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10/07 00:15:47瀏覽1027|回應0|推薦9 | |
這幾個月來,小貝常常遇到一個小難題。 那就是爸媽無法立即聽他說話或看他想分享的東西時,怎麼辦?! 一開始當然就是大吼大叫,直到我們理會為止。 最原始的方法最奏效,因為噪音總是最難忍受的。心裡也會想,好啦,先應付一下再說… 不過,時間久了,就不管用了。 有時在狀況比較特殊的時候,就不能這樣讓他任意妄為了。 於是和爸爸討論出了一套說話模式,就是先請他等待,之後再好好問他有什麼事。 一開始當然不依,等待?!字典裡沒出現過等待的…是也沒這麼誇張啦… 不過,小孩子脾氣就是這樣,耐性也只有三秒。 但是,此時,父母堅持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為了杜絕以後的麻煩,小貝成了嬌寵兒,沒禮貌的孩子,製造困擾…等等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所以,不管他再怎麼表達怒氣,都必須學習忍耐。 而他似乎也感受到了,爸媽這次是來真的了,說好要等一下就是要等一下~ (當然,不會讓他等很久也還是不理他的!) 所以,他也終於漸漸的學習等一下這件事情了。 也許很多事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沒關係,因為年紀小,所以一切都可以被原諒。 但是當孩子長大,還能再幫他找理由嗎?! 當習慣成自然時,小時候的忍耐辛苦還是長大的忍耐辛苦?! 當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起來有落差時,突然發現:“為什麼有些孩子可以等待,自己的卻一直哭鬧不休又難溝通?!“哎~~說真的,父母要付太多責任了。 要和孩子說的時候,口氣也要注意,畢竟在要求他禮貌這件事,自己就必須先做好榜樣囉。 上次看到一位朋友的處理方式也讓我嚇了一大跳。 和朋友正聊著最近的近況,隨意聊聊天時,孩子突然間說了:“媽媽,我可以…“ 朋友立刻睜大了眼睛,低頭嚴厲的說:“你沒看到我和阿姨在說話嗎?!“ 只見孩子扁了扁嘴,不悅但也乖乖的閉上了嘴吧。 不過,我實在是感到有點尷尬耶! 後來還是“自然“的隨意接上原本的話題,不過,我還特意的加入孩子的話題,問問孩子的狀況什麼的,結果孩子又想說什麼時,媽媽又說話了,冷冷的說:“我們還沒講完。“ 好吧好吧,雖然我心裡也有一點意見,不過畢竟是朋友的孩子,總不能在媽媽面前說什麼。 只是當我們各自離開後,希望她有記得回問孩子剛剛想要說什麼! 孩子當然要學習著等待,不過父母們也要有同理孩子的心情。 倆者之間要找到一個最好的溝通方式以及平衡點,才可以達到效果唷!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