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布袋戲尪ㄚ
2014/11/28 17:09:25瀏覽1229|回應0|推薦8

平平都是唬尾人。我未拜師學藝,他是偷來的師父。

無緣的徒弟浮沉人海,到老來,講這段故事給你聽。

「看布袋戲」是我打小的經歷,「演布袋戲」連同吃地瓜放屁是課餘PK的大代誌。隨著時光的推移,堆在底層的記憶經虎尾之行又激活了起來。

記得讀立仁小學四五年級那時陣,每當下課或上課老師未到前,伸手從後口袋拉出一條手帕往食指上一綁,從抽屜取出一塊夾板往椅腳角一墊,刻意壓低著嗓音「我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恨天生,哈哈哈哈---- 想起初當時 ------。」「四念白」聲起濟公念著出場詩:「貧僧呷菜是尚老實、殺牛殺狗哩做生日、牛肉狗肉是賣歹呷、牛湯狗湯飲落去是卡甜蜜。」出場,忽而怡吾禪師亦說道:「榮華富貴福不全、無贏跑嘎疲呸喘、人生親像夢中夢、有體無魂誰哩弄。」此時史豔文與藏鏡人雙雄決戰雲州斷崖,刀光劍影心頭驚、飛山走嶺谷連坪,布袋戲搬到教室裡重複著野臺上的戲碼,老師偷偷的進來、同學們悄悄的就位------,戲尚未央,我正忙著碰碰碰的廝殺。念白又起:「腳踏響砲聲連連,後場喧囂鬧顛顛,等吾這齣搬了後-----」老師魁腳兼青眠還沒說完,孤寂的走廊多了個半蹲的人影。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自由時報雲林報導,布袋戲大師黃海岱長子「內台戲霸主」黃俊卿病逝,享壽88歲。報導又說:本日告別式將在斗六文殊寺舉行,為其曾經燦爛輝煌的舞台生涯畫下句點,留給戲迷無限追思。

平平都是唬尾人,黃俊雄是我暗中偷學的老師。無緣的師父創造了電視布袋戲的巔峰,一度因影響農工作息而禁播。「一口說出千古事、十指弄出百萬兵。」算起來黃海岱大師是師公,俊卿是師伯。師伯台前台後皆風流,娶了五位妻子,一世人倜儻。堅持戲院及野台演出的「黑狗卿」一場車禍導致中風,二十年來不良於行無法登台,讓少數人只能靠追憶來回味他當年舞台上的魅力。「一顆種子,一生無量,而我只是一顆平凡渺小的布袋戲傳承種子。」經營戲台數十年的黃俊卿在今年八月獲頒薪傳獎時對自己的註解誠是無愧。而黃家三代從祖父黃海岱、兒子黃俊卿、黃俊雄、孫子黃文郎四人獲獎,打破薪傳獎紀錄,在布袋戲史上揚名立萬,在雲林望重一方。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師伯睡覺的時間怎麼分配,五個妻子是什麼因緣!他用什麼方法讓她們各安其位?而十一個子女光是「養」這一項就難以想像。

「唬尾」記載於清.庸正之前,一九二零年日治改名「虎尾」,這座巍然的雲林布袋戲館是當年的日式的公役衙門,也曾是鎮公所、警察局,現被當成古蹟保護亦為布袋戲文化傳承之所。那天我買票進去參觀並加碼看了一場戲。才知道布偶製作的演進及戲路的傳承,許多小時候的記憶隨之浮起,感覺哈麥、兩齒、矮呀、冬瓜、劉三、怪老子、衰尾道人、冷霜子、素還真、照世明燈、苦海女神龍通通排排站在一起,想來極其有趣且耐回味。

布袋戲的趣味在【偶】、在【演】,聚焦在兩者【創意的顯現】。 

偶的方面由傳統到現代,以時間為主軸不斷演化終能蔚為大觀;偶頭中空,與足、手掌是用木頭雕刻,軀幹與四肢用布料縫製;結構包括身架、服飾、頭飾,以手套入戲偶服裝中進行操偶演出。正因早期偶身極像布袋,故以布袋戲統稱。傳統戲偶高度約三十公分,偶頭尺寸以頭盔偶的頭圍有三、四、五台寸半,金光戲偶有六、七台寸半或大於小於七台寸半。傳統偶頭製程有砍劈大樣、雕刻粗胚、磨平、糊棉紙、打土底、粉底、上面漆、繪五官及花臉、上亮光漆、裝髮鬚頭飾等。偶頭木材原產自中國泉州。一九二零年後以花園頭模型灌製的賽璐珞偶頭一度廣為流傳,然正式演出仍以泉州的木製唐山頭為主。唐山頭以花臉見長,有泉州塗門街周冕號的塗門頭(俗稱塗頭)和泉州環山花園頭村以生、旦等素面粉彩見長的花園頭最為有名。泉州產的偶頭木材多採用銀杏和香梓,臺灣製的偶頭以梧桐為主要,而收藏用偶及傳統尺寸戲偶則以樟木為普遍。

