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你可以相信媒體/網路嗎?
2014/10/29 09:26:05瀏覽2032|回應1|推薦4

【本文涉及電影及原著雷,敬請留意。】

「每個人只會記得對自己有利的記憶。」

改編自《告白》湊佳苗的同名作品,《白雪公主殺人事件》雖然同樣以殺人事件為開端,亦有各式各樣的自白,但比起《告白》中島哲也的色彩斑斕、強調黑暗扭曲心理的風格,曾經執導《宅配男金色搖籃曲》及《布丁武士》的中村義洋,卻把電影焦點放在另一種扭曲──媒體霸凌及因新科技衍生的鄉民文化。網路發達誰也是鍵盤柯南及評論家,表面調子越輕鬆,內藏的現象就越細思極恐。

眾說紛紜.她是誰?我是誰?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字面上指的「白雪公主」是外貌亮麗的死者三木典子(菜菜緒),她在同事們口中是個貌美心善的好女人,反之她的同事城野美姬(井上真央)外表樸素不顯眼,案發後失蹤的她更被渲染為殺人兇手,身邊的同事們、舊同學、同鄉形容她性格陰沉、行為古怪,與三木因一位男性部長更惹來「三角疑雲」,甚至有詛咒別人的能力、有仇必報…通過電視台派遣記者赤星雄治(綾野剛)的報導下,城野美姬是毒害公主的「魔女」。

但事實呢?每個人敘述的城野美姬並非完全一致已經露出端倪,兒時好友一句「每個人只會記得對自己有利的記憶。」更是直接宣告前面有關城野美姬的「魔女」形象並非事實之全部。當然電影不著重推理部份,前面把她描得越黑,就越顯得她不會是真兇,所以後半部以萬念俱灰的城野美姬手寫信的自白,推翻前面有關她的負面描述,三木亦非眾人口中的「白雪公主」等部份不太意外,加上電影完全跳過警察查案部份,故此真兇現身時觀眾會覺得「石頭蹦出來?」不過串連整個故事,起因來自有心人的誤導,加上電視節目、網民推波助瀾,她的「兇手」形象才會牢不可破而已。

更立體的媒體欺凌及網路人肉文化

聽聞電影在日本票房及口碑不算太好,個人亦習慣有原著的電影都盡量補看小說,所以看罷電影後立即速看原著,稍為理解電影不受青睞的原因【原著觀眾已經嫌小說推理部份不夠好,電影的推理更弱?】,但仍覺得電影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原著的重點是女性之間的猜忌及隱性欺凌【例如城野的好友夕子(貫地谷詩穗梨)因為外貌及名字而遇到的校園欺凌,城野的大學同學前谷(谷村美月)得知她有男朋友後的微妙心態,職場內各種人性表現等等…】,有關媒體霸凌及網路的人肉文化,可能礙於作者認知所限【湊佳苗本身是家庭主婦】,故事涉獵不深,加上書本印刷舖排關係,顯得有點不痛不癢。

電影有幾處明顯的更動:首先把男主角赤星雄治的職業從文字媒體(八卦周刊自由撰稿記者)變成電視台記者,令與城野美姬相關人士的「證言」影像化,就算被打格仔(馬賽克)還可以看到人物輪廓,加上日本評論節目常見的模擬影像還原、評論家的分析等等,比原著的文字媒體更具張力,讓觀眾更能感受到城野美姬的壓力之外,真兇被捕後的「打臉」效果亦更為明顯有力。

另外將原著虛構的架空社交網站曼瑪羅(マンマロー),變回現實中的推特/twitter(電影亦得到有關方面協助還原畫面),方便觀眾直接聯想外,電影亦能把本來只是原著附錄的社交網站紀錄穿插於戲中,更詳細交代網民如何影響案件風向,例如:赤星雄治如何從人氣低落的拉麵推特變成人氣推特,他亦因為這份滿足感不斷挖掘自我認定的真相;網民均以匿名帳號對案件評頭品足,三木、城野甚至赤星的背景如何迅速被起底,她的舊友以匿名帳號加入戰團,卻把城野美姬的消息越傳越亂;隨著案情峰迴路轉,網民跟著電視節目起哄,謾罵或同情城野美姬,言辭之惡毒及立場變換之快,亦忠實呈現今時今日網路文化的雙面刃特性。

人性的美好.荒謬的相遇

原著故事在真兇揭盅時戛然而止,電影卻加上兩場戲:城野美姬回鄉後與好友用兒時方式打暗號溝通,為扭曲人性的殺人案件留下光明的一章;而最後城野美姬與赤星雄治相逢不相識,更突顯整個故事的荒謬,尤其電影中每個人物登場時均會標識名字及案件中的身份,主要推手的赤星雄治卻被標上「無關係」,不是顯得整個案件荒謬得令人無語嗎?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不算是很優秀的推理電影,但以推特這種社交網站為主軸,輔以《羅生門》式的敘事模式、多角度描述的殺人事件,還是有令身處此時此刻的我們有極大的省思空間。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sfongpk&aid=18523166

 回應文章

Ahfour
2014/11/12 02:26
我都覺得最後兩人見面不相識是神來之筆
*^_^*(jessfongpk) 於 2014-11-12 17:47 回覆:
本來應該只是為男女主角加戲, 結果變得很有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