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認運用自如的母語也有吃癟的時候
2015/03/28 17:19:12瀏覽531|回應0|推薦0

    「乙未年新春聯歡福宴」家族聚會後( 3/8在湖口老家,請參閱 http://blog.udn.com/jkt19813/21416757 ),掛念因感染風寒未出席的大姊,遂登門拜訪。閒話家常時,外甥女用手機出示一則客語趣文,希望我能用客語唸出來,並解說其意思,沒想到當場被這篇文章給考倒了,好些個字認不得、也唸不出來,從小到大使用的母語也有打結吃癟的時候。

      我們在老街上「湖口風情」餐館聚餐時,外甥女到對面鄭先生的木石花園店面看見這篇文章,用手機拍下來,是有趣的客語文章,內有許多古字,是想都沒想過會有長成這樣子的字,因為特別,所以鄭先生裱框起來、掛在店門口,有點兒炫耀的意味。

      為了搞清楚這些稀奇古怪的字,花了點功夫搜尋客語班教材資料,果然找出來這篇「客家老古字句」和另一篇「家訓詩」,都有加註拼音,可以照著唸出客家話來,唸出來的字音好像就是那個動作帶出來的聲音,很有趣的。客家人大體是五胡亂華時,由中原南遷的,因避難而隱居山林,以耕讀傳家,也形成晴耕雨讀、婦女下田的風俗習慣,所以客家話因而保留了唐、宋那個時代的中原古音。曾聽人家說,用客家話吟誦唐詩是最對味的,以這兩則古字句為例來看,似乎有些道理喔。

          說起鄭先生,他可是湖口國校高我兩屆的學長,那年代老湖口鄉下小孩幾乎都是離鄉背井、出外謀生發展,他也不例外,飄流到板橋,居然以一位異鄉客家人而連任三屆里長,真不簡單。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t19813&aid=2182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