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16 12:38:16瀏覽1768|回應3|推薦28 | |
確實,生命不值得重來,這可是我經歷了長長的一生所下的結論,不論此生有沒有遺憾,有無未了之願,未逐之夢,都是全然不值得重來。人之一生不過是一趟有種種可能性的未知旅程,縱然從哲學思維強調個人之命運是自由意志左右,然而人們遭逢到的存活真相卻是他不由己地被投入這趟生命之旅的漩渦,一切都是是未可知論,包含他的自由意志在內。一個人的一生的命運或者說可能經歷的一生遭遇,他能掌握住的可能性是極其有限,整個存在的時空對他都只是一項未知的可能性,遭逢的變數遠遠勝於個人意志,他怎麼可能對這項未知可能性作任何意定的意向,他除了屈服於合命運與環境,實無多少可供取捨之空間。
當然我作這些結論都是抽離事實後所作的推測,會作出這樣的結語,乃是把孤立的個人體驗作無限推展,同樣也是現實的陰影下作成此一空洞又無稽底推測,所謂空洞又無稽乃是將個体經驗所得抽離推廣成人類整體性共通的感受;雖說作這樣的推測也是取樣切實然後歸納出來的認知,但若照就此寫出來的推論,不僅侷限生命的廣柔,也同樣不能貼近生存的現實性,同時也未能反映自我處於現實存在當兒底實逼處此的困境。 所以上面的假設以及種種長篇大論的推衍與關於生命最後探討,在面對現實存在的檢覆下,依舊是無甚特殊意義的空洞囈語。若要正視問題,非得把場景貫注於當下存在的即刻,非要感受著其間的時空急迫感才是確切突現此時此刻面向生存底感受。否則無論我如何設法呈現或突出其時的感覺與承受感,不則就會如我之前敘述那般失去置身當下的那種尖銳的生活與存在的感觸。 是嗎?尖銳的當下感觸是什麼?此刻的我還置身於殯儀館內,站在法事靈堂邊的一角,參與祭祀我最後的一個大去的朋友。靈堂兩旁坐位稀稀落落,一個風光早去了人物,趕來送靈的人自然稀落。但幾十年下來,老朋友子姪晚輩倒繁衍成林,靈前披麻帶孝跪拜送葬的子姪跪倒成滿滿一大片,黑壓壓一群人,不能分辨直系親屬,或旁系眷屬。一伙人起身上香,復又聽令拜倒,這就是我所謂的尖銳的感觸嗎? 我冷眼旁觀他的子孫後代,一再跪下匍匐伏地叩首,聽候主持儀式的祭禮司儀的指示行禮如儀,三跪九叩首,兩旁觀禮人眾肅穆噤聲靜坐若寒蟬,司儀一再以祭祀人老練蒼勁底祭喪調子喊出指令,眾孝家一叩再叩,司儀逐條喊畢三跪九叩首。好不容易告一斷落,祀儀並未完了,有如捉挾,繼續叩首跪拜延續下去。有沒有搞錯?人倫之之極,拜見皇帝也只有三跪九叩首,這請來司儀怎能生出這許多名堂,要人一路跪拜叩首下去,有完沒完?三跪九叩首竟可綿延成九跪廿七叩首。 可即使死拖活拉地成了九跪廿七叩首,死拖活拉的祭奠式還是未有了結,漫長的喪葬式是沒完沒了的,重重名目,奉飧獻茶,復奉果獻甜點,每一名目就是一跪一叩首。跪叩之後,更上來十八和尚個個身著黃袈裟手持法器帶領全場人眾謹立誦經。眾法師分列兩隊配合金鐘木魚起悼亡經來,每個和尚揮舞手中不同法器,口中唸唸有辭,跟隨頭領法師一個經接著一個經地複誦下去;渡亡經之後緊接大悲咒,大悲之後,又是波羅密若經,波羅密若經之後,阿彌陀佛經接著背誦下去……。誦經之後,首領法師復引領眾和尚及孝家繞場行儀,儀式沒完沒了,繞行之後,孝家又被著令跪拜,廿七叩首之後,更持續綿延起身匍匐跪下覆首叩拜成了十八跪五十四跪拜叩首。勢若不整死孝子賢孫誓不為人。可憐眾孝家不分男女老少,號泣震天,尤其眾女眷,呼天嗆地,父母天恩,昊天罔極。 |
|
( 創作|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