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7 13:03:03瀏覽5698|回應20|推薦127 | |
書籍是我們的精神糧食,當然不能吃下肚。不過到了每年的 這個節日的起源,是美國加州有位女士(Judith A. Hoffberg)在1999年和一群「書籍藝術」(Book Arts,台灣稱為「手工書」)的創作者,共同享用感恩節火雞大餐時,產生的靈感。於是在2000年,誕生了第一屆的「國際食書節」,參加者以「書籍」作為烹食主題,形式不拘,自由發揮。 「食書節」選在 至於西雅圖的「食書節」另有其名,叫做「煮書節」(Cook the Books),今年是在4月的第一個週六4日舉行。參加方式很簡單:願意攜帶以「書」為主題的食物前來,只需事先報名,則免費參加;若光想來看熱鬧,共襄盛舉,入場費為美金10元,但有權利投票給最喜歡的作品。門票收益用於支持「西雅圖手工書中心」(Seattle Center for Book Arts)。當天我是屬於後者,雙手奉上美金10元之後,便開始瀏覽桌上各式各樣的食物。 有些食物表達方式很直接,一目暸然,例如左圖是以表爾優市(Bellevue)的農夫市集產品所寫成的食譜;右圖是「環遊世界八十天」,後方的棋盤型蛋糕,則以美國青少年小說「破曉」(Breaking Dawn)為主題,這是「暮光之城」(Twilight)系列小說之一,係以吸血鬼為題材的當前暢銷書。 左圖的乳酪被移開,果真是名符其實的「誰偷走了我的乳酪?」而中圖則是「失落的一角」;猜得到右圖是什麼書嗎?答案是「黑暗之心」。 以童書為藍本的也不少:左圖是「好飢餓的毛毛蟲」,右圖是「侏儸紀公園」,下圖是著名童書「野獸國」。鮮豔的色彩,果然吸引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眼光。
你猜得到左圖是哪本書嗎?答案是「海角一樂園」。至於右圖,閉著眼睛也想得到答案(提示:某某公主和七個某某某)。 這是以書籍「世界是平的」為主題,精心製作各國和各洲形狀的脆餅(碗裡面是沾醬),還拍成照片讓大家辨識,中國大陸的餅乾因為上下顛倒,我看了好一陣子才恍然大悟。 有些作品將英文書名以無俚頭形式來發揮。例如左圖把「奧德賽」(The Odyssey)故意唸成「在海洋中的奇數」(The Odd-in-Sea)而製作的蛋糕。中圖「不可思議的巨人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被作者塗掉兩個英文字母,變成「不能吃的浩克」(The Inedible Hulk)。右圖的電話黃頁簿(Yellow Pages)被改成「果凍簿」(Jello Pages)。 同樣以「梅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書名為題,卻有不同的呈現。左圖是美味的雞肉,右圖則把書名故意繞個彎,而變成龍舌蘭酒(Tequila Mockingbird)。 有些作品堪稱具有藝術水準。上圖是王爾德(Oscar Wilde)和馮內果(Kurt Vonnegut)的肖像(curd是一種乳酪,亦即環繞在馮內果肖像四周的白色食物);下圖的作品名稱是「農民曆」(Farmer’s Almanac),曲折的豆芽構成歲月的紀錄,更讓我感受到農民在田野中耕耘的血汗和辛苦,是我最喜愛的作品。 在主辦單位的頒獎結束之後,就是大快朵頤的時間,大家拿著紙盤到處品嚐美食。我原本納悶主辦單位為何準備餐盒,後來才發現當場的食物根本吃不完,我拿著盤子繞了一圈,吃了一圈,肚子就飽了,食物還剩下一大堆,於是也就隨著大家一起拿餐盒打包。全場唯一沒有被吃掉的,就是「農民曆」,沒有人為了吃而捨得破壞這麼精緻的作品。 「書籍藝術」讓書籍的裝訂、印刷甚至紙張,不只是呈現思維和知識的工具,而是能成為創作的傳媒,甚至能與文字結合成為整體的藝術。在科技努力投注於電子書開發的同時,「書籍藝術」為書籍帶出有趣的發展空間,令人矚目,也讓我感受到這些藝術家的創意和努力。「國際食書節」今年在世界各處有47個地區舉辦,連上海、新加坡、香港也都共襄盛舉。期待有朝一日也能在台灣看到「食書節」的舉辦,讓「書籍藝術」能和台灣美食,展開一場美麗的相遇。 以下是「書籍藝術」(手工書)的相關網站: 國際食書節(英文網站) 西雅圖煮書節(英文網站) 書籍藝術中心(英文網站) 手工書的繽紛世界(中文網站) 王淑芬手工書(中文網站)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