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28 01:54:05瀏覽152|回應0|推薦0 | |
願我能成為那個奉獻分享給這個愛我的世界的人 說實話,我真的覺得老天對我是很寬厚厚待的了 幸福,不請自來。
謝謝宇宙回應我所想要的一切....
讓它默默發生 讓它與我連結
而我會默默努力。
我將帶著感激之意珍惜的心
回饋奉獻給這愛我的世界與周遭的人
一個人的一生通常有三個圓圈。第一個圓圈是「興趣」,你自己最喜歡做什麼?第二個圓圈是「能力」,你擅長做什麼?第三個圓圈是「價值觀」,也可以說是「使命感」,你自認這一輩子最該做什麼? 問自己人生的三個圓圈 如果四十七歲時,我沒有選擇卡內基,而是做其他工作,也許在高科技公司工作,也許是專業經理人,到了六十幾歲的時候也許早就退休......不管如何想像,幾乎任何其他的可能性都比不上過去這三十年。 常言道,人生可以用一日來比擬,青少時代猶如晨曦,一天的開始,生命之初,充滿無窮可能;之後壯年成家立業,彷如日正當中,發光發熱,潛能得到實現,幸運者足以攀上人生高峰,及至老年好比黃昏的晚霞,溫柔、絢麗,但略帶著短暫的遺憾。 坦白講,我人生前面二段,似乎沒有預期的精采,但到了晚年,我要承認,如果沒有卡內基的話,我不能想像自己的生命會是什麼樣子。細數過去這三十年,真的可以說是我生命最充實、最有活力的年歲。 我做卡內基的時候已經四十七歲了,在此之前,我擔任過外商公司台灣區的負責人、做過宏碁電腦副總、也做過光啟社副社長,製作過自己喜歡的節目「新武器大觀」。如果人生像一場球賽,其實我在前半場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可是等到下半場,我轉業做卡內基之後,就感覺前半場的精采程度根本不能比。 當初中年轉業決定以卡內基創業,負面來說,是因為走投無路、低潮、孤注一擲的碰運氣。但在此我要談的是深層的價值:一個人的一生通常有三個圓圈。第一個圓圈是「興趣」,你問自己最喜歡做什麼?第二個圓圈是「能力」,你擅長做什麼?第三個圓圈是「價值觀」,也可以說是「使命感」,你自認這一輩子最該做什麼? 四十歲以前,我沒有選擇的權利,只是為了賺錢而工作,做的都不是最感興趣,也不是做得最好的事。我利用課餘看了一些傳記,寫文章投稿常被退稿;四十歲之後,有了經濟基礎,我在光啟社可以「擇我所愛、愛我所擇」;到了四十七歲接手卡內基時,我找到人生的第三個圓,這是我最喜歡做、最能夠做,也最應該做的。 有的人活了一輩子,這三個圓圈始終是分開的,永遠沒有重疊的時候;也有的人只有重疊一部分,差別是有的人重疊的面積很小,有的人重疊的面積很大。 好比說有的人很喜歡藝術,可是天份或能力不夠,當不成畫家或音樂家。換言之,第一個圓與第二個圓不對頭了;有的人很喜歡學語文,練英文一點就通,事半功倍,一點都不費力。有興趣又有能力通常可以學得好,但是,每個人的價值觀可能有差異,有的人想去當學校老師、有的人想要去外商公司做英文祕書、有的人只想找個安靜角落翻譯世界名著與別人分享......這些完全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價值觀不同。我想最圓滿的人生是這三個圓完全重疊,可是這樣的人畢竟不多見。 對我來說,我很感恩,活了大半輩子,有機會在中年努力讓這三個圓疊合一致,人生圓融。卡內基訓練這個工作能讓我人生的三個圓都契合。 有人能力很強、興趣很多、知識很廣,但沒有分享的熱忱;有些人很有興趣看書,但沒有轉述、演繹、運用自如的能力。我每回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有令我眼睛一亮的兩句話,就會啟動我最擅長的聯想力、吸收力、運用力,馬上可以找到最適當的機會舉一反三。好比我曾在報紙看到一句話:「成功時常是取決於轉折點,不是取決於起始點。」我深受打動,之後,這個想法就用在我的寫作、演講、課程,甚至運用到這本書的核心想法。 尤其,除了興趣、能力以外,我的價值觀崇尚分享,我熱愛分享到什麼程度?我可以不吃飯不睡覺、幾近廢寢忘食也在所不辭。有一次我重感冒,聲音都沒有了,仍然到台積電上課。還有一次也是重感冒,全身發燒冒冷汗,我也在帶勤業班,甚至為了忘記病痛,比往常更加全心投入。結果我的女兒回來,看到我身體快垮了,便不捨的說:「你簡直比電腦伺服器還要忙。」可是,我不覺得累,也不會抱怨辛苦。 因為這是我的內在價值觀,「分享」。在分享時,我便進入忘我狀態,包括在教課、在寫作、在跟另一人談天!連談話的時候都好想跟人分享。或許別人會覺得我的話怎麼這麼多,但這就是我的價值觀。我很慶幸過去三十年的生活工作,這三個圓圈很密集的契合在一起,我當然期望讀者也能盡量如此。每個人的一生都在不斷的「建構自我」,我無法想像如果沒有卡內基,我的人生將會如何。即使七十五歲了,摸摸胸膛,似乎感覺得到自己內心還在成長,滿溢著無窮的探索欲。 - See more at: http://bookzone.cwgv.com.tw/topic/details/1606#sthash.VnuiXaz0.dpuf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