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學典故-雁塔題名】
2014/11/01 14:39:31瀏覽1678|回應0|推薦0
【文學典故-雁塔題名】

  1. 《故事的由來》
    唐代的新科進士,在參預了皇上所賜的曲江會宴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題名于雁塔。
    根據唐韋絢的〈劉賓客嘉話錄〉記載:[慈恩題名,起自張莒,本於寺中閒游而題同年,人因為故事]。
    《雁塔遺址》長安有大小雁塔,一般所謂雁塔題名是指今西安的慈恩寺。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所建,是目前可以供登臨的少數古塔之一。另外西安市薦福寺內有一座小雁塔的佛塔。薦福寺是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是唐長安城中著名的寺院。兩座塔都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

    《故事原委》
    [雁塔題名]的雁塔是指慈恩寺内的大雁塔。故事是在唐中宗神龍年間,新科進士張莒遊覽長安京城名刹慈恩寺。一時興起,將自己的名字題在了大雁塔下。沒有想到此一舉動引起新科進士紛紛仿效,能在雁塔題名視作莫大的榮耀。
    此後新科進士在參加曲江宴飲後,集體來到大雁塔下,推舉擅長書法之人將自己的姓名、籍貫丶及第的時間,題寫於大雁塔的牆壁上。而後若有人做到了卿相,還要再將姓名改為朱筆書寫。

    雁塔題名,最有名的是大詩人白居易了。德宗貞元15年,白居易28歳一舉中第,按捺不住喜悦心情,在慈恩塔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
    另一位新科進士劉滄,也在慈恩塔留下了[紫毫粉壁題仙籍]的句子。狂放自豪,似乎視自己就是文曲星下凡了。

    這種風氣流行於朝野,影響深廣。後來新科進士題名並不限於慈恩寺一地,如唐昭宗天復四年,因昭宗當時車駕至陝州,所以新科進士遂在陜州的開元寺題名。

    當時一些不是進士出身的權貴,對於雁塔題名是非常的嫉妒。如唐武宗時的宰相李德裕並非進士出身,所以最忌恨進士,不僅是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飲,而且還令人將新科進士在雁塔上的題名全給除去。而題名雁塔終究是讀書人夢寐以求榮譽,所以這項活動後來仍然沿襲不改。

    到了宋代士大夫對於題名之舉仍舊津津樂道,例如〈寶刻叢編· 卷7〉有記載:[唐人登科,燕集曲江,題名雁塔,一代之榮。觀當時士風,以不與為深恨。]
    清代·〈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中所寫:[第一件事是勸你女婿讀書上進,早早的雁塔題名]。可知故事延續至清代。
    由此可知雁塔題名的影響既深且廣,唐朝的題名一般是墨書於塔壁,宋代以後,各朝的進士變成了刻石立碑。例如高似孫〈緯略〉卷5 記載:[本朝進士題名,皆刻名於相國、興國兩寺,蓋效慈恩也。]
    到了元、明、清三朝,大都在國學之内,立進士題名碑。
       
     《結論》
    慈恩寺的牆壁畢竟空間有限,想必當時大雁塔的白牆,早已變成了花牆。
    而年代久遠,那些曾經滿牆的進士題名,早都已經無影無踪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歷史的洪流之中,這些千古風流人物,一舉成名天下知,雁塔題名總有些令人神往!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ice720703&aid=1861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