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運輸科技、資訊科技及生產科技
2006/02/18 10:13:02瀏覽747|回應0|推薦2

運輸科技、資訊科技及生產科技

 

1970年代,在加速的全球化過程中,科技扮演了下列三種面向的角色:運輸科技、資訊科技及生產科技。

 

運輸科技從1970年代開始有了劃時代的大躍進,人類從人力、獸力、簡單機械力到蒸汽交通工具的發明,歷時了數千年。然而兩百年、人類就從蒸汽火車到達超音速飛機。70年代的運輸科技,最主要是來自於技術的改良、能源的妥善利用以及專業知識的成長,使得地球所有空間疆域被打破。台北到香港的距離,不再是600海浬,而是一個半小時,空間的相對距離已經被打破,對於商人而言,台北到香港的距離比台北到屏東更便捷。

 

      資訊科技的改良,則是更重要的里程碑,個人電腦的誕生,網際網路的應用,使得已被運輸科技縮短的絕對空間變得更小。台北到香港可藉由網路視訊會議,進行討論交流,所有的商業往來也可透過網路及時傳閱。龐大的商業資料,也可以經由電腦迅速處理,甚至資訊科技改良了機械的應用,工廠機械獲得了更快速、更有效率的發明應用,人力大量的節省,新材料不斷被發明應用(半導體、奈米)。資訊科技大大降低了生產的人力成本,使得企業的生產與消費佈局的觸角得以延伸。

 

生產科技的進步,奠基於人類知識的進展與科技的延伸,人們可以藉由實驗與知識的成果,大大改善了植被作物的面貌,所有的農產品全部被改良,改良成更香甜更具有市場價值的作物。所有的動物也因為配種技術與疾病防制的進步,而使得動、植物農產品變成了人類可以隨心所欲支配的結果,這是人類進步的新頁,人類可以操縱、控制農業產品而非只能由上帝主宰,人與自然的關係產生質變。而農業技術的改良使得農業人力過剩,大量的人力可以投入生產高價值的技術產品,大都市日漸茁大。

 

生產科技、運輸科技與資訊科技其實是一體三面,生產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力可以轉向其他面向發展,而不再拘限於農業。因此才有人力投入運輸科技的建設,與資訊科技的發明。運輸科技的進步使得地球村到來,地球的相對距離被縮小,所有的動、植物產品,生產與消費市場,空間不再是唯一的主導力量,我們可以喝著紐西蘭的鮮奶,哥倫比亞的咖啡,這些都是因運輸科技的進步使然。至於資訊科技更是使生產科技與運輸科技事半功倍的主導力量。

 

    生產科技、運輸科技與資訊科技的進展帶來了下列四種東西的流動:

一、貨物、物品;

二、人們(勞工或觀光客),

三、資訊,

四、資本。

 

         這四種東西的流動才是加快了全球化的最主要動力。例如:台灣的友達公司是全球生產LCD面版佔有率第二的大公司,他將大部分的產能,設廠在中國大陸,管理與研發總部則設在台灣竹科,再將生產的面版產品銷往美國、與歐洲。這符合了資本家(友達)願意把資本投入低廉的人力市場(大陸),而將產出產品銷往消費市場(美、歐),在生產與消費間的管理層面,則仰賴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媒介(台灣總部的電腦與電話連線管理)。這中間動用了資訊科技與運輸科技、生產科技進步所帶來的被澤。因此物品的生產與消費唯一的考量,已不是一個Local Market,而是全球。所運用的人力也跨全球化,資訊的推演與獲得,在電腦的輔助下,彈指達成,資本的最終目的,在全球的佈局中獲得最大利益。因此這三種科技的進步,所帶來的四種流動結果,就是導致於從70年代開始全球化加速的最大關鍵。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yhsci&aid=18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