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管理與統御的潛規則-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第一章及第二章)
2012/04/04 20:17:50瀏覽818|回應1|推薦13

A mind all logic is like a knife all blade.

It makes the hand bleed that uses it.

一個充滿邏輯的心智,宛如一把全是利刃的刀,

它會讓用它的手流血。

                                漂鳥集-泰戈爾

 

 

中國演進的歷史不斷的在封閉中、衝擊中…漸漸的才剛甦醒,用21世紀的觀點來回顧有著悲傷命運的中國,它尤如一面平靜的湖水,於深不可測的水底中慢慢的正捲起一股暗潮洶湧的驚濤駭浪…。

許多人大都稱羨生於帝王家,但帝王之家真如同外界所想像一般,看電視劇好像都是這樣演的,可真的有那麼快活嗎?當你閱讀過更多的歷史,將會發現,不一定如自己的心中所揣測,是那麼的幸福美好又有權勢。 爭權奪利,相互陷害廝殺,儼然才是帝王之家最擅長的一種手段。當然,這也不限於在帝王家才能發生的事,縱使是一般的人,未拜將相侯爵位,只要是家中有豐碩的產業,依然會發生相同的事,而這些禍端的根源,即是從一開始上本課程,一再強調人類的一個「貪」字。

本小組於此課程的報告主題為「管理與統御的潛規則-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第一章及第二章)」,第一章:寶座上的新面孔。其內容主述乾隆皇帝從小時候到他受到康熙的特別眷顧,當上了清朝最盛世的一個且在位最久的一個皇帝;第二章:大權獨攬。此章的內容主要是敘述乾隆皇帝於即位後對於親族、朋友的參政加以設法阻絕,而原來看似寬鬆的細繩,正悄悄的收攏、跩緊,讓所有的人神經緊繃,不感有一絲一毫的掉以輕心…。

 

第一章:寶座上的新面孔

歷史上找不到幾人有乾隆皇帝這般的好運氣,若真要找一宗個案來比擬,還真是難度重重,所以本組就分別用幾個同學們較為熟悉的名人,與同學們共同分享這本好書。

話說乾隆從小受教育的過程,想必比任何人都嚴厲,文中有道:雍正對於皇子們的教育非常的嚴格,從六歲至二十五歲,每天學習的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這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是無比困難的,尤其是不愛讀書的人,相信要同學們每天在書房裡讀十個小時,怕不用超過三天,應該就會偷偷離家出走,過不下去了,但身為皇子的乾隆卻做到了,這是一種成大業必經之途。近代中若有類似情況的最高政治領導者,以台灣來說,就應屬馬英九總統,聽說他的成長過程中,其父親也是以成為一個統治者的身分在教育他。馬英九 生日:(19503971313:00 ,他的名子由來是以馬家族譜,英為「上尊大人,英才繼起」的族譜而來;取名「九」字,則是希望能以「九思」立身,意即: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另希望身體如「九如」般健康之意,意即: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山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這些說法是否為真,老實說來卻已無法驗證,因為馬鶴凌先生多年前以然仙逝,事實的真相只有自己最清楚,任何的歷史記錄與評斷,不過都是人們自己的一種主觀看法罷了。而正因乾隆從幼年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加上他聰慧細膩的心智、強大的精神與自制力以及積極進取,使得他能得到康熙的喜愛,而順利的坐上皇帝的寶座。

孝道是中國人於做人處世的道理中,最為受到推崇的一份應盡的責任。從儒家思想中,處處可看到對於孝道的讚頌,而乾隆皇帝對於母親的孝順,從書上的敘述讀來,可看出他是一位真孝子,而讓人感到這樣的人當成一位君王,真是人民之幸。因為大部份的人們都普遍被教導一種認知,就是「百善孝為先」;這樣一個孝順的君王,他一定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君王。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權勢」當前,沒有一個人會真正的滿足,擁有了很大的權勢,還想要更大的權勢,這樣的心理滿足需求,永遠都無法將真正渴望極大化權勢的心。古今中外無一倖免,回首看各國的歷史,那個權傾一時的王者,會自動說:「這王位我視如清風淡雲,不足以成為我身、心、靈昇華的一項器具,故我將其放棄讓給比我更需要的人。」這種事絕對幾乎是不太可能發生,若以遠古的堯舜時代為例,傳賢不傳子的美談早已在夏朝時畫上了句點,這表示人心都是自私的,以利己為出發點,只要能讓自己更好,更加的擁有權力,還有什麼是不能做的呢?

