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01 07:50:13瀏覽483|回應0|推薦1 | |
2012.10.1 東方早報/廖陽
浙江樂清市委宣傳部昨日證實,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1918-2012)9月29日於蘇州太湖大學堂去世,享年95歲。 1918年3月18日,南懷瑾出生於浙江溫州樂清南宅殿后村,自孩提時起,他便接受嚴格傳統的私塾教育。17歲時,除精研儒家四書五經外,南懷瑾的涉獵還遍及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中國功夫、琴棋書畫、醫藥卜算、天文曆法諸學。抗日戰爭期間,南懷瑾投筆從戎,轉戰西南,籌邊屯墾,後又入四川,先後任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院,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專研社會福利以服務社會大眾。 1949年南懷瑾赴臺灣後,他相繼受聘於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及其他研究所教授講學。1985年,南懷瑾旅居美國,三年後又寓居香港。在此時期,南懷瑾先後創辦過東西方文化精華協會總會、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西方文化學院、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等,一度名列「臺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 南懷瑾一生都在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出版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咋說》,及佛、道兩家三十多種著作,並被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在全世界都擁有眾多忠實讀者。南懷瑾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南懷瑾為報答家鄉,投資1,286萬美元興建中國第一條非公有鐵路——金溫鐵路,該鐵路於1998年建成通車。南懷瑾還曾為大陸、臺灣兩岸的交流發揮到重要作用,1993年4月27日,「汪辜會談」在舉世矚目之下被載入史冊,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的幾年時間裡,南懷瑾一直在為這一天的到來而四處奔波勞累。此外他還資助了北大、浙大等30多所著名大學的學術研究工作。 2006年,南懷瑾在江蘇吳江太湖之濱,創建太湖大學堂,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