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40421~25日本立山黑部雪牆行~1 富山縣立山站.雪の大谷.大觀峰.黑部平.黑部湖.長野縣扇澤
2014/04/28 22:34:52瀏覽5475|回應0|推薦13

    十年前秋遊立山黑部和上高地等處後,就一直想著有朝一日要再來目睹人人稱道的壯觀雪牆。今年獲知立山4/16開山訊息,經上網蒐尋、選定大興旅行社的「立山雪牆.白川合掌村.郡上八幡五日」小松進出行程,準備圓夢。

    機場裡,長榮航空粉紅色Hello Kitty營造的浪漫氛圍,引來一堆相機爭拍、自拍,似輕易地已帶出旅遊的歡樂心情。

    北陸立山連峰有雪線以上連綿山峰,終年積雪不化,有水量豐沛、落差很大的黑部河貫穿其間,切割出日本最大的黑部峽谷。在此地,日人花7年建立186公尺高、492公尺長的大壩,除了充分利用黑部水庫水力發電外,也開發出極有觀光魅力的「立山黑部阿爾卑斯之路」,春綠、夏雲、秋紅,景觀不同,各有其趣,十一月後封山,任積雪層層厚蓋,直到次年四月中旬靠衛星定位來開通公路,因而造就了雪牆高度動輒十幾公尺的勝景。

    此行由石川縣金澤日航飯店出發,遊覽車拉到富山縣立山站( 475m. ),近乎滿開的櫻花笑臉迎人,預示著豪雪的北陸地區正是賞櫻時候。

從此地開始,就得不停地更換不同的交通工具:首先搭乘纜車,約7分鐘,拉上1.3公里,上升500公尺,到美女平( 977m. );接著換乘可抑制廢氣排放的高原巴士,行駛23公里,經彌陀原( 1930m. ),約50分鐘到室堂( 2450m. ),越冬開山後,這段路程是白茫茫一片,巴士穿梭於雪牆之間,和上一次來遊所見的秋天景色截然不同,在室堂站外闢有「雪の大谷」、「雪の滑り台」供遊客散步、滑行,極具特色;

         〈據車上介紹是立山最大的杉樹,路過,隔著窗,勉強捕捉的鏡頭〉

〈稱名瀑布?〉

其次換上無軌電車,約10分鐘,穿越3.7公里的立山隧道,到大觀峰( 2316m. );之後,搭鋼索纜車下降1.7公里,約7分鐘,落差500公尺,到黑部平( 1828m. )

〈當地珍稀雷鳥,是模型啦,供攝影拍照、做生意用的,真的僅於夏季出現,非常不容易看到〉

然後改乘地下纜車,下行0.8公里,約5分鐘到黑部湖( 1455m. ),步行於大壩上,觀賞壯觀的壩體建築、兩側峽谷風光和湖面仍然冰凍的水庫,約1公里後轉進黑部水庫站( 1470m. ),乘坐無軌電車穿過6.1公里的關電隧道,約16分鐘,抵達長野縣扇澤( 1433m. )重新見到遊覽車,心情沒來由的、居然高興起來,想是歷經深山大澤的波折後,終於可打從心底放鬆了吧。

    由以上交通路線、高低落差的完整、約略敘述,不難想像工程有多麼艱鉅,目前展現出來的工程設施品質和安全管理也讓人印象深刻,誠如日人所標榜的「阿爾卑斯之路」,諒想是要取法乎上、媲美阿爾卑斯山區鐵、公路的意思吧,若是如此,可以說當之無愧。

〈兩座隧道都有會車的設計,對向停了5部車〉

    據領隊說,開山那天就有40組台灣旅行團走過立山黑部,其熱門盛況可想而知,就以個人參團為例,報名時是24人,到機場才知道因併團爆增至44人之多,可見夯熱的狀況,還好遇上駕輕就熟的老江湖 ─梅子領隊,她在富山唸書、生活了7年,介紹日本「古事記」故事,為此行增色不少。4/22登上立山那天也沒例外,車站、車廂、餐廳,人潮洶湧,日本人安排、管制很有效率,遊客通行有秩序而順暢;但攝影想取好景就不容易了,到處是人,處處是搶鏡頭的人,還有佔著位置久久不動的人,在銀色世界裡想拍好照片難度不低喔。

    這季節上立山,好像只剩下雪山、雪牆了,初見壯麗高山雪景時,確實震撼力十足,可是就只能在繩索拉起來的範圍內走動,看不清楚落差350公尺的稱名瀑布,看不到彌陀原廣闊的高原風景,也不能在室堂周邊走走、看看清澈美麗的御庫裹池等等,甚至大汝山( 3015m. )、雄山( 3003m. )等,在厚厚白雪覆蓋下,也不見雄壯威武本色了,未免有點兒單調,因而覺得若有所失呢。

    走在雪の大谷時,遇見一婦人推著輪椅,看起來像是太太推著先生來賞雪吧,冰天雪地裏看到這樣的畫面,倍覺溫馨,也由衷佩服婦人的愛心堅持。

即使零下三度,還是看到雪在溶化滴水,而且像鐘乳石般,凝結成好幾寸長的晶瑩冰柱了,逝雪如斯,要看雪牆真還得趁早呢。

日本人生意算盤打得精,職員也大力賣起立山黑部的畫冊來,操著洋涇濱國語、掺雜幾句台語,略為拖拉的腔調,大夥學著說,笑果十足,當然也達到推銷目的啦。

後記:2004年10月,我們陪時年80歲的老丈人上立山,現在老人家身體已不堪遠行,但仍時常回味當年旅遊,提起來就滿面笑容,都還記得室堂站、「立山湧水」碑地面到處是積雪哪。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t19813&aid=1288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