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伊拉克】讀書早已成奢望
2008/05/04 00:59:02瀏覽588|回應0|推薦1
2008.4.25     人民日報/黃培昭



俗稱開羅在編書,黎巴嫩來印刷,巴格達在閱讀,然而現在——423世界讀書日。讀書本是美好的事情,然而在傷痕累累的伊拉克,因為戰爭以及戰後頻仍的各種襲擊重創了文教事業,所以讀書對不少人來說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侈之舉。

20日,又有5名伊拉克大學生在迪亞拉省首府巴古拜附近遭武裝人員綁架。自從美國發動對伊拉克戰爭至今,綁架乃至襲擊大學生和教師已經不是新聞,連伊拉克教育部長阿比德賽義卜阿吉利本人去年年初都被襲擊過。據伊拉克官方數字顯示,2003年以來,死於各類襲擊和暴力事件的大學教授就多達200餘人,大約1.5萬名教師離開了工作崗位。同時,由於治安狀況太差,不少家庭不敢將孩子送到學校念書,中途輟學的中小學生達100萬名之多。

被綁架、襲擊和殺害的不僅僅是伊拉克的教育骨幹和知識精英,還有寄託著民族前途的莘莘學子,他們關乎著整個國家的未來。專家警告說,目前伊拉克的整個教育體系已經陷入紊亂,面臨全面崩潰和癱瘓的危險,必須刻不容緩地加以遏制,否則前景不堪設想。

伊拉克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祥地之一,兩河流域的燦爛文化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伊拉克還曾是輝煌的阿拔斯王國首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伊拉克獨立後,長期重視普及和發展教育,以至於在阿拉伯國家中,伊拉克的文教事業一度相當發達。首都巴格達(Baghdad)共有5所大學,另外在伊拉克其他城市還有10多所大學。巴格達大學是本國乃至中東地區的知名高等學府。該校許多學生說,安全形勢持續惡化,對高校構成了很大衝擊。現在,校門口和教室裡經常冷冷清清。

阿拉伯人有一句俗語:開羅在編書,黎巴嫩來印刷,巴格達在閱讀,是說巴格達居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較高,素質很好,都喜歡讀書。然而,這一切似乎正在遺憾地成為歷史,戰爭對文化的破壞和摧殘讓人扼腕慨歎。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183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