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2/04 20:20:10瀏覽1078|回應3|推薦8 | |
楊資明在奶奶家最後那一年姑姑嫁了,姑父是軍人,服務的營區在左營海邊的海軍基地,每個禮拜天都來看姑姑。他們結婚後,他改口稱姑姑為姑母。
姑父看他很古意曾帶他去服務的營區去遊憩一個禮拜。去的時候,大小兩人入晚才離開台南,到達海邊時,己是黑幕低垂的漫漫深夜,下了公車沿著海邊公路跋踄進去,沒有路燈的濱海公路,一片烏黑海風咆哮嘯囂,情景很可怖。 姑父好像是牽著他摸黑穿捷徑,天空見不著星辰,黑茫無際的大海上只有遠處點點的漁火。岩石的岸邊崎嶇不平,他一腳高一腳低地被拖著走,姑父另外扛著個大行李卷,不好抱他,只有讓可憐的小娃兒艱辛地蹣跚跟著。 最恐怖的時刻是;突然被遠處的崗哨喝止。 「什麼人?口令?」四週漫黑之中,突然傳來暴烈地喝斥。 小孩嚇得半死,姑父一一回答哨兵的問話。 「你旁邊是什麼?」依稀見著哨兵鎗口指著姑父吆喝飭問。 姑父回答是行李卷。 「我問你是右手邊的?」一面好似舉鎗瞄準他。 「哦!是個小孩子,」趕緊回答:「我的姪兒。」 姑父感到小姪兒混身顫抖,摟緊他,輕聲安慰: 「不要怕,沒事的。」 等到放行後,小孩子已嚇得移動不得,姑父只好抱起他,一手拖著行李勉力尋回營房。 那時候,姑父帶來的回憶,除此之外,另一椿更使得他小心靈大開眼界,印象也深刻。 其時姑父母剛新婚,他向來常去姑姑房內玩,婚後依然。他記得那次姑父斜倚在床頭,姑母迎面半躺半臥他身上,看來好似姑父拉著姑姑的手去握弄男人那話兒模樣。 兩個人一臉歡笑,房裡春意盈然,他們以為他小不懂事,其實他憑本能已知道是怎麼回事。 兩人嬉鬧得快活,還叫他也過去,逗他:「小明,過來呀!看看姑姑在做什麼!」 他本不想過去,但還是聽話傻傻地去到床邊。姑父把他抱起來,放在床上,解開的衣物隱隱遮遮裡,看到大男人的那裡,感到醜陋巨大。 「要不要也學姑姑來來抓抓?」看他瞅住那兒嘻笑著逗他。 「呸!」姑把姑笑著嗔責他:「怎能這樣教小娃娃」 推開男人要抱他下床。 可被姑母斥怪的姑父,不當回事,反而摟住她,拖回來又親又吻地,手像八爪魚似地到處摸。還誕著臉,壞笑地逗太太: 「姪兒不行,只有姑姑才可以。」 「別啦!小孩面前別這樣!」但看來也不像反對似的。 三個人擠在一起打打鬧鬧。最後他發覺姑父甚至動手抓住握玩他的小雞雞。 姑父此後,一有獨處的機會就抱起他玩弄他小雞雞,捏著小包皮一拉一放地久玩不厭,小孩子人小矇懂,不知迴避。長大後,憶及這回事,還擔憂自己是否因此包皮被他拉長了。 後來聽他父親講話,常跟母親稱讚姑父是個很有才氣的人,但一直沒曾有機運發展或如意過。雖然自軍隊下來自習考上高考,但父親說他命硬一直未遇貴人,所以就蹉跎過半生。後來經常在牌桌上消磨著,從此跟姑母也不再和好,吵鬧打架出走時有所聞。 小明後來的印象裡,好像姑父總是坐在在牌桌上,嘴角吊根煙,兩根指頭不斷地用用力地搓揉摩挲剛摸上來的牌,瞇著眼來回揣測是否是正等著自摸的那張。 但是他的一對兒女,小明的表弟妹,倒是非常出色,勤勉用功,功課一直名列前茅,楊資明的父親一直稱讚不己,說起那倆表弟妹,會把楊資明眨得一文不值。 跟姑父到營區去的那次雖著實嚇著他,但其實楊資明天性從小就不懂得懼怕,也不怕生。很敢於到處撞蕩摸索,尤其大了點,矇懂好動的天性,更常讓他一出去玩,就會跑到老遠,半天不回家,使得袓母常常為之耽心。雖然事後講他、罵他,會好了、乖了幾天,但過陣子,又會故態復萌。下次還是讓他溜到老遠。害家人常為尋他而操心。而且奶奶慣孫兒,總沒法過份遣責處罰過小孫兒。 但有次實在太過了,那時小明才三歲出頭,趁爸爸來台南看他的時候,偷偷跟著父親後頭溜上火車,一心要去台北。大概常聽大人老說起台北,台北是多麼繁華了不起的地方。也可能他想跟回去看媽媽和姐姐們。 反正小小的一個人兒,神不知鬼不覺地跟著人潮溜上火車,大概知道怎麼迴避爸爸被發覺,很可能乘上相隔不同的車廂。 但不識字,也不認識地方的三歲小娃娃,在車上找個坐位竟然睡著了,沒跟住人,爸爸到了台北下車,他一路坐到基隆底站,最後才為上車巡車員發礐,帶交給鐵路警察。 台南家裡發覺他不見了,打電話給台北,大家都慌了手腳,爸爸趕快報警,才發覺他竟然跟著一火車坐到基隆。 爸爸趕快趕到基隆鐵路警察局領回來,到那,發覺他好好的,沒事人似的。還快快活活地受著警察叔叔伯伯的款待,完全不緊張,一點事都沒有。 |
|
( 創作|小說 ) |