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BGA的介紹 - 1
2008/08/27 19:49:00瀏覽1925|回應1|推薦2

q BGA之由來與背景

 nSMT技術漸趨成熟愈來愈多的SMD被裝置在愈來

   愈小的PCB

n高密度、高速度及小體積的需求使得IC的設計必須朝多腳數小封裝的趨勢

q BGA之優點

 n製程作業與SMT相同

n零件置放精度要求較低

n允許較多的I/O接腳數

n間距較寬錫膏印刷容易

n沒有接腳損壞及搬運問題

n電氣特性較佳

   電氣特性之比較

封裝形式

內部結構

電感(nH)

電容(Pf)

阻抗(R)

QFP

CuLd frame

9.0 - 14.5

< 2.3

70 – 80

PBGA

2-Layers

5.02 – 9.07

1.28 – 1.31

20 – 40

Multi-Layers

2 – 4

0.7 – 0.9

 

 

 零件規格之比較

 

QFP

PBGA

I/O Count

208

256

304

256

352

Pitch (mm)

0.5

0.4

0.5

1.27

1.27

Body Size

31*31

31*31

43*43

27*27

35*35

Defect Rate

(ppmj)

200

6000

200

0.5 –  3.0

0.5 – 3.0

Coplanarity (mm)

0.1

0.08

0.1

0.15

0.15

q BGA之缺點

 n新技術專業知識尚未普及

n組裝品質不易檢視

n重工作業較複雜

nReflowProfile設定要求較高

q BGA之種類

 n種類PBGACBGACCGATBGAMBGA....

n錫球排列型式: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0032ccc&aid=2159636

 回應文章

cicihaha
BGA
2008/11/22 16:44

您好,

我是一個想了解BGA製程的工程師,因本身是從事前段製程所以對後段並無概念,所以可以冒昧請問幾個問題嗎?

1. 請問您有從wafer前段製程完成後至長出錫球這段製程的簡介嗎?

2. 聽說BGA有部份製程有使用到PVD設備,請問這段製程的流程是如何?使用哪些靶材?使用這些靶材的目的為何?

不好意思打擾了,感激不盡

個人的 e-mail : cicihaha166@yahoo.com.tw

謝謝

小鷹號(j0032ccc) 於 2008-11-26 18:04 回覆:

我非半導體人,對於半導體前後製程也不是很清楚.
不過就BGA長錫球的製程而言,通常是在半導體的後段封裝製程上完成.
如上圖所示,Die在完成半導體製程後,會被送到封裝廠進行後段作業,
首先Die會被置於BT基板上並依序完成Wire Bonding及Molding製程.
再將BGA翻面在錫球PAD位置印上助銲劑,在經過植球機將錫球放在PAD上,最後經過Reflow迴銲製程,即完成所有製程作業.
至於是否製程上用到PVD設備,就封裝這一段製程來看應該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