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26 03:04:00瀏覽4027|回應0|推薦1 | |
何謂「招貼」 招貼在國內還有一個名字叫「海報」,沒有一本中文詞典對「海報」一詞作過專門解釋,但據傳說中國清朝時期有洋人以海船載洋貨於沿海碼頭停泊,並將poster張貼於碼頭沿街各醒目處,以促銷其船貨,沿海市民稱這種poster為海報。依此而發展,以後凡是類似海報目的及其他有傳遞消息作用的張貼物都稱之為「海報」。 在國外,招貼的大小有標準尺寸。按英制標準,招貼中最基本的一種尺寸是 招貼多數是用製版印刷方式製成,供在公共場所和商店內外張貼。當然,也有一些出於臨時性目的的招貼,不用印刷,只以手繪完成,此類招貼屬POP性質,如商品臨時降價優惠,通知展銷會、交易會、時裝表演或食品品嘗會的時間、地點等。這種即興手繪式招貼,有時用即時貼代替,大多以手繪美術字為主,有時兼有插圖,且較隨意、快捷,它不及印刷招貼構圖嚴謹。優點是:傳播資訊及時,成本費用低,製作簡便。 隨著今日的宣傳媒介愈來愈多樣化,招貼的首席宣傳效率地位已被奪去。但是,隨著80年代以後電子製版的出現,招貼設計師吸引了尖端技術,創造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引人注目的表現語言。招貼具有的許多優點是其他任何媒介無法替代的,直到今天,幾乎世界上所有知名的視覺設計院校都把招貼設計作為視覺設計的最主要的學習內容。這是因為,招貼具備了視覺設計的絕大多數基本要素,它的設計表現技法比其他媒介更廣、更全面,更適合作為基礎學習的內容,同時,它在視覺傳達的訴求效果上最容易讓學生產生深刻印象。學生有了招貼設計的基礎,再進行其他媒介設計的學習,相對而言要比其他學習方法容易和有效率得多。 美國12張紙大型招貼(1524× (二)招貼的產生與發展 國外最早一張透過印刷手段完成的招貼則是在中國的印刷術士於中世紀傳入歐洲後,德國的古騰堡又於1450年發明活字印刷後才出現的。當時英國第一個印刷家威廉‧凱克斯首先採用了印刷手段製成招貼,並將這種招貼沿倫敦大街和教堂門口張貼,以向牧師兜售復活節用的教規書籍,從此印刷形式的招貼大為流行。據美國「Advertising Design」一書記載,15世紀時,招貼是除了口頭宣傳外的唯一廣告形式。 然而,據中國考古發現,中國最早出現的一張印刷招貼比英國印刷家威廉‧凱克斯創制的印刷招貼還要早400年左右。這張中國招貼是11世紀(宋朝)山東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一張印刷廣告物。目前,這一廣告物的印刷用銅版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內。銅版四寸見方,上面雕有「濟南齊家功夫針鋪」字樣,中間是白兔抱鐵杵搗藥的插圖,右邊四字為:「認門前白」,左邊四字為:「兔兒為記」,下部是說明產品質地和銷售辦法的七行二十八字。這一印刷招貼又兼作為針的包裝紙用。 17世紀歐洲的工業革命帶來的工業化,使印刷圖形材料和製作成本大為降低,招貼廣告也從初始時期進入到發達時期。招貼作為各類商品廣告在促銷商品、促進生產,提高生活質量,普及教育和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發揮了空前的作用,同時印刷家兼具圖形設計師技能和生產技能的時代已被機械化帶來的分工所衝破,招貼設計成了一種獨立的創造性專業。 19世紀,隨著鑄鐵印刷機、蒸汽動力印刷機、造紙機的出現,高速印刷形式替代了古騰堡時代的手動印刷形式,機器生產的紙張淘汰了手工製作的紙張,使招貼的印刷效率提高30左右。繼之,攝影術的出現及彩色石印技術的產生,又使招貼成為大眾傳播的主要媒介,一大批優秀的美術家也開始作招貼廣告設計。 1866年,法國的朱爾斯‧謝雷特(Jules Cheret, 1836-1932,朱爾‧謝雷)在巴黎他自己的印刷廠製作出第一張彩色的平版招貼,象徵著現代招貼廣告的產生。謝雷特從1866年到19世紀末,共創造出1,000多幅招貼廣告,其題材從戲劇到煤油以及電影新星、摩登美女等,幾乎無所不包。1889年,他獲得了國際招貼展覽金獎,法國政府授予他榮譽勳章。他逝世後,尼斯城開辦了收藏其作品的「謝雷特展覽館」,他被後人譽為「現代招貼之父」。1881年法國政府鼓勵出版自由的新法規的公佈,使法國馬路街頭成為招貼的海洋,招貼被人們當作美術作品欣賞。當時,作為法國新美術運動的主要人物:謝雷特、格拉賽(Eugene Grasset,1841-1917,尤金‧格拉謝特)、圖盧茲‧勞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史太林(Theophile-lesandre stainlen , 1859 -1923,史坦林,瑞士藝術家)、馬查等人創造了許多極有影響力的招貼廣告,他們在招貼設計上的占越成就也提高了他們作為新美術運動畫家的知名度。特別是勞特累克,他的招貼畫在當時被公認為是世界一流的美術作品。 作為新美術運動畫家創作的招貼廣告在英國有活克創作的題為「 * 1908年英國肯特郡房屋上的招貼廣告。 20世紀由於圖形設計師的出現和介入,使招貼廣告更注意商業功能,有些設計師受美術領域中立體派、未來派、分割派、構成派、超級現實主義和表現主義的影響較大,使招貼的表現形式有了較大變化。