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不願再當編輯的五大理由
2013/03/23 22:11:08瀏覽817|回應0|推薦0

2013.3.21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珍宇編譯

editor working02

如今誰還會願意做編輯?理由數不勝數。作者總結了不當編輯的五大理由,每一條都戳中要害,想來一定會引起你的共鳴。

誰還會願意做一名編輯?曾幾何時,這個在出版業內的最佳職業現在似乎成為了同行眼中的最差職業。個中緣由數不勝數,讓人不知從何處談起,但以下這五點會是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原因。

1.其他人做了你份內的工作
已經幾乎沒有什麼編輯能心甘情願地或者是有許可權拍板簽下書稿了。他們不再會因為他們喜歡一部書、因為他們能清楚地知道如何能讓這部書獲得成功,或者因為他們的老資歷和過去的成功經歷而為他們帶來讓他們偶然產生的預感獲得信任的權利。每一部書的出版與否都是由社內主管們拍板決定的——當然了,主管們成員還是拒絕了購買絕大多數的書稿,因此,一位編輯的基本素養、品味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市場行銷部門、業務部門和企劃宣傳部門的同事們的質疑。

2.他們做所有其他人做的工作
最有效地利用「出版機器」的最好方式就是盡可能親歷親為地參與到各個流程中。一名編輯需要是一位專業的文案寫手(你不想要依賴企劃宣傳部或市場行銷部中的任何一個部門)。他還得是一名美術設計人員,這樣才能將自己的書從被勉強套用在它們身上的單調乏味的裝幀設計中挽救出來。編輯還是一名宣傳公關人員,如果你想要你的新書獲得更多的宣傳,而不是將他們送到同樣的老人們手中,這些人會做的只是給雜誌社和電臺打幾個倉促的電話。還有相似的市場行銷工作,如果你想讓你的新書得到多於一個facebook頁面的宣傳,以及一些看似樂觀的關於行銷方案的交談(雖然最終的結局很有可能是你們沒有行銷方面的預算)。還有最重要的是銷售人員的身分,對於這些人需要經常——但又要非常謹慎地,因為他們易被激怒——給予鼓勵,並適時地拉回他們的注意力確保你的書沒有被冷落或者遺忘,因為時不時地就有更具商業潛力的新書問世。

3.每個人都有權做你的工作,但你卻無權做他們的工作
編輯工作是一個允許所有人參與進來的遊戲——畢竟,新書必須要靠每一個 「買進」來實現價值,因此你可以讓你的市場判斷力公開地接受來自其他部門那些對文學一知半解的人們的指責。但這讓編輯們遭遇阻礙,他們轉變立場,並在語言中暗示這些一知半解的人們他們還能將這項工作做得更出色些。這樣的暗示激發了眾怒——特別是那些主管們,他們很清楚,就憑出版業內開出的薪資水準也不能指望在所有的部門配備優質的員工了。

4.只有義務,沒有職權
編輯們都有規定要完成的預算目標,例如預算責任,但是他們對於如何實現規定的預算目標卻幾乎沒有掌控力。他們不能控制購買書稿的預算,並且還會發現為他們的新書準備的行銷預算費用已經被削減了,另外新書上市期也已經被更改了,以至於他們的圖書頃刻間就進入了墳墓。

5.成功之作舉目皆親,慘敗之作無人認領
這是由社內主管們拍板做出出書決定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後果。購買了一部所有的人都看好的圖書的版權,但如果書稿品質欠佳,則是你一個人的錯。你搭上了自己所有的社交人脈和熱情,費勁心思終於拿下了一部除了你之外無人看好的圖書的版權,並且這部書卻很快被一搶而空,這時,所有的人立刻將它的成功歸功於自己的眼光和機智。

首先,一個之前曾如此公司化運作的創新環境如今已不可避免地變得極為與個人權位利益相關。這樣的環境對於編輯們而言是一種懲罰——他們往往對於政治不怎麼感冒。這也促成了形成另一種環境,在這個環境下,編輯的熱情這一項已經被排在了任何人優先順序列表的後面。編輯們的薪資總是很低,但確實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從其他方面看,這份工作是有價值的。但在當下的環境下我們似乎很難對此給出論證。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742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