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把握黃金四年好好做自己
2007/09/27 14:45:40瀏覽627|回應0|推薦0

美麗與智慧兼具的青輔會鄭麗君主委

大學時總是愛翹課、組社團、搞學運

甚至與哥兒們喝酒談社會、哲學、文化

不被框架限制的她是革命少女 

更是一位懂得做自己的MiSS

「我的大學生活都是在翹課、社團度過。」當行政院青輔會的鄭麗君主委和《MiSS U》分享她的校園經驗時,她開宗明義就幫自己的大學生活下了這句標語,在場同仁們不禁眼神發亮,小編甚至懷疑是否當初翹太少課,才不能像鄭主委一樣成為幫民眾服務的優秀公務員。「讀書很重要,雖然我常翹課,但我私底下自修很多書,也修很多其它系的課,從哲學到社會學、從工程到政治課,所以不同背景的學習很重要。」原來閱讀才是成就人生的致勝關鍵。

    在強颱聖帕襲台的前一天,《MiSS U》幸運地邀請到鄭主委在創刊號〈名人相談室〉中,與讀者分享她的大學校園經驗。被喻為行政院最年輕閣員的鄭主委,有著一頭披肩長髮、瓜子臉、白晳的肌膚及纖瘦的身材,加上溫柔的語調讓小編覺得主委好有女人味,然而主委一聊開,字字珠璣,句句幽默,並帶有威武不屈的剛毅性格。讓小編很好奇究竟什麼樣的大學生活孕育了這位美麗與智慧兼具的部會首長呢?以下是當天主委睿智風趣的專訪摘要:

MiSS U》問(以下簡稱M):能否請主委和蜜思們分享妳的大學生活經驗,有無作過最瘋狂或難忘的事件?

鄭主委答(以下簡稱鄭):我是個不乖的學生,因為都在翹課(),但不是去鬼混,而是參與許多社團,如野百合、學生會,甚至自己組了掌中劇社團,大部分時間都在社團渡過,課堂很少去上課,朋友大部分都是在社團認識,所以當時一整個生活都在搞社團,社團對自己的能力養成幫助更大,不管是公共事務的參與、做事及領導能力,所以我真的很鼓勵大家一定要盡量去參加社團,讓自己有不同的歷練。

再來我都做中性打扮,故意穿的很邋塌,除了為了領導同學外,還有當時是學運時代,自己是個叛逆年輕人,就要標新立異,不能彰顯自己女性特質,不能當乖乖牌。現在回想起來很不好意思,還和哥兒們故意稱兄道弟,晚上去喝酒(哇!)

自己也去補習班打工,不是因家裏經濟非去不可,因為媽媽覺得把女兒生的不難看呀,又是唸台大、讀工程,怎麼都穿得不像女孩子,就會數落,我就想說自己去賺錢,家裏就不會管我,所以就賭氣賭到學費、生活費都自己付,後來反倒是忙著打工,爸爸還拜託我不要再去了,只要好好唸書就好。

我大一是唸土木系,大二轉到哲學系,自許為文學青年,都寫人家看不懂的東西,和同學談論抽象議題,大學四年好像是革命的年代,除了社運關係,另外好像是在叛逆主流價值,好像台大很會唸書,就只會準備出國留學,我就不願意被制式所限,我選擇去歐洲留學,學德語,學法文,還夢想去唸電影呢。

總結自己好像是個革命少女,現在回憶起來覺得很甜美,但其實當時是很辛苦。雖然不愛上課,但自己唸很多書,又要搞學運,又要去打工、還要談戀愛(笑)!大學四年生活是非常充實的。

M:主委在大一是讀土木工程系,後來卻轉到哲學系,而很多大學生常懷疑自己是否選對科系,能否請主委和《MiSS U》的讀者分享自身經驗?

鄭:我當時受了諾貝爾物理獎的影響,所以想唸物理而非土木系,雖然土木系也很好()。但我相信很多學生都是進了一個科系就認了,但我自己是比較叛逆,比較有想法,因為我高中就喜歡唸哲學,所以我大二就轉系。

很多人也是認為唸哲學沒前景,甚至還有人以為那是來算命的,但我喜歡抽象思考。每個人的潛能不同,有人適合做視覺思考,有人是文字思考,而我從高中唸科學和閱讀的經驗中發現我非常喜歡抽象思考,就慢慢往這個方向走。又加上我在大學玩社團,我對人的事物比對工程來的有興趣,所以我毅然決然地轉系。

我一直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喜歡什麼,這種能力應該是受我從小喜歡閱讀的影響。所以我要語重心長和年輕人建議,也許網路很重要,但閱讀絕對是更重要。因為閱讀可以幫你打開一個大世界,你也會在閱讀中和自己對話。

而這種自主能力的培養對女性更重要,因為女性更容易受制式觀念影響,覺得女生就應該讀什麼科系,所以女生一定要跳脫職涯的刻板印象,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系。

M:主委當時選擇到法國留學深造,能否請您聊聊法國與台灣兩地的大學生在各方面的差異性?