特別是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招貼被當作募捐和招兵的主要宣傳工具,如:招貼設計師弗拉格以自己裝扮成薩姆叔叔的形象,設計成一幅徵兵廣告,該招貼廣告印刷發和地了500多萬份,成為歷史上印刷量最大的一幅招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格羅佩斯在德國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現代設計學校──包浩斯,並使現代招貼廣告的設計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包浩斯的招貼設計受風格派和構成主義影響很大。拜爾作為包浩斯招貼設計的導師,提介功能主義和構成主義,在招貼上幾乎全部採用無飾線字體,並利用垂直線形式的構圖,以條杆、嵌線、標點符號和方格來分割畫面空間,形成拜爾式包浩斯招貼設計風格。雖然包浩斯在納粹黨的迫害下,不得不在1933年解體,但它的設計教學體系及招貼設計思想影響了全球招貼設計界,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與此同時,美國由於沒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地直接影響,經濟的發展相對較快,招貼廣告的發展也隨其經濟的發展超過了歐洲各國。美國人極其講究實用,招貼從一開始就沒有被傳統的歐洲維多利亞裝飾風格所束縛,而表現出強烈的商業功利傾向,重視商品視覺資訊的傳達,表現手法既有寫實的或自然主義的,又有抽象的或象徵主義的。可以說美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奠定了世界頭號招貼廣告大國的基礎,並一直保持著這一領先地位。當時,作為美國羅斯福總統新政府的一個機構──WPA,推出了其廣告規劃,作為它一系列文化藝術規劃的一個專案,使1935-1939年這5年間有近35萬種招貼廣告被印成20多億張印刷品發行全國,這在廣告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許多畫家也積極加入了這場招貼廣告運動,這次運動的傳播題材包括了戲劇、電影、美術、衛生與健康、打擊犯罪活動、住房、教育等,招貼設計要求具有一定的審美標準,十分強調藝術性,並注重畫面的資訊傳播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性使許多國家政府無力從事招貼宣傳,而美國的戰爭情報署則委託許多畫家、插畫師和設計師從事招貼設計。1941年,聯邦政府發起一個圖形招貼設計競賽,主題是「只有生產才能建立強大的防禦力量」。這次競賽的一等獎得主是美國著名設計師卡爾呂,他還被紐約藝術指導者俱樂部授予最高榮譽的「名譽殿堂獎」。第二次世界大戰還導致大量的政治性招貼廣告的產生,如美、英、蘇等國家都出現了大量以反納粹為題材的政治性招貼廣告,而納粹組織也在同期炮製了大量鼓吹法西斯主義的政治性招貼廣告。由於30年代大批歐洲卓越設計師包括包浩斯學校的許多師生移居美國,致使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政治性招貼廣告的藝術水平相當高。如包浩斯的招貼圖形導師拜爾移居美國後,在紐約一家廣告公司任藝術指導,並繪製了大量的反納粹題材的招貼廣告,促進了美國反納粹招貼藝術水準的提高。戰後一段時間的招貼則是以和平題材為多見。到50年代,招貼又開始高度重視商業功能作用,專業廣告設計師的隊伍越來越大,此時期的招貼除採用以往慣用的寫實主義繪畫形式以外,平面剪貼、漫畫、超現實主義風格等表現形式用得也很多。到60年代,招貼廣告貼在公寓牆上的比貼在大街上的還多,這種招貼大都是傳播某種社會觀念,而不是商品資訊。到70年代,招貼廣告在許多大學校園裡廣泛張貼,被稱之為校園招貼。西方大學常是思潮活動的起源地,校園招貼正是這種思潮活動的必然產物,較具影響的校園招貼設計師有薩姆斯和喬治·路易士等人。薩姆斯喜歡用19世紀科學雜誌上拍下的木刻資料重新拼貼組合招貼畫面,製作較為自由隨意,並因此形成其獨特的招貼藝術風格;喬治‧路易士則喜歡利用攝影技術和現代印刷手段直接表現商品,這是典型的美國招貼風格。 * 威廉‧布蘭得利1898年所作招貼廣告。 * 1923年「德國包浩斯學院設計作品展」招貼廣告,約斯特‧施密特設計。 隨著經濟的發展,產品越來越豐富,市場也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招貼作為廣告的表現形式之一不再只作為單純而孤立的推銷手段,而成為市場營銷組合之中的有機一環。招貼廣告作為現代市場營銷戰略中的一部分而發揮使用,這個明確的觀念首先來自美國,以後發展至歐洲、日本及其他經濟發達國家,進而和更大範圍的國家和地區發展。我國自80年代引入西方市場學之後,90年代開始對包括招貼在內的各種廣告形式的市場營銷觀念有初步認識,正待進一步吸引、消化和完善。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