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選自己所愛 愛自己所選 , 爲理想奮鬥的幸福女人– 張曼娟
2007/11/21 11:34:46瀏覽1121|回應1|推薦9

一直是浪漫唯美形象的曼娟老師,除了教書、創作之外,也在其中找尋創新的方向,電台、電視節目主持;替歌手創作歌詞與流行結合;創立華文出版界第一間作家經紀公司;甚至還擔任化妝品廣告代言人,曼娟老師不斷地在做不同的嚐試,唯一不變的是她一直以優美、厚實的文字感動讀者,走出一條既復古又創新的路。

目前在東吳大學教授中文系等課程的曼娟老師,雖然教務繁忙,但仍抽空接受《MiSS U》的專訪,與讀者們分享她的大學生活點點滴滴。這位以代表作《海水正藍》締造了超過五十萬本以上的銷售輝煌紀錄的名人老師,當年究竟是過著什麼樣的大學生活呢?相信讀者們與小編一樣好奇,以下為專訪摘要內容:

 

Miss U》問〈以下簡稱M〉:很多大學生對於自己就讀的科系是否正確感到迷惘,能否請老師就自身經驗和讀者聊聊,當初爲什麼會選擇中文系作為主修?專科經驗與大學求學經驗又有哪些異同?也請您對大學主修與未來職場發展或與個人興趣連結度提供您的建議。

張曼娟答(以下簡稱張):選擇中文是因為我對它的喜愛,因為有這樣熱情,所以詩書古籍對我而言一點也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我思想、創作的養分。在專科與在大學校園裡的氛圍是不一樣的,大家都曉得,在專科裡面學的大部分是以技能為主,有種為了出社會工作而做準備的感覺;而在大學裡,不管是走在哪個角落,似乎都充滿了一種「我真的是在這個地方學習,做學問的氛圍」!

對於大學主修的科目在日後職場上的關聯度,這個問題其實大家都了解,除非往研究的路上走去,否則真正從事與自己主修的科目的工作事實上並不多。就中文系而言,一般畢業的學生大多容易走進教職工作,但是不一定大家都很喜愛這樣的工作。

對於我來說,除了喜愛中文、喜愛創作,我對教學也充滿熱情,要先找出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然後去努力、朝那個方向走去,就會讓自己很快樂。還有另一項重要的條件是必須要具備對時事、潮流的敏感度,如果有這樣的能力,你就能輕易地從普通的事物裡面,挖掘出不一樣的想法或點子。如同我的小學堂,這看起來是再普通不過的中文學習,但是剛好搭上這個潮流,因為發現近年來,許多孩子的中文程度普遍低落,所以從這個點發想出教小朋友唸中文,從一連串的遊戲與古籍詩書、故事中,訓練小朋友的理解力,提升中文程度,那是一種很令人振奮的感覺!

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因為有熱忱,所以會讓自己比較快樂!

M能否分享您的大學求學過程的點滴嗎?大學生涯對於您的人生的影響為何?

張:在上大學之前,其實我是個很沒有自信的人,一直不認為自己是個聰明的人,但是我是個很認真的學生。()因為我是專科插大的學生,專科唸的是報業行政相關科系,當時很確定自己知道真正喜愛的是中文,對於文字有一種特別的熱情跟感覺,所以準備插大考試,進入東吳中文系,大家都知道專科其實是為了就業做準備,如同職前訓練所一般,所以大部分的學生程度都不好。

我一進大學唸書的時候,程度差到老師在課堂上講的笑話都聽不懂,因此,我很用功每天上課做的筆記,回家再謄寫到課本上。也因為字體工整漂亮,所以在考試前總會有同學借去影印,直到後來我在學校開始任教,聽見有學生在討論《中國文學史》筆記還是不是用「張」版,才曉得原來我做的筆記,已經是學長姊傳給學弟妹的應考寶典!(小編:那當時我怎麼沒那榮幸拿到啊)

大學的求學生涯對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了解自己的不足,所以針對那些不足更加努力,我相信古人說「勤能補拙」這句話,因為剛進大學程度不好的我,到後來幾乎都是班上的第一名,而且讓我自己發現,原來我是可以做到這樣的啊!使我從一個對自己沒信心的人獲得自我認同。

M:能否請曼娟老師分享一下當年與同學做過最難忘或最瘋狂的事件呢?

