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郢書燕說 穿鑿附會的故事】
2014/11/18 07:54:57瀏覽4558|回應0|推薦0

【郢書燕說 穿鑿附會的故事】

《韓非子·外儲説左上》有個故事,原文是: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 

《故事大意》 一天夜裡,楚國郢都有個人寫信給燕國的相國。因為燭光昏暗飄忽不定,就對著一旁的僕人說:[把蠟燭舉高一點],因爲他專心致志地寫信,嘴裏說著舉燭,也不知不覺的隨手把舉燭兩個字寫到信裏去了。

燕國宰相收到信以後,看到信中[舉燭]二字,不明其意琢磨了半天,心想舉燭,就是崇尚光明的意思;要國家光明,就要舉薦光明磊落才能出眾的人,以擔當重任。燕相將此理念告訴了燕王,燕王也很高興,要燕相選拔賢才,治理國家。燕國應得以大治。沒想到郢人誤書,燕相的誤解,國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寫信時的本意。

《讀後感言》 這真是一個穿鑿附會的典型例子。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申出[郢書燕說]的成語,意思是[穿鑿附會,曲解原意]。作者意在諷刺一些學者[望文生義]的的治學態度,並告誡世人:凡事不能主觀臆測,而應該有實事求是的精神。

由於燕相曲解郢書,居然獲得了國家大治的好結果,然而在現實中[郢書燕說]也許是有危害性的。

有些人論事、發表評論時,往往從個人利益和需要出發,引述文章時斷章取義,甚至歪曲事實,影響鉅大,應該再三考慮謹慎注意啊!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ice720703&aid=1907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