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0/25 08:31:29瀏覽1277|回應0|推薦6 | |
. 兩 個 馬 利 亞──貞女和妓女 (下) 2008.10.25. . 就另一位抹大拉馬利亞,想象而寫“ 野百合謳歌 ”,也是直白: 我曾以傲慢的倔強面應世界 只因 世界負我 以 戲弄譏笑世界 只因 世界以不屑誚諷我 我冷眼敵視所及 因為 凡俗以卑行踐我 迫我在夾縫裡求活存 我要對大凡不平和不義報復 我笨得以青春拋擲忌恨 以 情慾發洩鄙夷 以 美麗誘惑不滿足去催生墮落 以 無情懲罰貪婪人性 我瘋狂謳唱生之荒誕 以 忽冷忽熱的邪眼邪對世界的邪媚 以.牙.還.牙! 哦,我主眼神那絲寬恕 把我 溶了 溶成一片柔水 …… 化了 化成一朵小花 如妳── 復活之花 昂首── 希望 出.死.入.生. 幽谷野百合綻開 清芬之馨送入復活朝陽 晨曦 映眏 一漾羞赧笑靨 ── 温婉還花 唔,這位抹大拉馬利亞在小說 《 達文西密碼 》中被質疑成耶穌的妻子,讓我起着偵探的好奇,在四福音裡翻呀翻,尋找蛛絲馬跡。以下是舊日手記: [A] 有說約翰福音添加"有罪的女人"那段。我倒以為若是後加,是有原因的。 大概因為那是重要事實,約翰想載入,但又礙於其他使徒顧忌,不用親筆,卻借入別人所記。什麼原因呢?請先看下面。 [B] 四福音,我對照地翻了又翻,特別是約翰福音,最詳載耶穌那不及三年的傳道行跡,逐時逐地細載。 發覺寫抹大拉馬利亞之所以交代不清,不因她是女性,因為耶穌對所有人 ── 神的兒女們,一視同仁。馬利亞交代不清的理由是她的出身 (待會再說)。門徒也如耶穌愛顧馬利亞,尤其天真的約翰,詳寫抹膏那一場筵席及多次寫馬利亞都有細膩下筆。但是,他們都礙於其他猶太人對馬利亞的看待和好奇,故有時交代不清。 為什麼呢?這些早期口述,提到她,會有那些難出口的顧慮呢?當然絕不如小說指她是耶穌的妻子,她卻有特殊出身。 明顯地,四福音前部都模糊地寫過拉撒路和馬大倆人的姊妹馬利亞,以及有罪的女人馬利亞。 直至十字架之下站立有幾個同稱為馬利亞的婦女,從此便通通標明"抹大拉的馬利亞",以作識別。如果拉撒路馬大的姊妹馬利亞那麼緊緊跟隨耶穌,十字架立起之後,全沒提她,她跑到那裡去了呢?所以,兩個馬利亞實是同一人,是有罪的女人出身,是拉撒路馬大的姊妹,是心思細緻,緊緊聽道跟隨的,抹香膏的,在十架下,墳墓邊的抹大拉馬利亞。 Mary Magdalene,這是英文翻譯,會不會就像 John Smith一般,後面一字是家族的姓氏呢?或是尊稱,像Discovery Channel推斷如尊稱"大姊"之類呢?因為當時沒有Magdalene這樣的地名。若是地名,就如Joseph of Arimathea,Jesus of Nazareth 那樣寫法了。正是"大姊人物"馬利亞,才那麼慷慨大膽公開悲泣,在耶穌預言赴死上聖城前夕,為衪作葬準備。三十兩銀,是大姊馬利亞付得出的數目,窮門徒都一下子湊不出的,吏稅馬太也未必能那麼爽快;惟這有罪女人,被耶穌救出衆人蔑視的,被大愛融化了內心的,才那樣在大庭筵席上,錐心表達懺悔、感恩和不捨,深情流露,因為她知道那是最後機會表達了。這亦公開了耶穌的準備犧牲,因為香膏是下葬的備用(耶穌曾幾次預言受難,膏香時說”她是為我安葬日存留的。”) 原本,也未多注意三本福音三種描述有出入,是火紅的小說電影讓我翻覆思索出這樣的推斷,覺得惟一合理了。 [有關抹大拉馬利亞拉撒路馬大姊妹馬利亞的章節] ⊕ ‧十字架下的馬利亞和婦女 *約翰19:25-27 中有抹大拉馬利亞 馬可15:40-41 “ “ “ 馬太27:55-56 “ “ “ 路加23:49, 55-56 諸婦女 ⊕ ‧墓地馬利亞 *約翰20:1-2 抹大拉,20:11-18 馬可16:1 “ “ 16:9 (七鬼)抹大拉 馬太27:55-56 “ “ 路加24:1-10 中有抹大拉 ⊙ ‧澆抹香膏事件 *約翰12:1-11 伯大尼城 拉撒路馬大姊妹馬利亞 馬可14:3-19 “ “ “ 有一女人 馬太26:6-13 “ “ “ “ “ “ 路加7:36-42 那城 有一女人 是個罪人 ◇ ‧救淫婦事件 *約翰8:1-11 七鬼纏身女人 抹大拉: 馬可16:9 , 路加8:2-3 馬大馬利亞兄弟拉撒路復活:*約翰11:1-16 馬大馬利亞聽道:福路加10:38-42 . . . ( 網圖共賞:Mary Magdalene )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