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食夢者的玻璃書」評介
2010/04/30 00:15:11瀏覽3977|回應0|推薦55

拿到贈閱本之後,擱了兩個多禮拜,才發現自己好像沒什麼時間看哩。不過既然答應了要寫書評,反悔黃牛就太漏氣,因此排除萬難,硬是騰空一個週末,一口氣讀完。

說一口氣,其實還挺費勁。首先,篇幅多達八百餘頁,份量十足;段落長字數飽滿,我是說,隨便攤開那一頁,都看不見多少空白,全是文字。這樣的閱讀經驗當然異常扎實。好在譯筆流暢,沒遇上多少疙瘩;行文又以動作描繪為主,也不需要讀者費神咀嚼。整體來說,是部可以輕鬆、甚至帶點享受讀完的長篇。

初步印象,有點像武俠小說。廣告詞將之形容為「成人版的哈利波特」,重音在第一音節,哈利波特云乎哉,應該只是搭名牌便車的行銷手段。魔法幻術並非重點,倒是香艷、甚至稍嫌露骨的場景描寫不時可見。雖則愈到後期裸體愈多,情色成份反而減少。有心追逐的人,得跑得像書中角色一樣上氣不接下氣,才有機會如願以償。

敘事節奏明快,八百多頁分頭輪流講述三名主角短短幾天內的遭遇。主角身陷維多利亞時代歐洲的跨國陰謀,被來歷不明的神秘組織追殺,靠本身機警和絕佳運氣,屢屢化險為夷。來自鄉下的富家千金,下層社會的職業殺手,以及小公國的御醫,由於個性能力的差異,面對問題突破難關的手法各自不同,也為本書生色不少。

全書分為十個章節,採取有趣的敘事結構,分別由三位主角的觀點,輪流描寫與邪惡組織較勁的過程。趣味之處在於無人擁有全知觀點,從某個角度看來複雜難解的疑問,有時只是另一個人無心插柳,到後段便豁然開朗。時序混亂則是略感惱人的副作用。三人分頭行動,難免遭遇相同的人事物。有時候前一章已經掛點的傢伙,後面又跳出來耀武揚威,以便讓作者交代他是怎麼死的。說到死人,本書堪稱殺戮戰場,從一開始的謀殺疑案,無止境的追捕到末段火拼決戰,命如螻蟻,傷亡總在百人以上 ,不是善男信女的菜。

一定要說與哈利波特有關,大概全在書名上。「玻璃書」是書中唯一具備魔力的法寶,作用類似鄧不利多的集思盆,卻更具侵略性。由奇異礦土提煉而成的藍色玻璃,能夠吸收儲存記憶,也能侵入身體致人於死,甚至透過某種邪術,得以透視並操縱人心。邪惡的反派用以控制各國高層,遂行其顛覆歐洲的陰謀。


葛飾北斎画, details

「食夢者」就有點奇怪。完全不記得書中什麼地方提過這個名字,不論是反派自居,或是對手冠予的封號,頂多出現在某個模糊的傳聞吧。不過這個匪號顯然是由「食死人」轉化而來(Death Eaters → Dream Eaters),就差兩個字母。儘管對譯者的功力深感敬佩,但在這個名詞上循俗,卻難免令人失望。雖則也不能怪她,因為原本的「食死人」就譯得有氣沒力。不知道哈利波特迷看法如何,一群不可一世橫行霸道的巫師,怎麼會替自己取這樣一個文謅謅不知所云的名堂。「食夢者」犯了同樣毛病,還害我聯想到「食夢貘」。

直觀來說,什麼eater就是指吃什麼東西的人,例如Meat Eater是肉食者。Death Eater是把死亡當飯吃的人,正面看彷彿有無懼死亡的豪氣。只不過倘若自己死了,顯然就沒得吃,其真義是將別人的死亡當做家常便飯,有索命追魂的味道。據說Death Eater是由Death Biter轉化而來,後者是一種形似長錘的兵器,意思是咬上了就活不成,中文或可稱為奪命錘。Death Eaters值得一個威風煞氣的響亮名號,沒事不妨集思廣益一番。

按情節理解,「食夢者」或許是指將記憶拆吃落腹的人;就字義而言,書中反派精通催眠術,也可能是說,經由控制他人心智,而將其夢想吞噬。將「食」改為「噬」,會不會更有力些?其實有點懷疑這個根本未曾現身的名號,是故意依循哈利波特的理路。仍然潛伏暗處的邪惡組織,會不會跳出一個有如佛地魔的大魔頭?嗚噗斯!不小心說漏嘴。好在大家隨便上網查查,不難發現這兩塊厚磚還有續集,倒也談不上秘密。和現實世界一樣,罪惡永不止息。這次的陰謀雖然在血流成河下灰飛煙滅,但邪惡勢力的挑戰,似乎才剛暖身。

既然為出版社寫評論,免不了要對潛在讀者提些建議。本書歸類於奇幻冒險,節奏極快,對動作、場景的描寫精確翔實。佈局懸疑之餘稱得上縝密,但不能視為推理類型;作者存心唬弄你,可沒想公平鬥智,緊湊的節拍也不容許讀者停步細思。心理刻劃則未見深入,人物各具特色,但多屬平板浮面。總而言之,是可以輕鬆讀完的生動故事,繽紛熱鬧目不暇給,收場讓人大呼過癮。然而既不產生感動,也難發人深省,不是那種類型。有何微言大義,更是完全看不出來;雖說在這年頭,我想如此說法,應該也算正面文宣吧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njil&aid=397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