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02 00:13:22瀏覽747|回應0|推薦0 | |
2012.6.21 南方週末
作家和詩人伊斯梅爾・卡達萊(Ismail Kadaré)在眾多諾貝爾文學獎和布克獎得主的包圍中脫穎而出,贏得了首屆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卡達萊出生於1936年,故鄉是阿爾巴尼亞北方城市吉諾卡斯特,它有個足夠吸引旅行者的名字──「博物館之城」。卡達萊和恩維爾.霍查大概是半個世紀以來阿爾巴尼亞最有國際知名度的兩個名字,也曾過從甚密:卡達萊曾在霍查的太太、以鐵腕著稱的奈奇米耶.霍查手下領導過文化部。20世紀歐陸國家版圖持續動盪,阿爾巴尼亞也是城頭變幻,被奧斯曼人、義大利人、德國人輪番占領,二戰結束後淪為蘇聯衛星國,要看老大哥眼色行事。「博物館之城」的名字也是那時被冠以的,卡達萊在小說《錯宴》(Le Dîner de trop)裡寫道,「這在一些人看來是個榮耀,但是在多數人看來是個恥辱」,因為這畢竟是受制於人的證明,既然被重新定位,就會有一大批老建築需要更名改姓乃至拆洗翻修。 卡達萊是阿爾巴尼亞當代最著名的作家,成名於霍查時代。1990年10月,阿爾巴尼亞政局激烈動盪之際,他獲得法國政府的政治庇護,移居巴黎,並很快開始用法語寫作。 近年來,卡達萊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呼聲頗高。雖然只有6萬英鎊獎金、首創之初的布克國際獎,尚不能與諾貝爾獎相提並論,但這應該是這位出身南歐小國的作家贏得全世界承認的重要一步,相信從此以後,他也會很快為更多的讀者所熟悉。 1936年,卡達萊生於阿爾巴尼亞南部靠近希臘邊界的山城吉羅卡斯特,童年時代經歷了法西斯義大利和納粹德國的占領。二戰結束後,他先在地拉那大學歷史系讀書,後赴莫斯科,在高爾基世界文學學院深造。蘇阿關係破裂後,卡達萊於1960年回國,當記者,並開始發表詩作。 1963年,他發表了首部小說《亡軍的將領》(Gjenerali I ushtrisё sё vdekur),迄今已在40餘國出版了作品。最新出版的《卡達萊全集》多達11卷,分別以阿爾巴尼亞語和法語印行。 卡達萊是歷史專業出身,他的作品,也多以古史為依託,借古喻今。《金字塔》(La Pyramide, 1992,又譯為《欲望金字塔》)的故事發生在古代埃及,講的是喜歡樹立紀念碑、好大喜功的統治者。《城堡》(Kёshtjella, 1970)寫的則是阿爾巴尼亞人反抗奧斯曼土耳其人的故事。 卡達萊的作品通常是隱晦的,在阿爾巴尼亞國內和西方,往往有不同的解讀。1982年,阿爾巴尼亞文聯主席一度批判卡達萊,說他沉迷於歷史和民間傳說,故意逃避政治責任。但因為他從未有過反對政府的言行,對他的批判也僅止於此。 1988年,他在法國出版的《冬末的音樂會》(Koncert në fund të dimrit),被法國的《讀書》雜誌評選為當年法國最佳小說。此作以多少有些荒誕的筆法,嘲諷了70年代中期阿爾巴尼亞一群傲慢的上層官僚,正是他們對友邦大國的指手畫腳,破壞了與中國的關係,也深刻描寫了中阿關係對當時阿爾巴尼亞普通人生活無處不在的影響。此書的英譯本《音樂會》(The Concert),還使用了一幅高大的陳毅元帥塑像照片作為封面。 《亡軍的將領》是卡達萊的成名作,書中寫到一位義大利將軍,在戰後回到阿爾巴尼亞,收集當年戰死在此地的部下遺骨,這樁痛苦的使命,幾乎令他神經失常。他意識不到的是,自己也早已成為一具行屍走肉。 「幾萬具士兵的屍骨埋在地下那麼多年,等著他的到來,現在他總算來了,好像一個新的救世主,帶著大量地圖、名冊和準確無誤的方位,這些東西,可以讓他把他們從泥土中挖出,奉還其家人。別的將軍已經率領這些無盡的軍隊,走向了失敗和毀滅。而他卻在墓地之間奔波,尋找這個國家裡的每一處戰場,將它們復原。在他與泥土的戰鬥中,他不會重新經歷痛苦的煎熬:因為支撐著他的,是務求精準的統計學所賜予的神奇力量。」 《破碎的四月》(Prilli i thyer)是卡達萊的代表作之一,最早出版於1978年。該作品迄今為止已在40多個國家翻譯出版,並被改編成電影《太陽背後》。卡達萊的代表作還有:《亡軍的將領》、《夢之宮殿》、《金字塔》和《音樂會》等。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