國際金融的任何人!但還是謝謝你的回信與指正!

小老師
你打錯字了, 請改成"貶值"
2008/05/26 11:38

是貶值, 不是扁值喔~~還是你本來想打扁平值?? XD

陳老師 ( 陳振平 )(jpchen01) 於 2008-05-26 19:50 回覆:
謝謝小老師的指點
雖然我是打錯了
但你的聯想很有創意也很真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