乾隆皇帝也是跟大部份的人一樣,他野心勃勃、擅謀略計策、勤奮敏捷,過人的精神力讓他雖於年紀輕輕就即位,卻是老練、穩重、不需要告誡就可以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要怎麼做?縱使在歷史上有許多赫赫有名的統治者,也不見得有這樣的本能。他有著高超的政治手腕,讓他在位間幾乎沒有什麼阻力,可讓他成就一生的國家大業、一世霸主。而說到這些政治手腕,說來還真找不到人可與他比擬,但總是有用相同策略的人,就於用人的手法上來說,我想大部份的領導者都知道,剛上任時,惟留用一些老將,才是鞏固自身地位的最佳方式。陳水扁於2000當選總統時,他將當時的在野黨變成了執政黨,但也延用了一些原來執政黨的舊臣,如國防部副部長陳肇敏,他是在民進黨時期唯一有從舊政府到新政府中延任的部長中,唯一做完民進黨任期的,當然,在那八年也讓他惡名遠播,陳水扁執政的時代,軍中買官風氣自台灣政府以來是達到最高峰的一個情況。而另外有唐飛初期出任行政院長,郝龍斌出任環保署長…等。這些手法與乾隆剛上任執政時的由「嚴」從「寬」的讓原有的官僚體系,為自己效忠。當自己的一個朝綱穩固後,慢慢的再將不良的、有異心的官僚鏟除,這樣的手段是每個在高位者皆會使用的一種理想方式。

中國歷史中,像乾隆這樣的統治者尚有不少,以大家熟悉的一個權傾一時的皇帝為例,秦始皇贏政,當然秦始王沒有乾隆皇帝般的幸運,兩人相較,秦王幼年不像乾隆這樣幸福,是在家中被呵護長大的,在他幼年時曾與母親流落趙國,直到了九歲以後才回到被送回秦國。但正是遭受磨難的幼年生活,讓他深知唯有大權在握,才能免於再過同樣的生活,他即位後也是不斷的鏟除異己且實施一些嚴峻的政策及建設工作,最有名的當是為了統一文字,焚書坑儒的慘烈情事,但也因此於實行了各種政策中,有了「車同軌、書同文」的政績流傳後世,還有綿延2000多公里的萬里長城。當然,我們在此要討論的並非他所施行的政策是否得當,而是他對於皇帝之位,如何的去鞏固,不讓其有絲毫的動搖,其作法可是如同所有的帝王ㄧ樣,都有著一套屬於自己治國的方法。當他尚未登基為秦王前,就對帝王應做的事有相當的認知。

當時,他於某天對於所信任的臣子李斯說道:「人主治臣,如獵師治鷹,取其向背,制在飢飽。不可使長飽,也不可使長飢。飢則力不足,飽則背人飛。夫舊吏老臣,接飽腹之鷹也,腦滿腸肥,厚顏無恥,只願屍位素餐,安於富貴,寡人賞之而不喜,罰之而不懼。彼此等無利于寡人,又焉能為寡人驅使於無前也?而王綸之流,如空腹之鷹也,功名未立,爵祿不厚,又兼正當氣盛之前,翅疾爪利,寡人賞之則喜,罰之則懼。寡人于其有威有利,其爪翅之功,寡人得以坐而收之耶。」從上述的話中可以了解,一個帝王對於用人之道,從古至今皆懂得要將自己的團隊年輕化,那些佔在好位置且沒有鬥志的前朝老臣,已不能再用,所以要將其一一鏟除,提拔能真正屬於自己掌握的團隊。

 

第二章:大權獨攬

乾隆皇帝的另一項作風更讓自己的皇位得以舒適穩健,他「深謀遠慮」,「不重蹈覆轍」,他不許讓外戚亂政的情事發生,也不容許其他皇族與好友在權力核心內,更防範太監干政,因為他深知,太監是最容易破壞社會秩序的一個群體,其中以漢、唐、明三代為甚。他的第一條原則就是「大權獨攬」,他說:「蓋權者,上之所操,不可太阿倒持。」書中以狼群為例:一塊肥肉被頭狼緊緊咬住,郎群通常是安靜的,每條狼都會按地位高低依次進食。相反,如果頭狼不夠強壯,咬得不夠緊,那麼狼群必會炸了窩。其時「狼」這種動物很奇特,一個狼群通常都是10~20幾隻左右,不會再多,頭狼就是領導者,他有交配與繁衍後代的權力,而在此狼群中的其他公狼則沒有這個權力,頭狼每天都會帶著狼群建立地盤,在自己的地盤內狩獵,狼群內是有地位高低之分的,若是狼群內出現反叛者,這個狼群通常只有兩條路可走,反叛的年輕公狼起而代之成為頭狼,繼續帶著這群狼活下去;不然就是狼群相互撕殺,最後剩下小狼而無法存活,這個狼群從此走向滅絕。

