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5/05 21:22:13瀏覽1243|回應2|推薦47 | |
赤峰街住家陽台垂掛下來綠色植物 當捷運來到了雙連站,我下車走入民生西路,走了一小段路便是赤峰街了。其實,赤峰街很窄,寬窄就像一條巷子,若不留意便走過了頭。這裡早期充斥著汽車零組件、五金行店面,有「打鐵街」之稱。目前有些店面仍堆積著引擎、器械等。近年來,由於咖啡店、飲食店、服飾店及一些有文藝氣息的商家進駐,漸漸改變當地的生態。
我將近十一點抵達,巷弄中靜謐異常,整條街好像還在睡夢中。咖啡店都在十二點開始營業,我便四處走走隨便看看。今天主要的目的地是南海路的歷史博物館觀賞畫展。這時驚訝發現巷子內,一家賣麵飯的小店,門前已經排了一條小人龍,多數是揹著背包的旅人。雖然巷弄窄隘,一些人家仍試著改變巷弄的氣氛,門口種植著不計其數的盆栽,甚至自二、三樓陽台垂掛下來綠色植物,讓整座樓房壟罩在綠意中。
我沿著街道漫步往南走到南京西路,中山站就在對面。我搭上綠線來到小南門,看著植物園內樹木花草長得旺盛扶疏,令人雀躍。一株嫣紅的荷花,正直挺挺立池旁,美麗極了,一少女正彎著腰拍照。想起多年前沒有手機的年代,也曾與朋友相約於清晨,趁荷花盛開仍留有露珠來此拍照,昔時拍照還得考慮焦距光圈等攝影因素,與目前人人擁有手機,多功能拍照的便利性不可同日而語。 植物園 歷史博物館展出的「筆墨豐碑」,有于右任、溥心畬、黃君璧、張大千、林玉山、傅狷夫等幾位書畫名家的作品,是一場難得的藝術饗宴,讓我深深沉迷專注其中。走出歷史博物館,已是飢腸轆轆,但我還想去迪化街走走。記得有家排骨飯,在中山堂旁的延平南路上,以前在附近走動就過去吃,不知是否還營業?這排骨店最早在漢口街吃過,後來遷到現址。為了順路,我搭上捷運到西門。當進入餐廳,室內滿是客人生意仍如往常興隆。排骨飯是一碗加了青菜、滷汁的白飯、一碟子擺炸過排骨及醃漬的小黃瓜及辣蘿蔔,另外,有一碗熱湯。 離開餐廳沿著延平南路走,跨過北門城樓來到了塔城街,迪化街就在眼前了。這裡除了傳統的南北貨、茶行、布莊、中藥材等商家,近日由於不少咖啡店及具文青的商家進駐,使得商圈充滿活力。街上有不少具歷史讓人發思古幽情的建築值得觀賞,建築通常採中西合璧的方式,屋頂以瓦片覆蓋在樑木上。屋外正面有女兒牆,拱型窗戶,並以浮雕裝飾著花草及店家商號等。我特別挑了幾戶保留完整的建築拍了幾張照片。記得昔日過年,也會與內人前來買些年貨感染過年的氣氛。但此刻,已不是過年才有人潮聚集,平常日仍有來自各地的觀光客。路上可聽見講日語、韓語的年輕觀光客,也有來自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遊客。在騎樓見一商家聚集不少遊客買東西,走近一看,原來買一款由各種顏色尼龍線編織成的條紋狀袋子。這種袋子很牢固的,記得以前常在菜市場見過用來提裝重物,不過商家賣的尺寸較小。 迪化街建築 由各種顏色尼龍線編織成的條紋狀袋子
先前,逛過赤峰街及其附近巷道,在與其平行的巷子發現有一處特別整理的地下街入口,入口處有綠色植栽及較開闊的空間,想說他日再來探訪。隔數日,有事出門。後來又轉到雙連站,這回我出捷運站就直接走入中山地下街,自雙連站一直到台北車站。一開始是個爵士廣場,不少婦人正兩兩成雙相擁練習舞步。接著,一邊是誠品書店為數眾多的店面擺放著各類書籍,另一邊也有幾個誠品店面展示音樂唱片書籍及CD,分別取名為「出版糧行」、「文房雜鋪」、「頑童學堂」、「影音工坊」等。通道的牆面有不少精心設計的大海報,兩旁商店燈光亮麗裝潢流暢。這地下街有著要求精緻的氛圍,像似有股魔力吸引著來往的過客。
地下街牆面海報 我的新書: 《王爺廟旁糊紙店書影》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