張:最難忘的應該是有一年學校的話劇社有一個劇展,十分吸引我,於是我一股腦兒的栽了進去,自己寫了劇本《重逢》,自己做道具,忙得焦頭爛額,最後連不是社團的同學也一起加入劇組行列。更瘋狂的是,有一位非社員的男同學,為了幫忙,還放棄了預官的考試!

我真的認為不管做什麼事,理由、條件也許很多,但最基本的元素一定是自己喜歡的!你對人事物有一定的熱忱後,當你置身其中的時候,就會很投入,即便是沒有回報或其他的附加條件,單純只是成就感,你都能從中獲得簡單的滿足!

M:廣受華人地區學生喜愛的曼娟老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過,能否就您的敏銳觀察,聊聊香港與台灣的大學生在求學態度、生活態度等的差異?

張:香港的大學制度是三年畢業,因為時間比台灣的大學少了一年,所有的課程必須壓縮得很緊湊,加上港大學生們在畢業時必須完成畢業論文(台灣的大學不用),因此,對於學習或課程甚至是教授的要求,都是很篤定的知道自己要什麼,也許是整個社會氛圍的影響,香港本來就是一個及快速進步、變化並且擁擠的一個城市,每個人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學著求生存,會比較積極,對自己的未來會有一種確定感,並且為自己負責。

而台灣大學生的生活態度相較起來是舒緩的,有時會讓人覺得對什麼事情都比較不在乎,抗壓性也比較沒那麼強,不過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沒有絶對的是或非。其實台灣學生比較起來純真許多,對事物往往容易有美好的幻想,這也未嘗不是件壞事呀!()

M:許多時下大學生消費在網路或電視媒體的時間比平面媒體多,曼娟老師可以提供並建議讀者,如何培養深厚的人文素養?

張:科技的進步也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遙遠!對於人文素養的培養,我想藉由多閱讀,培養這樣的習慣對於日後是有很大幫助的,不論你看的是哪種書籍,哪怕是動漫、小說或雜誌都好,

要練習思考能力。如果在大學都沒辦法好好坐下來看書,那我想這輩子應該也不會有看書的習慣了吧!()

M:本身是大學教授的您,又身兼作家、電台節目主持人,能否請老師分享您如何經營這樣多彩多姿的美麗人生?而在眾多的角色裡,您又是最喜歡哪一個?

張:其實我都喜歡耶!()但如果硬要選擇的話,我想是教書和寫作。有許多作家其實對重複的事情大多是不耐的,也有些作家是不太喜歡一直講話的,但是,我非常喜歡教學這個工作。事實上,我認為講授的過程中,對大的受益者其實是我自己,因為在備課時,我必須先融會貫通,對自己所學內在的反芻!

M:能否請老師分享影響您最深的一本書及課程?並且推薦給MiSS U讀者的一本書?

張:影響我最深的應是《紅樓夢》,它不只是一部小說,更像是一個人生樣貌的縮寫!好比說賈寶玉並沒有如眾人預期的去考科舉,不就說明人生沒有一個定論;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則反映了相愛容易相處難的道理。

「東坡詞」 則是影響我最深的課程。蘇東坡的詞、人生觀,都讓我有很多的感觸。仕途上的不順遂,反而讓他展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從不同的角度活出不敗的人生,讓我學習到從悲觀裡看出希望。

最後,推薦《小王子》給同學們,這本書毎隔一段時間,再重讀一遍都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跟收穫,是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張曼娟,東吳大學中文博士,具有文學作家與大學教授的身分,悠遊於古典與現代的領域。

