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千磨百劫
2020/07/06 20:50:05瀏覽1331|回應11|推薦90

  民國二十年在八年抗戰爆發之前 , 鄭邵清才剛二十歲出頭 , 原在四川軍閥二十一軍 , 軍部參謀處 , 任職中校參謀 , 被選入高級幹部訓練班受訓 ,當時鄭邵清因處事經驗已多 ,  讀書、閱報、自修更力 , 而對國內外之時事亦漸漸留心 , 尤其在深深研讀過國父一切革命建國學說之後 , 猛省到青年應立志盡忠報國 , 豈能屈身於禍國殃民之地方軍閥割據勢力之下 , 虛度寶貴之光陰 ; 

 

 

適逢第一次滬戰爆發日寇繼九一八事變強佔東北各省之後 , 復於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十八日以海軍突襲上海 , 駐防淞滬之第八十八師 , 孫元良部隊奮起抵抗 , 情勢異常危急 ,  鄭邵清乃暗中糾合青年同志五十餘人 , 組織「四川抗日青年赴難隊」,  由鄭邵清率領趕赴上海 , 投効八十八師孫元良部隊 , 但由渝至滬水程數千里 , 如乘內河航輪七日可達 , 可惜川資短缺 , 五十餘人之船票難購 , 如由陸路步行又不知何時能到 , 且不計山川跋涉之苦 , 那數十人沿途食宿之費又從何而來 , 鄭邵清最初未考慮到這現實問題 , 僅憑一腔愛國熱忱所激動 , 當時既不能奮勵而前 , 更不甘畏難而退 , 只得重鼓如篁之舌 , 激起大家勇氣 , 增強信心 , 才能於半月後徒步抵達宜昌 ,

 

 

此一路上因懼怕沿途駐軍干涉, 不敢聲張 , 而循長江沿岸覓小路翻山越嶺而下, 饑則掘食野蔬 , 渴則汲飲山泉 , 夜則棲息荒廟 因此病者十餘人 , 抵達宜昌後疲累已極 , 又需照顧病者 , 實已無法繼續行程 , 乃暫棲市郊一破廟中 , 一面由同志們分寄家書求救 , 一面派出同志 , 每日分隊執旗至市區張貼海報並當眾演講 , 二、三日後已掀起社會響應之熱潮 , 於是醫藥之資 , 飲食之費 , 陸續有人捐送 , 頓解燃眉之急 ,  月餘後大部分同志已收到家庭匯款 , 但此時滬戰已停 ( 此戰役政府以備戰未成 , 忍辱退讓 , 經由政治外交力量迅速謀得妥協 , 而於三月即告停戰 ) , 對赴難之舉 , 已失時效。

 

於是同志們意興闌珊之餘 , 都踏上歸家之路 , 唯有鄭邵清爲貫徹初衷 , 毅然隻身繼續前往 , 一路隨行隨覓零工餬口 , 輾轉而抵南京 ,  並投効八十八師 , 暫任軍械處上士 , 此時已是民國二十一年的初冬。

  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的72小时应对_新闻百科_新闻中心_腾讯网

 

該師隨即奉命入閩戡亂, 軍械處之任務是隨軍追補械彈 , 必須沿途設置小型兵站 , 而處長及兩位軍械官 , 於部隊出發後 , 即將所有任務交與鄭邵清負責 , 讓他統帥五名上士、庫兵十名 , 隨軍進行械彈之運補 , 之後處長及兩位軍械官就失去行蹤 , 當時鄭邵清是新進人員 , 對人、事、物、地都不清楚 , 何以服人?  但軍令難違 , 而且鄭邵清認為處長既能以重任付託 , 自不應畏難推委 , 只能運用智慧毅力 , 以鐵肩鐵腕執行處長之命令 , 以免有所貽誤。 在渡過錢塘江第一站之江邊車站時 , 在無人服從之情況下 , 鄭邵清爲「樹立威信」之必須 , 不得已 , 首次使用掌摑站長、槍傷站伕之雷霆手段 , 之後沿途車站之站長無人敢違抗鄭邵清之命令 , 以及所率全體士兵都對鄭邵清為命是從 , 以致自杭州渡江以後 , 八十八師在軍火補給不缺之情形下 , 才能在指定時間之內 , 順利進攻福州 , 使陳銘樞、蔡廷皆等叛逆 , 倉惶竄逃 , 而他們與共匪勾結所組成之第一個「人民政府」亦歸瓦解。 

***(未完待續) 今天就說到這兒, 故事有更精彩的發展, 歡迎您再回來繼續聽故事。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ngle2010&aid=13861044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Sus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06 22:56

歷經抗日作戰的軍官 只要活著 必有後福 

令尊就是 對不對? 

和煦秋陽(施與受皆歡喜)(jingle2010) 於 2020-07-07 21:21 回覆:
謝謝Susan

您說得對 歷經抗日戰爭存活者 必有後福
先父辭世時得壽93歲 雖沒有大富大貴
但平安健康的過了後半輩子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