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八拜之交中的-捨命之交】
2014/11/19 11:41:46瀏覽639|回應0|推薦0
【八拜之交中的-捨命之交】

《八拜之交原意》
原意是説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後來對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為八拜之交,而稗官野史中所留下的八拜之交是指: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捨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捨命之交》
今天要談的是捨命之交,根據〈列士傳〉或〈今古奇觀〉均今有載,佚文見之於歷代諸書可徵引。而明未 馮夢龍編的〈喻世明言〉卷七;[羊角哀捨命全交]有載。故事是在春秋時,楚國元王招賢納士。天下之人聞其風而歸者,不可勝數。有一賢士左伯桃,父母雙亡,勉力讀書有濟世之才,乃攜書一囊,逕奔楚國而來,時值隆冬,風雨交作迤邐來到雍地。
途中因借宿而認識了羊角哀。羊角哀亦幼亡父母,平生愛讀書,二人一見如故結為昆仲。伯桃年長角哀五歲,角哀拜伯桃為兄。伯桃曰:[今楚王虚心求士,賢弟既有此心,何不同往?]於是相約同望南方而進。
二人道經梁山路,天刮大風下起大雪,問及樵夫,皆說:[從此去百餘里,並無人煙,盡是荒山曠野,狼虎成群,只好休去。]伯桃與角哀曰:[自古道:死生有命。既然到此,只顧前進,休生退悔。」二人又行了一日,夜宿古墓中。衣服單薄,寒風透骨。
次日,雪積盈尺。伯桃曰:「我思此去百餘里行糧不敷,衣單食缺。若一人獨往,可到楚國;二人俱去,縱然不凍死,亦必餓死於途中。我將身上衣服脫與賢弟穿了,賢弟可獨賫此糧,待賢弟見了楚王,必當重用,那時卻來葬我未遲。]角哀不肯。去拾些柴火取暖,回來只見伯桃脫下衣物,角哀大驚曰:[吾兄何為如此?]伯桃曰:[賢弟勿自誤了,速穿此衣服,負糧前去,我只在此守死。]角哀曰:[若如此,弟情願解衣與兄穿了,弟寧死於此!]伯桃曰:[我平生多病,賢弟少壯胸中之學,我所不及。若見楚君,必登顯宦。我死何足惜哉!弟勿久滯,可宜速往。]角哀曰:[令兄凍餓而死,弟獨取功名,此大不義也,我不為之。」伯桃曰:「我與弟一見如故。知弟胸次不凡,以此勸弟求進。不幸風雨所阻,此吾天命當盡。若使弟亦亡於此,乃吾之罪也。」言訖,欲跳前溪覓死。角哀抱住痛哭,但見伯桃神色已變,四肢冰冷,口不能言,只以手揮令去。角哀只有再拜伯桃而哭曰:「不肖弟此去,望兄陰力相助。但得微名,必當厚葬。」伯桃點頭半答,角哀取了衣糧哭泣而去。伯桃最後凍餒而死。
後來羊角哀向楚元王陳十策,皆切當世之急務。元王大喜,設御宴以待之,拜為中大夫,賜黃金百兩,彩緞百疋。角哀再拜流涕。元王大驚而問曰:「卿痛哭者何也?」角哀將左伯桃脫衣賚糧之事,一一奏知。元王聞其言,為之感傷。諸大臣皆為痛惜。元王曰:「卿欲如何?」角哀曰:「臣乞告假,到彼處安葬伯桃已畢,卻回來事大王。」楚元王遂贈已死伯桃為中大夫。

《結語感言》左伯桃與羊角哀的故事正是:

古來仁義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間。二士廟前秋日淨,英魂常伴月光寒。 

自古以來,仁義涵蓋天地,但仁義只不過存在於人心的方寸之地而已,後人為二位義士立廟,雖然他們的魂魄經常陪著寒冷的月光,但義行壯舉,感動人心必將傳之久遠!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ice720703&aid=1910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