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2/07 21:12:59瀏覽1101|回應0|推薦3 | |
橘越淮則枳—談喜福會裡的文化差異 今天從電影台看到了喜福會的重播,雖然很多年前,我已在戲院首映時看過這部電影,然而今日重看一次,卻仍然帶給我一些感動。當我看見電影裡,他們面對著舊日中國傳統強加於女性的束縛窠臼,我搖頭嘆息;看見這些女性當年為了擺脫掉社會傳統的宿命,拼死抵抗,進而前往新大陸,追尋自己的人生。 我想,這部電影令我動容的,是我在主角身上看見那種在艱困環境中追尋自我的努力,那樣的力量,才是造成文化變動的原動力,也才是真正無所不能的。除此之外,這部電影由於主要是描述第一代移民與ABC兩代之間的情懷,因此呈現出的文化差異與觀念分歧,相當令人玩味。其中,令我感到較有趣的,是在文化方面的多樣風貌,因此,我將由小孩教養、親屬聯繫、以及婚姻締結這幾個面向來探討中西文化所顯現出的差異。 我曾在看過「中國人的自我」一文中,就曾對中國人不同於西方人的一些特點做過比較說明;中國人比較自謙,西方人則較會自我居功;中國人有羞恥感,西方人則有罪惡感;中國人以群體為主,西方人則強調個人獨立,所以中國人較注重親屬關係,西方人則反之。這些差異大體上都受到人們固有的民族根源的文化影響,也因此,處在怎麼樣的社會裡,該社會的文化傳統便根深蒂固地再製到個體身上。看影片中的舊女性便可以得到證明,儘管她們已經移民到新大陸,儘管每個人也可以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儘管她們已是一個美國公民,她們仍然無法擺脫舊有的文化箝制。如:反對女兒與白人交往,注重家屬姻親的相聚聯繫;表面上,她們的女兒在母親固有觀念與社會開放價值掙扎不已,但是,實際上真的感到無所適從的是她們的母親被那樣的傳統文化禁錮,使得她們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影響她們的孩子;這些母親成長在舊時代,憑媒妁之言決定她們一生的命運,面對孩子的婚姻自主自然無法接受。 這樣的衝突在文化差異下,不斷發生。如媽媽要女兒彈琴以完成自己未竟的夢想,卻造成女兒以有「權利」不彈,沒有人「有權利」逼她。外國父母對小孩大多視為一完整的個體,以「權利」觀來教養小孩(常在電影中看到父母對小孩說:「You have no right to...」),而中國,則大多把小孩視為自身的財產,父母有權操控小孩,小孩則有義務回報父母。因此,反哺須報恩,養兒可防老,小孩的成就就是父母的成就,父母在小孩的競爭中(如彈琴或下棋)找到自己的定位,這一點則是完全相反於西方文化。 另外,在家屬婚姻的聯繫上,也可以明顯看出差異。中國人注重群體,因此對於家屬姻親的維繫不遺餘力,於是影片中才會出現The Lucky Club二三十年仍不散的聚會,西方人也注重聚會,不過只是偶一為之,交換近況;在影片中,這種每週一聚,話題深入隱私的聚會大概只有講求群體的社會才有可能出現。 中國人為了維繫群體社會,婚姻、血緣、親屬連接特別緊密;為了求取群體的和諧,我們於是會遵從「忍讓」、「自謙」這樣的美德,而這些特質都是與西方講求積極進取的個人特質南轅北轍。也因此,像白人女婿把對於自謙口味太淡的話語當真,而大淋醬油的例子才會出現讓人莞爾一笑的畫面。 我想,因為文化不同所引起的認知與行為差異的例子不勝枚舉,在影片中,最重要的不是這些差異如何產生,而是面臨衝突時,如何去化解?差異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當然也可透過文化認同而化解(如影片中,母親表面接納女兒男友而邀請用餐,就是退了一步,只是這個退一步仍因男友誤解自謙而宣告無效。)在影片中,其實這樣的退讓協調與認同時時出現,只是,回到一開始我所認為的文化觀,既然文化受到根深蒂固的長期灌輸,將很難被改變。如同影片中的母親,儘管自己也是掙脫了傳統婚姻的藩籬、一個反撲於當時社會的人、儘管她對她的孩子做出一些退讓、儘管她也符合美國的一些儀式行為…,然而這一些仍根基於在她的文化之上,只能小幅度修改,不可能大規模改變,即所謂「橘越淮則枳」正是這個道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