鄭: 我剛到法國時,產生一個很大的文化認知,就是法國大學生是社會的成人而台灣大學生是被保護的小孩。在法國,十八歲以後就會被社會以一個成人來對待,所以他們在大學是非常自主的。反觀台灣社會提供一個過度保護的環境,大學生通常被延緩自我成熟的速度,都是要等到踏出校園後,才會被當作成年人。像我們的大學生在課堂上一定都被稱為某某同學,但在法國大學課堂上,老師稱同學為某某先生,某某小姐,所以我們的社會有幼齡化的傾向。

第二是法國年輕人的養成是以文化養份來深厚根底,法國四處充滿文化、哲學氛圍,高中會考哲學、歐洲文明史等,他們關心的是歐洲的文明,而非單單是法國。十幾歲就會自己旅行,去歐洲境內做短暫旅行或是暑假組社團去柬埔寨等窮鄉僻壤教法文當志工,因此已是世界公民的參與,所以他們的養成不只是在法國,在歐洲,甚至到全球,做一個世界公民在體驗,因此很常可以接受跨文化的衝擊。

這一代台灣年輕人要有更深的文化素養,更遠的文化視野,還有願意參與社會的利他性。不過現在也愈來愈多的年輕人開始壯遊,甚至當海外志工,就很好。台灣的大學生應該把握機會多去體驗、多去旅行;去參與社會,去吸收不同文化養分。這樣無形中也是去為自己做準備,有時候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M:主委因為留學停留在國外的時間不短,能否請主委和讀者們聊聊出國留學對人生的影響呢?

鄭:我覺得留學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留學的投資對人生和世界的視野打開非常重要,你去別的國家走走,才會發現自己非常渺小,而且從不同國家來的同學,文化背景完全不同,那種跨文化衝擊是很重要的。對未來你在職場上的溝通絕對是大大有幫助。未來全球化的趨勢,妳提早有跨文化的溝通,跨文化的視野,甚至訓練道地的語言能力,這些都是全球化所需要的能力。有機會就要出國留學,多多體驗,當然是要花錢,所以在年輕時就要學會如何做財力規劃,在這裏我趁機宣導政策,現在行政院提供了很多留學獎助,年輕朋友要多利用公部門的各種政策。(笑)

M:主委不斷重申閱讀的重要性,能不能請主委分享影響您最深刻的一本書?

鄭:剛到法國時因為學法文,讀了原文的《小王子》,因為用不同語言去閱讀的過程,那種閱讀經驗對自己的衝擊非常大。《小王子》本身的故事就很棒,把人類最單純的情感狀態表達出來,如小王子和玫瑰花;小王子與狐狸的那二段情節,對我有非常大的感動。我很鼓勵大家學不同的語文,因為在不同的語言中學習到不同的思考及邏輯能力。

我在學習法文的過程,發現法國年輕人在使用語言時的邏輯及思考,是一個自主的主體。

反觀中文的學習常常只看重文本的複製能力,讀者只會變成模仿別人使用語文而不去思考,因此無法學會真正語言背後的邏輯、推論及溝通能力。因此跨文化的語言學習對自己的反思很重要。

M:請主委提供《MiSS U》讀者們大學生涯規劃建議?

鄭:其實同學們在大一時就可以開始思考,倒不是要知道做什麼,而是要培養自己就業的核心能力。學習要做事,如做報告,工讀,社團或志工,參與多元多樣的活動,從不同的經驗中訓練自己的領導、溝通協調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很多企業非常重視這些能力,甚至高於文憑或專業知識。所以妳有在很多場合和機會裏開發自己的能力,學習與人合作的能力。另外大學四年是完全屬於你自己,應該把握這黃金四年做各種不同的體驗、學習做自己,女性一定要好好學習這個課題。做自己,無形中你對別人貢獻的機會也更多。

M:如果大學四年一定要完成一個生活學分才算及格,主委認為是那一件?

鄭:其實很多耶!(笑)但最重要的是工讀,倒不一定要賺錢,人在工作中的學習價值遠高於在課堂上。在課堂學習,你的弱點都會被掩飾,尤其是用考試來評估。唯有在工作中,妳才會發現自己能力的不足,妳才會踏實去做,去學習。

 

轉載自 Miss U 雜誌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fersonlu&aid=125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