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穿街走巷 之二
2024/06/06 00:00:00瀏覽642|回應0|推薦37

故宮

    有回返台,我與妻饞著想吃豆漿燒餅油條,我們四處找著吃。捷運士林站附近一家豆漿燒餅也是我們光顧的店家。如今,到故宮觀賞文物展覽,習慣上,會先在這吃過豆漿燒餅再搭公車前往。這豆漿店清晨就開始做生意,下午兩點便結束營業了。

愛硯成痴」展出的實物

 

    到故宮觀賞展覽總是收穫滿滿,長了不少見識。故宮的收藏豐富,每檔有國畫、書法、銅器、玉器、陶瓷、珍玩等各類展出,除了國人觀展外,來自國外旅客絡繹於途,展出的肉形石及翠玉白菜,仍為川流不息的觀光客團團圍住。另外,故宮利用現代聲光視訊,在展出說明上有極佳表現。這回介紹米芾的書法也相當獨到,除了以曲線來說明其書寫行氣的變化,還提及其字體大小搭配的美感;介紹琺瑯瓷器的製作演進也多所著力,設有幾個展出的專區。另外,愛硯成痴」的主題,以實物展出,對硯台收藏、硯石的來源娓娓道來,引起觀眾的喜愛。

 

    社子島我未曾去過,往昔常有社子島淹水的新聞,因此,被限建多年。一種好奇心讓我想去看看,就像未曾去過蘆洲,前陣子看了捷運路線,蘆洲為中和新蘆線的一個終點站。有了方便的捷運交通,就想過去走走。那日,造訪蘆洲,也參觀了境內擁有的三落大厝李宅。

蘆洲的三落大厝李宅

 

    看過地圖社子為淡水河與基隆河沖刷而成的沙洲,小島北端與兩河流交接處有一島頭公園,不少地區為河水包圍,這樣的親水性我喜歡,且離公園不遠處有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在劍潭捷運站搭了公車,車子在士林及進入社子的市場載了幾位提著大包小包買菜的婦人,便一路往前直奔。這是一條狹窄且兩旁樹叢房舍密密麻麻,有些令人窒息的道路。車上旅客無法穿透兩邊遮掩,看見路旁的視野。提著蔬菜的婦人陸續下車後,最後,我於台北海大站下,這裡差不多已是終點站了。照地圖上看,原以為台北海大是座落於基隆河一處風光明媚的水邊校區,但學校主要出入口也在這條路上,跟想像的景觀不一樣。

 

    往前拐個彎,我便看到高聳的堤防,這裡便是「島頭公園」了。看著河上流水滾滾,陣陣涼風吹來,讓人開懷舒暢不已;前方可見紅色的關渡橋及長得茂密的紅樹林,右邊橫躺著幾座山頭。連接公園兩端的腳踏車道平坦舒適,屬於基隆河岸單車道的一部分,車道上禁止其他車輛進入。我取出一輛YouBike,沿著基隆河岸騎,這真是難得的體驗,多年來沒如此盡興地騎車了。整條河整理得乾淨美觀,賞心悅目。忘情地騎了一段時間,經過濕地保護區、龍舟練習場、一座已廢棄的旋轉木馬、還有令我驚訝的一處愛犬公園等。這時遠遠看見矗立的圓山大飯店,這意味著圓山捷運站快到了,我可以將單車歸還了。

一座已廢棄的旋轉木馬

 

    當我將車騎入十號水門,沒想到不期而遇林安泰古厝。昔時曾聽過這古厝,這回是親身造訪。這是一棟已有兩百多年,擁有燕尾屋脊的四合院,其規格要比單純的四合院複雜得多,兩旁有護龍,還設有書房。古厝原坐落於敦化南路,後因道路拓寬將其搬遷於此。近日連續觀賞了蘆洲李宅的三落大厝及林安泰古厝,讓我驚嘆文化傳播的力量。從屋脊的燕尾、瓦片、滴水,室內的樑柱斗拱藻飾,窗櫺雕鏤的多種圖案,青石雕刻的民間故事……。一時,感到親切與熟悉,這些都是故鄉祠堂、寺廟及居住處所閩南四合院所擁有的。換句話說,這兩棟古厝所使用的建築元素跟故鄉傳統閩南式的建築是一模一樣的。就是隔著寬闊的海峽,先民還是將這些建築理念帶了過來。

林安泰古厝

 

    走出林安泰古厝,沒多遠是台北玫瑰園」。玫瑰園佔地廣闊,此刻,玫瑰及各種花朵正四處綻放迎風招展,甚是迷人。園內有各種造景,若與士林官邸的玫瑰園相較,也不遑多讓,這裡除了賞花,還多了一份靜謐。

 我的新書:

 《王爺廟旁糊紙店書影》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0980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fhung100&aid=18068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