生長於幸福溫暖的家庭,對美好情感具有信心,卻選擇單身的生活狀態,企圖探測靈魂的孤獨與完整。

喜愛旅行,認為那是款待自己最好的方式。

代表作為熱銷書《海水正藍》;最新著作是愛情散文精選《你是我生命的缺口》。

轉載自 2007/12 MISS U 雜誌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fersonlu&aid=1391327

 回應文章

曉劇場
推薦給喜歡曼娟老師的你
2009/11/24 23:05
2009曉劇場第四號製作《蔓涓》與張曼娟在劇場相遇
讓我們伴隨著曼娟老師的文字,探索每一段細緻的人生觀點

曼娟老師筆下的每一段故事
在曉劇場蔓延涓展
情愛間透出一席清心與哀愁
曼娟情蔓涓
歡迎一起來劇場分享分曼娟老師的情愛故事

20年來張曼娟的作品首次交由實驗劇場重新編演。〈海水正藍〉中因父母離異敏感脆弱的小彤、〈永恆的羽翼〉中,牽掛老病父親的已婚女兒。曉劇場承繼張曼娟的清麗文風,破出文本既有的架構,從張曼娟的文字超脫而出,描寫親情、愛情以及張曼娟歷經20年創作生涯,對於人情的生動描繪。《蔓涓》談情說愛,從澎湃熾愛到不語陪伴,從以生命作為交換的熱烈情感,描繪人生歷程中每個故事當下所有的痛苦、喜樂、悲傷與陪伴,從張曼娟的纖蔥細手的文字中看盡大千世界中的人生百態。
《蔓涓》以張曼娟《海水正藍》、《笑捻梅花》、《彷彿》、《不說話只作伴》等近20部作品作為基底,熬煮張曼娟筆下最動人的故事,並轉化再生,引用蘇軾兩部詩作結合張曼娟陰性書寫的柔軟與流暢,將詩意的文字化為劇場語言,翩然於舞台上。本次演出更邀請張曼娟擔任聲音演出,在舞台上與劇中人對話,形成特殊的時空交錯感。
曉劇場特邀知名劇場音樂人陳建騏及旅美舞蹈家余彥芳共同創作。陳建騏的作品橫跨劇場、電影、流行音樂,曾與創作社、莎妹劇團、林奕華合作,並多次擔任幾米音樂劇原聲帶製作人獲第15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製作人」提名。將為《蔓涓》創作多首風格多變的曲子。


演出時間:12/3(四)-12/5(六)19:30、12/6(日)14:30
演出地點: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B1)
原價:500元

◇兩廳院之友、學生、伯朗講堂會員購票可享9折優惠
◇刷中國信託信用卡購票可享9折優惠
◇憑好市多卡至兩廳院端點或親洽曉劇場購票,可享85折優惠
◇輸入專屬VIP優惠代碼,可享85折優惠,請洽:0920-941782、0953-186-507
曉劇場票務專線:0953-186-507 葉小姐
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tinyurl.com/yckf6h9
曉劇場BLOG:http://www.wretch.cc/blog/shinehouse/27080739

※憑票可免費報名伯朗講堂課程,
多項課程選擇請上伯朗講堂網站查詢,或洽(02)2507-3600#501
※憑票至好萊塢的秘密可獲得免費試用品一份及彩妝體驗,購物享9折優惠。詳情請電:(02)2711-4906。
※憑票至演出現場可獲得30雜誌一本(含張曼娟與郝廣才的愛情講座專題)及超值訂購優惠。

創作發想:張曼娟/製作人:李孟融/執行製作:葉育伶
導演、劇本創作:鍾伯淵/舞台監督:楊儒强/音樂設計:陳建騏
舞蹈設計:余彥芳/服裝設計:林景豪/平面設計:郭藺瑩
燈光舞台設計:王志仁/演員:張曼娟(聲音演出)、曾珮、陳玉青、葉育伶
演出單位:曉劇場Shinehouse Theatre
贊助單位:台北市文化局、伯朗咖啡館、好萊塢的秘密、30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