二戰後台灣布袋戲快速發展,海峽兩岸交通中斷後偶刻由本土雕刻工取代,為配合劍俠戲、金光戲和內台戲導致戲偶尺寸變大,傳統尺寸戲偶從此沒落。近代電視木偶約高74~80公分,拉長身架及服飾,身材比例約七~九頭身接近真人,偶頭內有特殊裝置控制眼睛睜眨,眼球左右移動和中指扳動嘴唇的控制。戲偶的手可分為木製以及橡膠,手內置鐵絲,以扭成特定的手型,戲偶的腳為塑膠製,裝設膝、踝關節,鞋子可穿脫。身穿的服裝變得更華麗,相仿真人穿著。若就腳色有「生」、「旦」、「花臉」、「丑」、「雜」、「北」等分類與京戲的生旦淨末丑分類異曲同工。傳統布袋戲班必須備有此六類戲偶約六十個,俗稱的一擔籠。然因社會形態以及日常休閒的改變使布袋戲漸趨沒落,戲偶製作的創意已無力爭鋒,卻是你我始料所未及。

演的部份有“請”戲偶和“搬”戲齣。請戲偶主要是指上工夫,強調形勢、姿態、走位的耍弄和拋偶;「三分前場,七分後場」是搬戲齣最重要的關鍵,也說明了後場對於音效和口白藝術表現是整齣表演的精華所在。口白中的四念白即是所謂的出場詩,之所以稱為四念白,是因為該詩通常由「四句」五言或七言所組成的。藉出場詩讓角色自報身分,易使觀眾了解,其簡約詼諧的文言代表身份與企圖。諸如皇帝:「五更早朝坐金鑾,接受番邦來朝安,寡人自有天相助,保我江山萬萬年。」宰輔:「官居鑾殿列三公,眾臣謀立蓋世雄,雖吾無心求富貴,誰知富貴隨運通。」而奸佞念白:「謀策奪位入朝堂,抬頭不見有皇上,何時能奪金鑾殿,登基九五做帝王。」正是表露野心。布袋戲語調多以說書式的口白為主, 這拉長語音,介於口白與唱腔的念白式表演,僅出現於出、定場。後場的口白師傅是掛牌主演者,包辦了所有人物的對白與念白,類似職業說書人都具有仿男女老幼不同角色音質與說話風格的能力。

自一九九零年台灣電視布袋戲更將其出場詩延伸發展成獨特的個人配樂或歌曲,使觀眾聞音而知人,可算是出場詩的延伸創意;野台戲通常在廟口廣場,酬神也兼顧娛人,偶有兩台戲棚面對面拼戲,除布袋戲互拼外也有與歌仔戲、歌舞團混尬,精彩之處觀眾會在兩戲台間乾坤大挪移,如有賞金則張貼紅紙並放鞭炮以造勢;後場伴奏有南管和北管曲音風格,亦分文、武場。文場樂器有笛、二胡、鎖吶、拍板及月琴,武場樂器包括了鑼、鼓、鈔、鈸、拍板、火藥響炮等。到了五零年代以後使用西方樂器和音樂,也有以歌手現場演唱或播放電子音樂熱鬧滾滾,另有彩燈製造金光閃閃、瑞氣千條的意象,創意十足。由於擔任主演的頭手口出優雅詩詞出場,語帶幽默的俚語應對,助演的二手運用精巧的十指縱橫舞台拋接戲偶,展現武林豪強伸張正義的精彩演出,使觀眾流連忘返;場間或以悠揚小曲或激昂樂章佐相思燈、冷霜子等悲切歌賦,也能讓人陷思古之幽情;言而總之,觀眾一面陶醉在滔辯機鋒,一面悲憫於冤情難雪,反而對自身在塵世的紛擾與煩惱有了移情的作用。所以一有演出必扶老攜幼、呼朋引伴,即便是在那貧苦匱乏的年代也能療瘉苦澀,使日常安樂,用現在的話說應該是保有一點小民的小確幸吧。

晚風夕陽下我獨孤的拉拉襟口。誠如布袋戲所示現千里路途兩三步萬年歲月一夕間,讓人不禁興嘆「鄉土依舊,老少同為天涯飄流客!」站在鐵橋頭回看五十多年前上學時來回的板ㄚ橋,似乎還聞到小分ㄚ火車的煤屁味!在那個年代戲班的功德,故然是布袋戲尪ㄚ小小的頭圍所想不到,但戲中演出的蓋世武功,希望能代代留傳,讓後人能知成事艱難、能緬懷先人遺澤並學習大師們「終身一藝」的典範。2014/11/14 海山單騎第一篇作者註:本文部份史料參考維基百科 

( 創作另類創作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k666&aid=1939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