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石門百年梯田再現風華-無毒耕作越光米的逐夢人
2016/08/30 11:47:41瀏覽4984|回應0|推薦13

石門百年梯田再現風華-無毒耕作越光米的逐夢人

 

22歲時拚命想要離家去外面闖,到了50歲時候的我,就一步一步努力往回家路上走.

 

這段令我動容的話是來自石門嵩山社區總幹事陳國志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出的心情.

 

20167月盛夏,拍完石門尖山湖梯田景緻後,經一處農宅的晒穀場,看到吊掛著一串串的收割稻米束.由於從沒見過這樣的晒穀方式.引發我高度興趣,定睛再細瞧發現一家三口人正忙著一一綑綁曬乾後稻禾.然後再掛上吊晒架,經訪談後原來這是讓石門梯田再度重現風華的幕後重要推車-陳國志先生及他的父母親. .而這種日式綁稻及吊晒稻禾方式是陳國志先生學自日本越光米的農家,目的讓稻梗養份流向稻穗,讓米吃起來更香甜,這就是為何他們的千歲米(1)可以賣到一斤200,還供不應求.

 

原已廢休耕多年的石門尖山湖梯田群,2011年在舅舅江榮川先生的號召下,陳國志先生毅然辭去汽車教練工作,回到老家社區推動梯田復育工作,並與當地其他老農與社區青年共同努力下,成功地試種出來自日本越光米品種,讓沉寂,許久的石門嵩山梯田重新點亮的台灣最北端的農業舞台.20168月配合稻米的最後收割日期,我再度記錄下他們如何把辛苦耕作的稻禾,在無法運用高度自動化機械幫助下,運用過去農業設備及手法來完成最後農收任務.

 

陳爸爸陳元益先生務農已50多年,話不多的他可是陳國志重要學農導師,在關鍵時刻總是默默幫助兒子完成他要達到目標.而媽媽陳江珠女士,原本也要兒子不要走回務農的路,因為已經辛苦大半輩子不希望兒子也過這樣看天吃飯生活.陳國志先生以要種出不一樣的米,說服了父母並得到支持, 因為越光米採用的是無毒耕作(不灑農藥,不用化肥使用有機肥),整個耕作從插秧到收割也盡可能用自然農法.這不僅種出了好米,也讓這地區自然生態回到它本有的豐富性.如今獲得農委會農村領航獎的肯定,相信更堅定他的信念及理想.

 

8/7立秋之日我再度來到陳家,陳爸爸正操作著傳統篩穀半自動設備,把田裡剛打穀後的稻米進行篩穀作業.由於今年剛插秧播種後碰到梅雨季來臨,以致過多雨水讓田雜草長的特別多,這不僅妨礙收割速度更嚴重影響稻米收成,陳爸爸直擔心今年收成不理想可能千斤都不到.穀東(2)許坤地也到晒穀場跟陳爸爸反應收割人手還不夠,需要想辦法再找些人來幫忙.不然要今天全部完成會很拚.確實如此,因為來到田埂後.看到除陳國志再忙著運送裝綑外,3位老農俐落地一手抓稻一手抓鐮刀刷下稻禾,然後再集中送給另2名去進行打穀.打穀機是半自動農機,仍需要人力拖拉至定位及手工放入裝袋等相當耗體力工作.這些人都是多年務農的伴工人脈最後有志一同成為穀東的伙伴,但其他穀東都還有其他事務要忙,所以並非每次召集都能全員到齊,因此陳國志先生深深期盼有更多年輕人願意回故鄉投入農造行列,增加生力軍來繁榮及活化地方.

 

生產、生活、生態、生命「四生一體」,這是陳國志所提倡的農造理念,因此除了凝聚社區共識外,他還率先推出插秧等農村體驗營活動,讓更多外地及國外遊客認識石門尖山湖的過去及生態環境,並吃到健康的千歲米,曾經參與過的人都反應熱烈.但由於單靠一年一收的米對陳家經濟壓力也很大,所以他有意把已廢耕無法農作的土地改成現在很夯的露營地,搭配在地農村生活體驗,或許多少減輕些經濟問題,讓他能無後顧能持續推動農造工作.僅此此篇獻給這群為台灣農業開創新機的農民們,加油!

 

1:石門嵩山越光米另自創品牌為千歲米,名稱由來緣自當初12位共同復耕的老農年紀加起來破千歲故取此名.

2:所謂穀東是召集有相同理念的人共同出資參與無毒耕作,由陳國志負責平常照顧稻作,但需要大量人力進行農務時,會召集穀東們返田幫忙,並支付工資給他們.

                        

22歲時拚命想要離家去外面闖,到了50歲時候的我,就一步一步努力往回家路上走.」-陳國志

這種日式綁稻及吊晒稻禾方式是陳國志先生學自日本越光米的農家,目的讓稻梗養份流向稻穗,讓米吃起來更香甜.

陳爸爸陳元益先生務農已50多年,話不多的他可是陳國志重要學農導師,在關鍵時刻總是默默幫助兒子完成他要達到目標.而媽媽陳江珠女士,原本也要兒子不要走回務農的路,因為已經辛苦大半輩子不希望兒子也過這樣看天吃飯生活.

聊起兒子現在成就,陳媽媽總流露出滿足笑容.

陳爸爸喜歡在樹下來壺青草茶,累了就直接在石椅上躺著就睡.

陳媽媽還有一手好廚藝,她現煮的仙草石花茶清涼解暑特別好喝,

細數兒子得獎及獲得各方肯定的榮譽,我想這是支持陳國志先生繼續走下逐夢力量.

陳家土地是過去三七五土地政策的佃農,所以農田到現在還是別人的,每年都要支付租金.

陳爸爸正在進行的篩穀的作業,篩好的穀粒再打散在晒穀場曝晒.

穀東許坤地也到晒穀場跟陳爸爸反應收割人手還不夠,需要想辦法再找些人來幫忙.不然要今天要全部完成要很拚.

陳國志先生運送打穀過的稻米進行下一個篩穀作業.

3位老農俐落地一手抓稻一手抓鐮刀刷下稻禾,然後再集中送給另2名去進行打穀.

打穀機是半自動農機,仍需要人力拖拉至定位及手工放入裝袋等相當耗體力工作.

陳國志先生深深期盼有更多年輕人願意回故鄉投入農造行列,增加生力軍來繁榮及活化地方.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kgtk&aid=7242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