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槍枝屠殺雜思
2012/08/12 16:53:10瀏覽781|回應1|推薦58
十年前恨與愛的故事——盧剛事件


近兩月來突發兩起個人持槍朝群眾開槍屠殺事件:美國科羅拉多奧羅拉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的首映現場爆發嚴重槍擊事件,以及八月四日又一起仇恨屠殺錫克教徒慘劇。槍枝暴力屠殺傪案層出不窮,幾乎頻繁到逐漸使人們麻痺到見怪不怪,不再如前般驚愕,像甫於八月初發生的屠殺慘案,媒体只當做一椿平常的新聞,不再持續地追蹤報導,輕忽如此,甚至連上網搜索都搜索不到。

個人突發的暴力向群眾屠殺事件,這個題目一直以來讓我著迷,也是很早以來一直醞釀想著手的題材。從報章得來昀印象這類的行為者並不一定指向於生性冷血兇殘的人,很多案例的兇殺者讓我們看到的是平日溫和有禮的居家人士。人類圈囿在人際社會中,處處制約圈禁,這類反動行為在人性多向流竄之中,植因在個人潛在的衝動裡,等著機緣誘因和境遇成熟引發核暴。

自己看待暴力屠殺事件和自殺是一体兩面的利刃,臨界之際端看動向就此或就彼。暴力掃射群眾和舉槍描凖太陽穴扣板機其實本質上並沒有看上去那般遼遠的差異。前此在阿富汗華裔美軍自殺事件,不由令人思及,面對在阿富汗不堪被虐待的華裔士兵舉槍自栽事件同情事件喪生的同血緣的同胞,出於對同胞感傷之外,很容易傾向認為死者死的可惜,會引以為憾,會惋惜這兩位華人子弟被凌虐到忍不下去,既然槍戒和子都在自己手上,與其把槍口對著自己,那為何不掉轉槍頭對凌虐他的同袍大開殺戒,要解恨,這樣做才找對對象解恨復仇,從這裡我們很容易看出屠殺與自殺的臨界點。

宗教與輿論為抹除掉自殺作為人終極行為的效用,故意反向地地指控自殺是弱者的行為,想像人類通性是貪生怕死,死亡是人最大怖懼,人活著就是盡一切力量與可能來廽避死亡,一個人既然會忍下心來對自己開槍,怎說是懦弱?有幾個勇敢具大無畏精神的勇人能夠執行如此對靈肉極端折磨地艱鉅任務。遭遇困難無力克服或者傷痛難以承受,你可以說他個性懦弱無能但他卻能斷然了斷,這個節骨眼,可是勇氣所在,一個人都能都對自己開槍,還懦弱嗎?同樣身為華人對自殺的蓽裔兵士惋惜的是懲罰錯對象。

生命的最後面臨的真相是自己的死亡,所以勇於或者被動從容承受催毀人生的種種揭力維持的面貌,和人們定義的勇敢是同一歩調。通常面對死亡是被動的態度,然而一旦意識生命的侷限與有限,而採取行動那可是較面對生存更具主動的攻擊,自殺或對群眾開殺戒就是此類情境。

沙特寫伊特拉斯土拉強調的是人的荒謬,但那篇小說讓我們体認這種荒謬,潛在的本質是對現狀之無奈及不耐,最後導向試圖以槍枝暴力屠殺來終結了斷無奈。暴力與催毀現狀是潛在於人的理性背後,壓制反社會衝動是生存於社會裡的必要規範,但反社會基因還是潛伏於意識裡,不見得能無止盡地壓制住,理性上言,個人一直是小心謹慎地生活在群体及社會之中,絕對能壓制於整個生命期間不讓露頭,盡個人一生不讓暴發浮現。但是意志薄弱或自制力差時,潛在心靈的惡魔是可以破繭掙出。

自科州戲院狂殺事件,讓我們可察覺並觸及個人潛伏地之暴力本質性,當然如前述非暴力本質制衡了偶起地異狀 ──渴求暴力衝動,本質實也對外在反映之原素 ,這也就是倫理上善惡二元。對個人的強制規範反社會即為惡,要述明的是現時代對倫理的演進已無從繼續停留在十九世紀對人性之善惡本質地探討。科技主宰的現世代改變習之久遠的思辯方式,也不適宜再繼續追究人之現世存在意義,不是渾噩讓人放棄續追問,而是時代演進使 我們更理解,人之存在不再是個追究的問題,人已受成了佔据他存活期間的時空的即時存在,由於加速對自身與環境的認識理解,使得人們放棄對渾沌與模稜的追索。同樣善惡本質已不再考慮存在人性之中,而是被理解為人之情境選擇,個人被要求接受善惡理念來維持均衡。動物世界本質是強者世界,生存競爭本就是強凌弱,人類社會的進化就是試圖改造或緩和這種面貌的過程與努力,這乃是文明的趨勢,也成就人類社會維持一重生態均衡,善惡在這裡即是均衡,均衡並不止於抑制強的一方,使強凌弱繼續成其生物通則;在肌肉力量之外,人們藉著智力與知識的較体能更強大優勢的作為,因此他的社會試圖壓制生物肌肉力量,而加強知識與智慧的均衡力量,然而人不能一直處於此種假相之中,生老病死,生存環境以及各種情緒交互緒影響下,終歸得要讓假相揭開它平和的面貌,生活的沈悶與對生命的無奈終究甚易讓生命心維持的生命撕開社會與人生苦心孤旨維持的假相,在極端無奈之下面對真相,是很容易訴諸原始的暴力,暴力終究將撕去表面平和的維持,

以這個題目來創作是我極為關切的命題,裡面有太多人生粉飾的多重面貌,脫卸這重重面貌看似容易,其實並不那麼簡單,一向認為外在社會及追求均衡的良知等等社會倫理教條固不容突破,自我心理面的欺瞞更是不易脫開層層面具。托爾斯泰寫伊凡伊烈區之死確切體會到生命與人存在的侷限與宿命,這是對人之一生最有力反省。那本小說敘述個人在種種社會組合裡的定位,最後醒悟否棄教育傳承與習俗灌輸的洗腦與麻醉。我們可引伸言之,忠君愛國都是可笑的麻痺,真實唯有自己,也是生命可關注的唯一,所以個人一生都生活在群眾之中來對抗群体。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yumo&aid=6708027

 回應文章

鈴聲(老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讓我想到了管仁健寫得<你不知道的國軍故事>
2012/08/14 00:17

那本書, 好像賣得挺好的, (這人罵老蔣小蔣挺兇的...), 裡面頭一篇就是說金門213槍擊案

可見這類故事大家愛看..

後來看了http://tw.myblog.yahoo.com/jw!U7UV7aaTRUVLfII337OUaA--/article?mid=46&prev=-2&next=-2&page=1&sc=1#yartcmt

方知管兄說得不全是真事,

這人 是事發連長, 因比較可信...(這是叉話了)

莫大小說 (iyumo) 於 2012-08-14 02:11 回覆:
管現在好像和汪本湖合作主持一電台,應該有不錯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