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請享受無法避免的痛苦
2008/11/10 09:29:07瀏覽422|回應0|推薦0

○○一直以來都是個性比較堅持的孩子,正因為堅持所以她總有追求真理的執著,上一次部落格中與學生分享高三誠教室中張貼的生活公約內容,全班也只有○○認真去尋找該內容的出處,○○發現那是來自“哈佛圖書館自修室的訓誡”,即便是身為老師的我也不見的有如此的探究精神吧!一般人頂多針對內容自省一番,○○卻能夠如此堅持追根究底,確實令人驚訝,學生其實可以比老師更有智慧的! 

這一次這個堅持真理的女孩寫下的網誌,再度令人訝異!今天貼上部落格,是因為感慨同樣十八歲的學生,有的女孩還沉溺在少女無謂的情愁,有的已經懂得實踐人生.升學在即,只想提醒學生"請享受無法迴避的痛苦"吧!因為愛作夢的人只是延宕圓夢的時機!

並將"哈佛圖書館自修室的訓誡"的原文與譯文聯結於下方文件中,與大家分享!也請進入下方連結欣賞三仁十月份英文寫作佳文!

 

三仁的日記

看到老師的部落格裡,推薦蔣勳的<孤獨六講>於是我便利用假日到書店翻閱。

    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封面這句話「孤獨沒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這句話給我一種很強烈的感受,改變過去一般認定的:孤獨就是負面。書中提到不少見解,對於以往觀念的顛覆,其實這個部分一直都在,只是沒有被提出而已。
  書中有提到六種孤獨主題:情慾、語言、革命、思維、倫理、暴力。
  其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
  當你被孤獨感驅使著去尋找遠離孤獨的方法時,會處於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因為無法何自己相處的人,也很難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感覺到巨大的虛無感,會讓你告訴自己:「我是孤獨的,我是孤獨的,我必須去打破這種孤獨。」你忘記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獨的動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獨感的原因。 
  這觀點讓我陷入迷惑及思考中。感覺上似乎在說,孤獨感是自己造成的。我一直以來認為,孤獨感是環境造成的。書裡的講述,總將人拉入一種思考中。因為他所要講的是正視孤獨,而非解決孤獨,書中他也提到「因而我要談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獨,而是如何完成孤獨,如何給予孤獨,如何尊重孤獨。」
  作者舉自己的作品為例,在他的作品裡,也都帶有孤獨的痕跡。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0129&aid=237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