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英國】2006布克小說獎六強產生
2006/09/27 00:07:38瀏覽729|回應0|推薦4
2006.9.17
  
北京《新京報》


2006年英國布克小說獎的最後「六強」,於914日在英國揭曉。在沒有大牌作家入圍提名的情況下,二度入選布克獎最終提名的英國女作家莎拉沃特斯(Sarah Waters‧莎拉‧華絲特)暫時領先。

據報導,英國小說家莎拉沃特斯的《守夜》(The Night Watch),曾經以微弱劣勢錯過今年的柑橘獎(又譯橘子獎)。在剛公佈的布克獎最終提名獎中,《守夜》以贏得一半評委的票數暫時成為奪標大熱門。緊隨其後,得到1/3票數的作品是愛德華聖奧班的《母乳》。該作是作者於上世紀90年代推出的《派翠克梅爾羅斯三部曲》後的續篇。愛德華聖奧班以「尖酸刻薄」的文字見長,英國評論界認為《母乳》在這方面比之前的「三部曲」更勝一籌。另外四強是:印裔作家基蘭德塞的《失去之遺傳》;2001年柑橘獎得主凱特格蘭威利的《幽靜的河流》;愛爾蘭裔作家M.J.海蘭德的《放我下來》;利比亞裔作家希山姆馬他爾以處女小說《在人之國度》入圍。英國《衛報》資深編輯則評論,本屆入圍作品「令人尊重但並不算光彩奪目」。2006「布克獎」最終得獎者將於1010日在倫敦透過電視直播揭曉。布克小說獎今年已辦到第40屆,被英國人視為英國文壇年度大事,評獎針對英聯邦及愛爾蘭共和國的小說家。


注:沃特斯與《守夜》
本書運用倒敍手法,講述了從1947年到1941年發生的重大事件,主要集中描述四個主要人物在戰時倫敦的共同經歷。該書被譽為沃特斯最優秀的著作。

早期傳記
沃特斯於1966年生於威爾士的彭布魯克郡。她在肯特大學和蘭凱斯特大學學習英國文學,之後在書店和圖書館工作了一段時間,隨後她又返回大學繼續研究生深造。

沃斯特獲得英國文學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領域是女同性戀和男同性戀歷史小說,曾在許多刊物上發表關於性別、性和歷史的文章。

對倫敦生活感興趣
當沃斯特在撰寫博士論文時,她對19世紀的倫敦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撰寫小說。

她的前三部小說,使她獲得了主流評論家和男女同性戀新聞界的高度讚揚。


《南茜的情史》
她的第一部小說《南茜的情史》(又名《絲絨之戀》,Tipping the Velvet)於1998年出版。該書以流浪者的冒險經歷為題材,故事圍繞著一座維多利亞式音樂廳展開,中間穿插了一位女同性戀者的愛情故事。

這部小說已由安德魯‧大衛斯(Andrew Davies)改編成戲劇,2002年在英國廣播公司電視台播出時,得到了新聞界的高度關注。


更黑暗的小說
沃特斯於1999年出版了《吸引力》(Affinity)。這是一部更黑暗的小說,故事發生在倫敦的一所女監所裡,故事主要探討維多利亞時代的精神世界。

該書於2000年獲得了「薩默塞特‧毛姆男女同性戀小說獎」(Somerset Maugham
Award for Lesbian and Gay Fiction
)和「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青年作家獎」(Sunday Times Young Writer of the Year Award)。

最後一部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
《指匠情挑》(Fingersmith)於2002年出版。該書描寫的是一個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倫敦一些微不足道的賊和罪犯之間的驚悚愛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蘇珊是一個扒手。

該著作進入「曼氏布克小說獎」(Man Booker Prize for Fiction)和「橘子小說獎」(the Orange Prize for Fiction)的候選名單。

英國最優秀的年輕小說家之一
沃特斯目前生活在倫敦,是一個全職小說作家。2003年,她被《Granta》雜誌提名為「20位英國最優秀青年小說家」之一。(摘自i-uk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46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