自古以來,幾乎所有的帝王皆如頭狼一般,為了使自己的地位能佔有最佳的位置,使自己的子嗣得以永遠傳承,都會努力的將周遭有可能的任何威脅阻絕,不論用何手段或是方法。而乾隆有他一套可將這些可能會奪走他政權的人排除在外,至少不像雍正一般,兄弟手足相殘,至少不致於如他父親一樣殘暴。但是,大權獨攬的做法,還是與其他的帝王一樣,如出一輒,同樣用了許多手段,讓親貴全部被屏除在權力圈外。而外戚與宦官更無法在他的掌控下得以出頭,是一個皇權緊握在手中的帝王。

前段說到的秦始王也是相同的,曾讀過秦王相關歷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於歷史記載中,秦王曾被懷疑為呂不韋的兒子,而非秦國的王儲。當他尚未立冠即位前,話說呂不韋與嫪毒兩個人分攬大權,呂不韋當時為相國,而嫪毒又是何人呢?傳說是呂不韋將其獻給太后,秦王的親生母親的一個男人,他是以假太監的身份進入後宮,後來,還與太后生下兩個男孩,這件事秦始王那能容得下,雖然秦始王也是事母至孝,但是發生這樣可恥且威脅他王位的事,怎麼能讓秦王善罷干休。所以,當秦王得知此事後,極度忿怒,他恨其母趙姬竟然背叛他與他的父親,而且嫪毒還欲以兩子取代秦王,更讓他怒不可遏,於是,鏟除嫪毒的事顯得更為重要與迫切。當然,在李斯的計策之下,嫪毒謀反被秦王所捕,最後下場是落得先閹後殺,而與太后所生之兩子,秦始王自己親自料理。他來到了雍城,趙姬與嫪毒生下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城中,衛士將兩個孩子抓到他的面前:

秦王:知道我是誰嗎?

孩子:你是王。

秦王:做王好不好?

孩子:好。

秦王:你想不想做?

孩子:想。阿父(嫪毒)說過,我很快就可以做王了,到時候,我是王,你也是王,我們可以一起玩了。

趙姬哭喊,想阻止男孩胡說八道,卻已經來不及了,贏政已是面如鐵青。趙姬嚇得趕緊跪下,哀求贏政饒了兩個孩子的性命。贏政不為所動,手一揮,武士拎起兩個小男孩,塞進布袋,捆好。武士舉起布袋,一遍遍往地上摜著,發出沉悶的聲音,剛開始,布袋裡還有動靜,後來便沉寂下來,慢慢的從布袋裡沁出血跡,地上血紅一片。

古羅馬暴君尼祿比贏政更為殘忍,他先將他母親的船擊沈,想把她淹死在海中,卻沒有成功。於是他再繼續殺,派人闖入她母親的住所,一刀刀將她捅死。而巧合的是,尼祿弒母之時,與贏政一樣,同是一個二十二歲的青年。

引述的關於攬權的小故事,想來大家對於一個權位高者,為何要如此的冷酷無情,難道沒有其它的方式可以解決?他們所做所為,只是為了自己的權力範圍不受到任何的侵犯與干擾,是故,他必需清除掉所有在眼前的障礙物,這樣的情事,豈只是冷酷無情,但是,古今中外,於整體社會價值觀的認知,有那個位高權重者不都是這樣成就的嗎?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anneht&aid=6294886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法、術、勢
2012/10/14 09:05
哇, 您寫 MBA 的期末報告啊? 小馬哥有沒負荊三顧?
1/2(joanneht) 於 2012-11-20 21:56 回覆:
Sir Norton,

這不是MBA的期末報告,
這是一篇關於組織倫理課程的期中報告,
我還是一名大學生~~

至於小馬哥有沒有負荊三顧?
這我真的不知要說什麼......
沒什麼大願望,
只希望在有生之年,
台灣還是能自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