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余華
2005/09/30 05:40:13瀏覽734|回應2|推薦3

這次上海的書展,余華「兄弟」賣得獨佔鰲頭。今天的中時電子報尹麗川有一篇文章談余華。他寫道:「 說實話,我已經沒什麼耐心了。余華的「兄弟」,和所有人一樣,我心懷期待了很久的作品,在飛機上翻了半小時就煩了。」

還有:「十年前,我會覺得從想法到筆墨運用都精彩,可十年的人世間,改變的不僅僅是余華,作為讀者的我,也改變了。刻薄些說,去小說論壇翻一翻,到民間獨立文學刊物找一找,類似的情景描述,相同的精神內涵,真可以揪出一把,像良莠不齊的頭髮,余華的這縷形狀很美麗,但是燙過的,髮質不算佳。」

剛好正在看尹麗川的「甕中人」,翻了翻實在看不下去,只覺得手法和表現企圖頗似余華,幾乎同樣的失焦與模稜,雖說程度上又遜得多。余華強過這些小輩之處在於胸中機杼,看尹麗川這本書發覺他最大的問題還是處理故事的辦法及能力,一眛追隨後現代手法,只落得不知所云。

我接觸的中台作家裡面,余華是突出的一位,讀了「往事如煙」,覺得氣勢與架構都甚有看頭,可還是覺著書寫的很無趣。

同時今天中時電子報還有周芬伶一篇文章「乾燥」,東扯西拉下來,她結論:「  一本書如果太受歡迎一定有問題,這樣的書十年二十後不會有人再談論它,必須等一段乾燥期,如果五十年後還有人談論它,那麼它確是一本值得流傳之書,這裏面也有一種公平,太潮濕的書得一時之名利,乾燥之書得到永恆。」

這句寫得還有意思。

她引申:

「最近重讀我的老師趙滋蕃先生的作品,他去世不滿二十年,幾乎已沒人再提起他,當他正紅的時候,我見過他的盜版作品如潮水般擺滿地下道馬路旁,然作家才剛閉眼已被遺忘,但這是乾燥的必經過程,乾燥不等於死亡,而是重生的開始。」

講得雖是,但所用非人,趙滋蕃或索忍尼幸我都看不出有何重生之可能。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yumo&aid=71797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他其實很不錯
2006/02/08 13:13
讀到這篇很驚訝
我一直認為伊格言寫的很棒呢
應該是莫大兄沒有讀懂或不習慣那樣的表達方式吧
那是有點像寫詩
或許在情節上沒有必然的關聯
但整體結構、情緒的連接、意象光影的氣氛
都是調整到精雕細琢恰到好處的
每次看伊格言的作品
我都感動到紅了眼眶
情緒上都有很大的波動
絕對不會不知所云
而是很美麗的閱讀享受
或許莫大兄可以再去細細品味一次
一定能有不同的感覺的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搞錯了
2005/10/12 23:33
甕中人係伊格言著,非伊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